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涞水县赵各庄白涧村有这么一位普普通通的农民,20多年来无怨无悔悉心照料母亲和智障的哥哥。他用执着和坚韧,善良和勤劳,诠释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百善孝为先”,他就是土生土长的农村汉子——刘兴年。
感恩母爱,不离不弃
刘兴年1969年出生,现在47岁,在他20岁左右,家中发生了变故,父亲病逝,当时家中只有常年有病的母亲和患有智障的哥哥。家里非常困难,仅有三间破旧平房,晴天屋顶见阳光,雨天屋内小河淌。从那时起他就担任起了家庭重担,负责照顾母亲和哥哥生活起居。耕地种田,洗衣做饭,打扫卫生,所有一切都由他一人承担。由于母亲常年有病需要照顾,哥哥智障生活又不能自理,所以多年来他一直也不能外出打工挣钱,生活仍非常艰苦,但他从未有过牢骚。20多年来,就这样他一直默默为这个家庭任劳任怨的奉献着自己的青春。
说起刘兴年,其实在他年轻时在村里也是个不错的小伙子,除了家境贫寒一点,其他方面都没得挑。听村里的赵书莲大姐说,当年有好多人曾经为他介绍对象,有的姑娘也非常看好他,但最后却都被刘兴年拒绝了,原因就是家庭条件不好,不能拖累人家,与其给不了别人幸福,还不如单身一辈子,这样也好全心全意照顾母亲和哥哥。一个简单而朴实的想法,让他在行孝路上一走就是20多年,从朝气蓬勃的年轻小伙,变成了两鬓染霜的中年汉子。人们问他你连个婚都没结过是否有些遗憾?他的回答是:“我是母亲的儿子,就应让他安享晚年,这是我的责任和担当。”
感恩母爱,不离不弃
刘兴年1969年出生,现在47岁,在他20岁左右,家中发生了变故,父亲病逝,当时家中只有常年有病的母亲和患有智障的哥哥。家里非常困难,仅有三间破旧平房,晴天屋顶见阳光,雨天屋内小河淌。从那时起他就担任起了家庭重担,负责照顾母亲和哥哥生活起居。耕地种田,洗衣做饭,打扫卫生,所有一切都由他一人承担。由于母亲常年有病需要照顾,哥哥智障生活又不能自理,所以多年来他一直也不能外出打工挣钱,生活仍非常艰苦,但他从未有过牢骚。20多年来,就这样他一直默默为这个家庭任劳任怨的奉献着自己的青春。
说起刘兴年,其实在他年轻时在村里也是个不错的小伙子,除了家境贫寒一点,其他方面都没得挑。听村里的赵书莲大姐说,当年有好多人曾经为他介绍对象,有的姑娘也非常看好他,但最后却都被刘兴年拒绝了,原因就是家庭条件不好,不能拖累人家,与其给不了别人幸福,还不如单身一辈子,这样也好全心全意照顾母亲和哥哥。一个简单而朴实的想法,让他在行孝路上一走就是20多年,从朝气蓬勃的年轻小伙,变成了两鬓染霜的中年汉子。人们问他你连个婚都没结过是否有些遗憾?他的回答是:“我是母亲的儿子,就应让他安享晚年,这是我的责任和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