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爱隔山海》
曲池的水算不得深,若隐若现地有鱼虾游动,池中星星点点地生着些许芙蓉,陌上有杨柳轻曳。池边一道小径蜿蜒而去,两旁绿树荫荫,不见尽头。
此时斜晖洒下,更显幽静,不雍华,端的是好风光。
唇红齿白,飞眉入鬓,一袭素衫,无玉站在池边,虚倚着一株柳树,静静地望着池中央,似在欣赏行将枯萎的芙蓉叶,却目光幽远,思绪已回到多年前。
那日,也是在池旁,叫“无名池,”池边亦有杨柳,亦有蜿蜒小径,池中亦有芙蓉星点,仿佛是另一个“曲池”。若不是亲眼所见,无玉绝不相信世上竟有如此相似的两个地方。唯一不同的是,曲池只在春来时偶有雅士来赏,其余时节少有人来,而无名池,则日日有人行过,少了曲池的幽静。
无玉独自行至无名池旁,身边行人往来,令他无心赏景,只扫几眼便欲离去,不曾想这不经意的几眼,竟看尽了他一生美景。
那男子虚倚着一株柳树,一袭青衫,眉清目秀,头发只用系带随意挽起,懒散地搭在肩上,静静地望着池中央,隐约有点病态。管它行人熙攘,我自宁静一方。
这一幕看在眼里,无玉只觉得,纵春色旖旎,也不及那人半分。
不觉间,无玉竟已走到那男子身侧。
“兄台可看够了?”男子忽然开口,却依旧望着池中央,平静无澜,就同说话的语气一般。
无玉塄了塄,才施礼道:“抱歉,在下失礼了。”
“无事。”仍是轻描淡写的一句,仍旧未动半分。
无玉轻咳一声,赞叹道:“来往行人熙攘喧哗,兄台却能独自宁静一方,实是难得。”
“心静则静。”一如既往的淡然语气……倏地一声莺啼,抽回了无玉的思绪。
无玉收回目光,方觉夜幕降临,孤月当空。他却并不回家,而是踏上了蜿蜒小径。
走着走着,思绪又不觉飘远。
竹林深处,无玉抚琴,昀卿泼墨,笔锋随琴声游走,一曲罢,一阙新词便成。
放下笔,昀卿站到无玉身后,两手搭在他的肩上,道:“若是有一天你我须得分开,不能相见,你会如何?”
无玉答道:“昀卿,我不会和你分开的。”
昀卿却不再出声,轻轻拨弄无玉的发丝,眼底似有浅浅的忧伤。无玉也不打扰,静静地望着门前竹树,唇角微勾。许久,昀卿才淡淡道:“世事无常。”
无玉抬头,凝望着昀卿,似要看进他心里,“不能相见么?那我便写信予你。”
昀卿亦深深地望着无玉,轻笑一下,“好。”
无玉看着昀卿的笑颜,忽伸手环住他的腰,把自己埋进他的怀里。
一阵冷风吹过,再次拉回无玉的思绪。此时月渐西移,他竟不知不觉走到了路的尽头。
路的尽头是一片桃林,桃林尽头是十万重山。桃花花期已过,却仍能想象到满林桃花的盛景。“若能与昀卿同来……”无玉轻声自语,又想起方才那段回忆,无玉不禁无声下泪。
回忆越是美好,现实就越显得萧索。春秋更替间,他们已分离十载有余,虽有书信,却不能相见。
纸笔载不住思念,每逢佳节,无玉不与好友作乐,只独自来曲池,或望着池中央,一望就是一天,或徘徊在小径上。
今日正值中秋,月色朗空。无玉的目光越过重山,望着遥远的天际,昀卿的容颜倏地闪现,下一刻又消失不见。
“昀卿,昀卿……”
——by 江兮
2016-2-21
曲池的水算不得深,若隐若现地有鱼虾游动,池中星星点点地生着些许芙蓉,陌上有杨柳轻曳。池边一道小径蜿蜒而去,两旁绿树荫荫,不见尽头。
此时斜晖洒下,更显幽静,不雍华,端的是好风光。
唇红齿白,飞眉入鬓,一袭素衫,无玉站在池边,虚倚着一株柳树,静静地望着池中央,似在欣赏行将枯萎的芙蓉叶,却目光幽远,思绪已回到多年前。
那日,也是在池旁,叫“无名池,”池边亦有杨柳,亦有蜿蜒小径,池中亦有芙蓉星点,仿佛是另一个“曲池”。若不是亲眼所见,无玉绝不相信世上竟有如此相似的两个地方。唯一不同的是,曲池只在春来时偶有雅士来赏,其余时节少有人来,而无名池,则日日有人行过,少了曲池的幽静。
无玉独自行至无名池旁,身边行人往来,令他无心赏景,只扫几眼便欲离去,不曾想这不经意的几眼,竟看尽了他一生美景。
那男子虚倚着一株柳树,一袭青衫,眉清目秀,头发只用系带随意挽起,懒散地搭在肩上,静静地望着池中央,隐约有点病态。管它行人熙攘,我自宁静一方。
这一幕看在眼里,无玉只觉得,纵春色旖旎,也不及那人半分。
不觉间,无玉竟已走到那男子身侧。
“兄台可看够了?”男子忽然开口,却依旧望着池中央,平静无澜,就同说话的语气一般。
无玉塄了塄,才施礼道:“抱歉,在下失礼了。”
“无事。”仍是轻描淡写的一句,仍旧未动半分。
无玉轻咳一声,赞叹道:“来往行人熙攘喧哗,兄台却能独自宁静一方,实是难得。”
“心静则静。”一如既往的淡然语气……倏地一声莺啼,抽回了无玉的思绪。
无玉收回目光,方觉夜幕降临,孤月当空。他却并不回家,而是踏上了蜿蜒小径。
走着走着,思绪又不觉飘远。
竹林深处,无玉抚琴,昀卿泼墨,笔锋随琴声游走,一曲罢,一阙新词便成。
放下笔,昀卿站到无玉身后,两手搭在他的肩上,道:“若是有一天你我须得分开,不能相见,你会如何?”
无玉答道:“昀卿,我不会和你分开的。”
昀卿却不再出声,轻轻拨弄无玉的发丝,眼底似有浅浅的忧伤。无玉也不打扰,静静地望着门前竹树,唇角微勾。许久,昀卿才淡淡道:“世事无常。”
无玉抬头,凝望着昀卿,似要看进他心里,“不能相见么?那我便写信予你。”
昀卿亦深深地望着无玉,轻笑一下,“好。”
无玉看着昀卿的笑颜,忽伸手环住他的腰,把自己埋进他的怀里。
一阵冷风吹过,再次拉回无玉的思绪。此时月渐西移,他竟不知不觉走到了路的尽头。
路的尽头是一片桃林,桃林尽头是十万重山。桃花花期已过,却仍能想象到满林桃花的盛景。“若能与昀卿同来……”无玉轻声自语,又想起方才那段回忆,无玉不禁无声下泪。
回忆越是美好,现实就越显得萧索。春秋更替间,他们已分离十载有余,虽有书信,却不能相见。
纸笔载不住思念,每逢佳节,无玉不与好友作乐,只独自来曲池,或望着池中央,一望就是一天,或徘徊在小径上。
今日正值中秋,月色朗空。无玉的目光越过重山,望着遥远的天际,昀卿的容颜倏地闪现,下一刻又消失不见。
“昀卿,昀卿……”
——by 江兮
2016-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