青玉令吧 关注:60贴子:607
  • 5回复贴,共1

【装扮:口脂】古代红妆史---唇脂篇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古代女子点唇的历史很悠久,宋玉笔下《神女赋》对神女如此描写“眉联娟以蛾扬兮,朱唇的其若丹”的诗句,形容两片朱唇犹如着过丹脂一样殷红。这说明在周代便已经有了点唇的习惯了。
汉代《释名·释首饰》一书中就提到唇脂:“唇脂,以丹作之,像唇赤也。”这里的丹是指一种红色的矿物质颜料,也叫朱砂。但朱砂本身不具黏性,附着力欠佳,如果用它涂抹在唇上的话很快就会被口沫融化,所以古人在朱砂里又掺入适量的动物脂膏,这样制成不仅可防水,也增加了色泽,还可以预防唇裂等。
在点唇的样式上,一般以娇小浓艳为美(没现代红妆浓),俗称“樱桃小口”。因为唇脂的颜色有很强的覆盖性,因而,他们在妆粉时会将唇一起敷白,然后以唇脂重新去点画唇形。唇厚的可以画薄,唇薄的可以画厚,大小也由自己喜好而来。其变化形式数十种。





IP属地:宁夏1楼2016-02-06 18:09回复
    当你的皮是一个爱美的姑娘,了解这些是不是超级有必要啊~


    IP属地:宁夏3楼2016-04-03 17:18
    回复
      从古代文学作品描写以及具体保留在文献中的化妆品配方来看,在中国历史上,最流行的染唇妆品有两种:绵胭脂与蜡胭脂。绵胭脂点唇之法主要流行于明清时期,是比较晚期的风气,这里且放下不表。蜡胭脂涂唇的历史更为悠久,且一直延续到清末,因此尤其不应被轻易忘记。
      蜡胭脂在晋唐时称为“唇脂”或“口脂”。《齐民要术》里就记载了具体的制唇脂法,是在牛髓或牛脂中加入丁香、藿香两种香料,上火煎成,然后掺加熟朱砂并拌匀。不过,大致在南北朝末期,口脂制作完成了一次质的改变,即用蜂蜡代替了动物脂肪。
      到了唐代,这种唇妆用品的生产达到了空前的高峰,用料之复杂精美、工艺之繁复细致、配方之丰富多变令人瞠目。大体来说,是将蜂蜡在铜锅中煎化,同时加入紫草,让蜡染上紫色,便成为“紫色口脂”。在此基础上兑入朱砂搅匀,便是“朱色口脂”,即红色唇膏。一旦在朱色口脂中加入紫蜡与黄蜡,成品接近肉色,则为“肉色口脂”(这就是裸色了对吧),供男士们冬天润唇之用。是的,唐宋时代,男子也讲究在冬天时涂口脂以避免皴裂!
      兑好色的口脂接下来还要添入特配的香油。这类香油统称为“甲煎”,凭借多种香料连同芝麻香油、蜂蜜,通过浸、小火熬、密封在瓶中以微火烘烤等数个环节完成。随着配料的相异,所成甲煎的香气也各不相同,于是,调和了不同甲煎的口脂成品在香气上争奇斗艳,芬芳多变。因此,传统口脂与今日唇膏有个很大的区别,就是散发鲜明的香气,尤其是唐宋时代刻意追求口脂拥有独特的香调,这一点在当时成了评判口脂质量高下的重要指标之一。女人涂得艳红的嘴唇上,永远散发着昂贵的、奢侈的芬芳,这一点让男性非常迷醉,以至诗词中不乏“朱唇未动,先觉口脂香”、“山枕上,私语口脂香”这类描写。在与女子交谈的时候,时时能感受到她唇上的香气,倒仿佛隔空与那双唇发生了亲抚,这的确是很撩人的体验。


      IP属地:宁夏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6-05-29 13:07
      回复
        可以分享一下制作方法吗


        6楼2017-11-12 19:55
        回复
          求制作方法


          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8-02-24 08:35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