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数表示法
基数是表示事物多少的最基本数目的数。古代汉语表示基数,大体有如下几种形式:
1从语序上看,数词的基数表示方法,可以直接把数词放在名词、动词前,也可以放在名词、动词之后,而较少用量词。
例如:
①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清·林嗣环《口技》)
②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明·魏学洢《核舟记》)
③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战国·列御寇《愚公移山》)
④医以王命聚之,岁赋其二。(唐·柳宗元《捕蛇者说》)
2、整数是一百、一千、一万等时,一般省去“一”。
①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唐·柳宗元《小石潭记》)
②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战国策·齐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3、如果出现零数,往往在整数和零数之间加“有”字表示。
① 室十有二楹,覆之以茆,在匡山之巅。(明·刘基《苦斋记》)
②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西晋·李密《陈情表》)
基数是表示事物多少的最基本数目的数。古代汉语表示基数,大体有如下几种形式:
1从语序上看,数词的基数表示方法,可以直接把数词放在名词、动词前,也可以放在名词、动词之后,而较少用量词。
例如:
①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清·林嗣环《口技》)
②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明·魏学洢《核舟记》)
③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战国·列御寇《愚公移山》)
④医以王命聚之,岁赋其二。(唐·柳宗元《捕蛇者说》)
2、整数是一百、一千、一万等时,一般省去“一”。
①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唐·柳宗元《小石潭记》)
②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战国策·齐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3、如果出现零数,往往在整数和零数之间加“有”字表示。
① 室十有二楹,覆之以茆,在匡山之巅。(明·刘基《苦斋记》)
②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西晋·李密《陈情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