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做医院安排的心理咨询。
对方是一个女医生,身心科的大主任。
.
医生让我说说自己的情况。
.
我说,“解决问题,一般都是要发现问题,面对问题,分析问题,最后通过思考后才能得出解决方案。那我按照这个顺序说好了。”
.
“现在回想起来,最早应该是高四的时候开始的。
高四转到了兴义八中,这个高中很厉害……(省略描述一千字)……但是又非常的变态…(省略描述和例子一万字)……不过兴义八中的一些老师和在同济的八中校友却非常的好……( 省略描述和例子两千字 )……
高四有段时间非常糟糕,每天都在想着自杀的事情,但自己却没有觉得哪里不对。只记得那个冬天非常的冷……之后就慢慢好起来专注于学习了,现在也不清楚好起来的原因——我想那时候应该是季节性抑郁。
大一的时候很不喜欢同济,因为这不是我原本想去的学校,那段时间过得比较压抑,但后来也慢慢的认可和接受同济。而且认识大学同学大多数都很好相处。
身体方面,高四得了厌食症和胃炎,但是假期基本上治好了。
躯体化症状从大一开始。先是浅睡,直到大一下学期开始完全失眠,不得不依靠药物。大一的时候也经常出现消化系统的问题。
大一下学期因为跑步的时候弄得很狂躁——因为我不是体育生,却不得不像体育生一样训练和比赛,我觉得非常的疲惫,却不能休息。
大二开学后就开始头疼——但我慢慢发现这头疼不是无规律不受控制的,这头疼似乎和我的心情有关。
直到最近,没有胃口,一吃东西就会拉肚子,然后一个月时间bmi从20掉到了16.4”
.
“我以前有很多爱好。
比如跑步,我每年都会打破破校运会记录,不过是安顺一中的还是兴义八中的。大学后也参加了很多马拉松比赛,到现在每个比赛都能拿奖,也赚了不少奖金。
我喜欢画画,完全自学的(然后医生想看我的画,我拿给她看后她觉得画得很好)
我还喜欢动漫,这方面了解很多算个宅,可是我发现我从去年十月开始就没有再追番了。”
.
“高中生初中生的生活很单一,目标也只有一个。可是大学不一样。但是大学里的很多人都已经习惯了中学的生活,那种生活很简单,简单到不需要思考——他们只需要学习,而学习又被大学老师强调了很多遍,似乎只有努力学习才不是浪费大学时光。
我参加了学校的创新项目,我为了答辩光PPT就修改了几十遍,虽然最后没拿到国创,但是也通过了上创的答辩。
我以前一直想参加轻舟队。轻舟队有两次招新。第一次招新的时候我觉得我的表现得比其他人都好,但结果却落选了。
这件事情很伤自尊。我很难过。然后我决定假期好好学一些东西,准备第二次招新。
当时全国大学生比赛结束后假期只有十几天了,但这十几天内我学会了CAD、PS、PREZI、PR还有一本日语。
第二次招新面试的时候学姐学长问了关于这些软件的问题,我都能答出来,于是面试顺利通过。
出乎意料的是当个部门的组长都争着要我,说我过了一个假期就脱胎换骨了。
我觉得,即使大学只是学习,只要我愿意,我也能做好。
但是这个时候我开始变得厌学。
看着满墙的奖牌,我觉得很空虚,所以我把奖牌和奖杯全都收起来了。
被轻舟队录取,争取到上创也完全不能带给我成就感。
对绩点斤斤计较,看不完的书,做不完的实验,整天想着保研保研,保研之后呢?保研了又怎么样,我喜欢这样的生活?
很多人夸我,有很多人说我优秀,但我觉得我是个废柴,我依旧高兴不起来。
我觉得这个世界很无聊。”
.
“导致抑郁的原因很多。高四那段时间过大的压力,那时候和家人的无效沟通让情况变得更糟糕。
小时候的因素也有。比如父母离异和家庭暴力——这让我对感情方面的态度非常的消极。”
.
“至于为什么这么长时间都没有发现……
我的五板块的人格测试说我的自律性很高,说明我能很好的管理自己的情绪。
我的神经质很低,说明我对于负面情绪不敏感,而我又习惯自己的慢性问题。
所以这么长时间躯体化越来越明显,我也只是觉得自己身体不好而已。”
.
