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义读书会吧 关注:541贴子:5,126
  • 7回复贴,共1

河南汝州失败者“李晓峰”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据“GQ中国”微信公众号(id:GQZHIZU)22日报道(编辑/ 撰文:曾鸣 采访:曾鸣、王天挺 视觉:梁爽 摄影:贾睿)每一个关注电竞的人,都不会不知道“Sky”这个ID,作为WCG双冠王、中国电竞第一人,Sky在2015年正式退役。而他作为失败者的历史,也是理解他一生的关键。这不仅展示了他的成色,也映证了荣格的那句名言——“小的时候,做什么事能让时间过得飞快并让你快乐,这个答案就是你在尘世的追求”。

中国电竞第一人李晓峰
2015年3月,李晓峰退役了。就像所有成功人士退场一样,他得到了很多祝福和纪念,但遗憾的是,大家说的最多的还是他的WCG双冠王,他的名人堂、中国电竞第一人的身份。
他出生在河南汝州一个普通家庭,他曾是父母眼中的不孝子。也是他,成为了世界电子竞技大赛魔兽争霸项目历史上首位中国冠军,也是世界范围内唯一一位蝉联该赛事冠军的选手。这个儿时在“正常中国人”眼中的坏孩子,握着鼠标、敲着键盘、打着游戏,不仅实现了财富梦,还拥有了大批忠实拥趸。他像李娜一样,在一项在欧美日韩发展更加成熟的运动,证明中国选手也有能力占据一席之地。如今,他逐渐从台前转向幕后,但在电竞路上,SKY绝非李晓峰的终点。
这些荣誉和功名当然很重要,但这并不是李晓峰身上最动人的东西。他最动人的是博客上的一张照片,那是他河南汝州老家的一扇木门,已经老朽歪斜。1998年,李晓峰开始玩游戏,每天晚上等大人睡着了,就穿过这个地方偷偷溜出去通宵。
1998年到2005年,他经过了漫长而幽暗的甬道,经历了一个又一个失败。他家里非常穷,小时候一两个礼拜才能吃一次肉;他为了通宵,频繁挨父亲的打;他后来读大专时,为了打游戏,每天只能吃一块钱的水煎包;他比赛总是输掉,差点跳楼……
李晓峰的失败史,才是这个时候最值得去纪念的东西。就像西行的玄奘、大航海的哥伦布和登月的阿姆斯特朗一样,抵达的那一刻只是故事的尾声,精彩的篇章其实是他们在路上的时候。
当我们谈论作为失败者的李晓峰,就会看到他曾经有多么微不足道,以及他的成功有多么惊人。而这个过程,恰好又呈现了电竞的迷人之处。就像安迪·沃霍尔说的:“这个国家的伟大之处在于——在那里最有钱的人与最穷的人享受着基本相同的东西。你可以看电视喝可口可乐,你知道总统也喝可口可乐,丽斯·泰勒喝可乐,你想你也可以喝可乐。可乐就是可乐,没有更好更贵的可乐,你喝的与街角的叫花子喝的一样,所有的可口可乐都一样好。”
电竞就是可口可乐似的美国梦。不管在现实中你有钱没钱,有权没权,是富二代还是穷屌丝,在电脑前都会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
而李晓峰最终凭借着这样的一种公平,完成了对阶层、权力、金钱以及自身的超越。