“至于怎么发现的……我的朋友突然间无原因的心情低落,我想她是不是抑郁症,就去知乎上搜“如何帮助得了抑郁症的朋友”,结果看了很多相关链接后,我发现真正得抑郁症是我,不是她(摊手)”
.
“现在已经发现了问题,我也已经选择面对这个问题,那么最后就是尽可能的解决。
我是这么想的:
大学之所以为大学,那就是因为有多种多样的选择和机会。首先改变自己过于单一的评价体系,不要太在意别人的眼光。
对于未来不要太过功力,随意一些,放弃不喜欢的东西,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接下来就是坦然面对缺乏精力的现状,重新分配自己的精力。学习上能和大家一起毕业就行,然后用其他精力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最后的问题,就是保持药物治疗了。”
.
.
.
我说完了,其实一个半小时基本上都是我再说。
.
.
不过医生纠正了我的一个错误看法。
原本我认为我说隐匿性单向障碍,她说我应该是双向障碍Ⅱ型,这种抑郁症不会长期的情绪低落(所以我会有“犯病”和“不犯病”的时候),没有躁狂发作,比隐匿性抑郁症更加难以发现。
.
医生夸我,说我很聪明,能力很综合,从这段交谈来看,她觉得我应该是同济的优等生(她看错了)。
她说也有很多名校的学生(比如清华北大复旦)来找她做咨询,但是我和他们不一样。
别人都显得呆滞木讷,对事情的看法非黑即白。
而我却能在问题发生后,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进行相关的学习,并客观的分析,甚至最后自己得出解决的方法。
她想说的,其实都已经被我先说出来了。
所以医生倒是没给出什么建议,不停的夸我是个很聪明的人,还说我应该出国,留在国内浪费了……
她说我太瘦了,现在最重要的先把肉长回来……
最后她说出院前让管床医生把药单给她,她帮我调整一下。
.
.
.所以我说了,只有我愿意,我自己能解决问题。
不过得到肯定后心里踏实了很多。
对方是一个女医生,身心科的大主任。
.
医生让我说说自己的情况。
.
我说,“解决问题,一般都是要发现问题,面对问题,分析问题,最后通过思考后才能得出解决方案。那我按照这个顺序说好了。”
.
“现在回想起来,最早应该是高四的时候开始的。
高四转到了兴义八中,这个高中很厉害……(省略描述一千字)……但是又非常的变态…(省略描述和例子一万字)……不过兴义八中的一些老师和在同济的八中校友却非常的好……( 省略描述和例子两千字 )……
高四有段时间非常糟糕,每天都在想着自杀的事情,但自己却没有觉得哪里不对。只记得那个冬天非常的冷……之后就慢慢好起来专注于学习了,现在也不清楚好起来的原因——我想那时候应该是季节性抑郁。
大一的时候很不喜欢同济,因为这不是我原本想去的学校,那段时间过得比较压抑,但后来也慢慢的认可和接受同济。而且认识大学同学大多数都很好相处。
身体方面,高四得了厌食症和胃炎,但是假期基本上治好了。
躯体化症状从大一开始。先是浅睡,直到大一下学期开始完全失眠,不得不依靠药物。大一的时候也经常出现消化系统的问题。
大一下学期因为跑步的时候弄得很狂躁——因为我不是体育生,却不得不像体育生一样训练和比赛,我觉得非常的疲惫,却不能休息。
大二开学后就开始头疼——但我慢慢发现这头疼不是无规律不受控制的,这头疼似乎和我的心情有关。
直到最近,没有胃口,一吃东西就会拉肚子,然后一个月时间bmi从20掉到了16.4”
.
“我以前有很多爱好。
比如跑步,我每年都会打破破校运会记录,不过是安顺一中的还是兴义八中的。大学后也参加了很多马拉松比赛,到现在每个比赛都能拿奖,也赚了不少奖金。
我喜欢画画,完全自学的(然后医生想看我的画,我拿给她看后她觉得画得很好)
我还喜欢动漫,这方面了解很多算个宅,可是我发现我从去年十月开始就没有再追番了。”
.
“高中生初中生的生活很单一,目标也只有一个。可是大学不一样。但是大学里的很多人都已经习惯了中学的生活,那种生活很简单,简单到不需要思考——他们只需要学习,而学习又被大学老师强调了很多遍,似乎只有努力学习才不是浪费大学时光。
我参加了学校的创新项目,我为了答辩光PPT就修改了几十遍,虽然最后没拿到国创,但是也通过了上创的答辩。
我以前一直想参加轻舟队。轻舟队有两次招新。第一次招新的时候我觉得我的表现得比其他人都好,但结果却落选了。
这件事情很伤自尊。我很难过。然后我决定假期好好学一些东西,准备第二次招新。
当时全国大学生比赛结束后假期只有十几天了,但这十几天内我学会了CAD、PS、PREZI、PR还有一本日语。
第二次招新面试的时候学姐学长问了关于这些软件的问题,我都能答出来,于是面试顺利通过。
出乎意料的是当个部门的组长都争着要我,说我过了一个假期就脱胎换骨了。
我觉得,即使大学只是学习,只要我愿意,我也能做好。
但是这个时候我开始变得厌学。
看着满墙的奖牌,我觉得很空虚,所以我把奖牌和奖杯全都收起来了。
被轻舟队录取,争取到上创也完全不能带给我成就感。
对绩点斤斤计较,看不完的书,做不完的实验,整天想着保研保研,保研之后呢?保研了又怎么样,我喜欢这样的生活?
很多人夸我,有很多人说我优秀,但我觉得我是个废柴,我依旧高兴不起来。
我觉得这个世界很无聊。”
.
“导致抑郁的原因很多。高四那段时间过大的压力,那时候和家人的无效沟通让情况变得更糟糕。
小时候的因素也有。比如父母离异和家庭暴力——这让我对感情方面的态度非常的消极。”
.
“至于为什么这么长时间都没有发现……
我的五板块的人格测试说我的自律性很高,说明我能很好的管理自己的情绪。
我的神经质很低,说明我对于负面情绪不敏感,而我又习惯自己的慢性问题。
所以这么长时间躯体化越来越明显,我也只是觉得自己身体不好而已。”
.
“至于怎么发现的……我的朋友突然间无原因的心情低落,我想她是不是抑郁症,就去知乎上搜“如何帮助得了抑郁症的朋友”,结果看了很多相关链接后,我发现真正得抑郁症是我,不是她(摊手)”
.
“现在已经发现了问题,我也已经选择面对这个问题,那么最后就是尽可能的解决。
我是这么想的:
大学之所以为大学,那就是因为有多种多样的选择和机会。首先改变自己过于单一的评价体系,不要太在意别人的眼光。
对于未来不要太过功力,随意一些,放弃不喜欢的东西,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接下来就是坦然面对缺乏精力的现状,重新分配自己的精力。学习上能和大家一起毕业就行,然后用其他精力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最后的问题,就是保持药物治疗了。”
.
.
.
我说完了,其实一个半小时基本上都是我再说。
.
.
不过医生纠正了我的一个错误看法。
原本我认为我说隐匿性单向障碍,她说我应该是双向障碍Ⅱ型,这种抑郁症不会长期的情绪低落(所以我会有“犯病”和“不犯病”的时候),没有躁狂发作,比隐匿性抑郁症更加难以发现。
.
医生夸我,说我很聪明,能力很综合,从这段交谈来看,她觉得我应该是同济的优等生(她看错了)。
她说也有很多名校的学生(比如清华北大复旦)来找她做咨询,但是我和他们不一样。
别人都显得呆滞木讷,对事情的看法非黑即白。
而我却能在问题发生后,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进行相关的学习,并客观的分析,甚至最后自己得出解决的方法。
她想说的,其实都已经被我先说出来了。
所以医生倒是没给出什么建议,不停的夸我是个很聪明的人,还说我应该出国,留在国内浪费了……
她说我太瘦了,现在最重要的先把肉长回来……
最后她说出院前让管床医生把药单给她,她帮我调整一下。
.
.
.所以我说了,只有我愿意,我自己能解决问题。
不过得到肯定后心里踏实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