IP属地:河南1楼2016-02-25 12:00回复
    而Sky呢,晨曦微露时,他吃完了水煎包,喝够了免费汤,身边是熙熙攘攘的上班人潮,他起身走回宿舍,身边是那些去上课的同学。他低着头,争取不被认出来。在室友眼里,Sky是个不求上进的怪人,或者难见踪影的幽灵。但换一个角度看,他和那些早起去图书馆占座的学霸毫无二致,他进行的是另一种自我教育:他花四年时间,读了一个电竞大学,最终以世界冠军的成绩毕业。
    天才
    2001年的夏天,发生了一件大事。韩国最出色的五名星际职业选手来到中国进行比赛和交流,这是懵懂的中国电竞界第一次迎来职业选手。
    韩国是电竞世界里的超级强国,不仅拥有最顶尖的职业选手,还有俱乐部、大型赛事、电视转播、广告赞助等一整套完善的行业机制。在韩国,电子竞技是“文化立国”战略中的一部分,选手有体面的收入、明星的光环,连总统和首尔市市长都打过菜鸟级别的表演赛。
    与之相较,中国还处在原始社会。
    2000年5月9日,光明日报发表的一篇报道《电脑游戏:瞄准孩子的“电子海洛因”》深入人心,电竞被普遍认为是件不光彩的事儿,玩家们就像反革命一样,偷偷摸摸、提心吊胆地玩着游戏。尽管如此,一些天才仍生长出来,比如xiaOt和CQ2000,他们分别在北京和重庆击败了来访的Grrrr和Byun,震撼电竞圈。
    xiaOt回忆,他当时刚满14岁,跟着一帮朋友从武汉去北京看热闹。Grrrr击败所有的正式选手后,他以观众身份被主持人邀请上台。当腼腆可爱、身高刚过一米五的xiaOt趿拉着朋友那借来的超大号拖鞋,站在一米八的加拿大人Grrrr身边时,现场爆发出一阵笑声。
    随后,xiaOt用技巧让全场寂静。xiaOt开局不利,Grrrr倾巢而出,xiaOt抓住破绽,派两队小狗趁虚而入,用四两拨千斤的方式拆掉了Grrrr的基地。比赛结束的那一刻,现场疯狂了。
    xiaOt回到武汉后第一件事就是宣布退学。他当时刚刚读到初二。虽然家境优渥,但父母还是问他:打游戏可以当饭吃吗?答案是能。xiaOt不久就得到一份月薪三千元的半职业合同,他跑去隔壁问在银行上班的邻居,发现对方的月收入才一千多块钱。
    在当时的中国电竞环境里,外界的支持是极小的,它包括随时会解散的半职业俱乐部、断断续续的赛事、若有若无的奖金和薪资;但职业选手所面临的困境却是全面的——经济收入、社会压力、自身信心,这些来自四面八方的压力随时能够让一个人意识到电竞只是虚幻之物,从而放弃,返回到现实的世界中去。
    所以,在中国,电竞对大部分爱好者来说只是嬉戏和消遣,只有极少的人会把这当成是一项值得托付的事业。这些人往往是像xiaOt和CQ2000这样的天才。他们自发地组成一支小分队,向荣誉殿堂进军——WCG是所有中国电竞者的终极梦想。WCG全称WorldCyberGames(世界电子竞技大赛),被誉为电竞界的奥运会。在星际项目上,韩国人一直垄断着冠军。

    CQ2000是这支远征小分队中的佼佼者,他不仅在访华赛中击败Byun,还在2001年到2003年连续三年代表中国出征WCG世界总决赛。其中2001年和2003年,CQ2000分别夺得星际争霸项目的殿军和魔兽争霸项目的亚军。他是Sky的偶像。Sky夺冠之前,这是中国电竞选手在单打项目上拿到的最高荣誉。
    在这支小分队中,Sky是远远落在最后的掉队者,但他极为勤奋,每天的训练时间长达10个小时,有时甚至会练到18个小时;而CQ2000,他的日常训练量只有2到5个小时,有的时候为了放松,甚至一个礼拜都不训练。
    Sky说,“我会练到拿起鼠标眼睛模糊,大脑无意识,不知道自己在打什么东西——即使在这种情况下,我还能坚持很多盘。我会坚持到完全没有意识,再打要昏过去,练习不了任何东西;或者对手都要睡觉,就连二线、三线的选手都不愿意跟我再打了,才结束一天的训练。”
    李亮是Sky在HOME战队的队友,他俩同岁,经常一同训练。“训练是很枯燥的,就是一套技术动作不停重复,一天下来人就瘫了,所以我们训练时会打得比较随意,比赛时才比较专注,但Sky不管是训练还是比赛都是一丝不苟、全情投入的。”
    Sky训练时的方法论是,“一定要有上进心,每天都要去寻找比自己强的对手。去求着他,去跪拜着他,最后再哄着他,骗着他,来和你练习。”
    大部分人都做不到这么狠。逍遥不太理解被人翻来覆去虐待有什么乐趣。“我跟一个人打,输两把知道打不赢,就算了。Sky会一直这么输下去,别人不和他打,他就求着别人虐他。这么玩有什么意思呢?”他摇摇头。
    Sky不仅不害怕失败,还极为重视对经验的总结,他随身带着一个黑色的小本,每次输了就在笔记本上详细记载比赛的详情和自己的思考,然后在下一次比赛的时候会拿出来仔细翻阅。到退役时,笔记本已经攒了十多个。
    基于他的水平和天分,Sky当时的努力与自律给人一种不合时宜、不知天高地厚的“笨拙感”。在那个节点看来,中国电竞的未来是CQ2000和xiaOt这些天才型选手的,Sky和WCG冠军的距离就跟拿诺贝尔奖一样遥远。
    大部分的人在事后才意识到,能够持续地努力也是一种天赋。天才少年xiaOt对Sky的看法是,“他不属于一个有天赋的天才,他属于一个勤奋的天才。他超扎实的,这一点就是他厉害的地方。”
    所以,就像那个老套的故事所讲的,兔子跑得更快,而乌龟笑到最后。
    APM是电竞选手的关键数据之一,意为“每分钟操作鼠标和键盘的次数”。Sky通过日均10小时的训练,巅峰时期APM保持在310以上。


    IP属地:河南4楼2016-02-25 12:02
    回复
      李晓峰看似处于一种矛盾之中——一方面他遵循内心,选择了自己热爱的事业,走上了一条在早期不被理解的职业道路;另一方面,他是个传统、老实的人,始终对家人心怀愧疚,内心不安。作为Sky,他是杀死父辈的逆子;但作为李晓峰,他却是个再合格不过的长子。
      从某种意义上,李晓峰确实实现了“当上大侠”的儿时梦想。他说自己就像郭靖,笨拙,但最终通过不懈努力,以及一些好运气,实现了成功。
      有的时候他也想象过另外一种生活,不用经历这么多失败。“我内心比较喜欢东邪黄药师。更洒脱,也不用在意别人那么多的看法,很飘逸的一种人物。但是我并不后悔,我觉得我已经经历了我最好的人生。”

      而在当年就读的洛阳医专(现更名为河南科技大学),李晓峰的名字出现在知名校友一栏。在一次洛阳的高校培训上,逍遥见到那位曾辱骂过李晓峰的辅导员,侃侃而谈李晓峰曾是他的学生,颇为骄傲和自豪。而逍遥自己,在李晓峰当年训练基地的不远处,开了一家网吧,他花了大价钱,堂而皇之地请人在墙上画满壁画,在过道中立满手工雕像,主题自然是星际与魔兽里的那些英雄们。
      本文转载自“GQ中国”微信公号(id:GQZHIZU)


      IP属地:河南10楼2016-02-25 12:07
      回复
        以上为转贴朋友推荐的一篇文章,讲述着一个真实的故事。
        一个小城少年,从一无所有到世界冠军之路。
        有一个词叫做“美丽的失败者”,我听过身边无数青年报头顿足说自己这失败了那失败了。
        我能做的只是拍拍他们的肩膀,说“你还很年轻。”


        IP属地:河南11楼2016-02-25 12:11
        回复
          不错,行行出状元 ,确实是网络世界的耶稣啊,成功者毕竟是少数,还是大部分人被认为不务正业


          IP属地:河南15楼2016-03-10 22:41
          收起回复
            也勾起了我少年的回忆……………………时间如流水……咱俩在初中卷子老弄错……哈哈😄


            来自手机贴吧16楼2016-06-16 13:32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