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未解之谜吧 关注:108,932贴子:370,409
  • 15回复贴,共1

讨论:物种起源的奥秘?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生命如何产生?物种起源的奥秘何在?目前这是一个世界难题,所以请大家探讨


1楼2016-03-18 15:07回复
    万物起源的问题
    --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觉得,对自然界的一些起源问题,是很好回答的。
    基于实证科学在研究意识中遇到的难以克服的问题,现在在哲学界、神经科学、心理学、物理学等多学科领域里越来越多的人认为,就像时间、空间、质量、能量一样,意识是物质的一个基本属性,是宇宙不可分割的一部份。
    另外,各种客观规律,如物理规律、化学规律、生物学规律、意识规律,也是物质的基本属性,是宇宙不可分割的一部份。
    这些现象,是自有永有的!如果再追问,为何它们是自有永有呢?
    那么,可以这样认为:
    这些事物,已经追究到源头了,它们是一些本源性的客观存在,再追问下去,没有意义了。
    就象时间,是一维的,它无始无终,永远存在,并且永远向前,这就是时间的一个基本属性。
    由能量守恒、物质不灭定律,我们知道,质量、能量,也是自有永有的。
    空间,是三维的,这是宇宙的一个自然属性。一维空间、二维空间,只是存在于人们的想象之中。
    而所谓的四维空间、多维空间,是根本不存在的。那是相对论的误导。
    而相对论,本来就是一个错误的假设造成的。它的基本原理,既不合逻辑,也不合客观事实,是目前科学界,最荒谬的一个理论。可惜,迷信相对论的人,却将它当作真理了。在矛盾的客观事实面前,为了维护权威观点,他们只能用诡辩的方式,来自欺欺人了。但是,我们相信,真理,终将取代谬论。


    31楼2016-03-22 13:10
    回复
      文摘 》 》 智因进化论,节选
      一 、生物为什么如此复杂精妙?
      1 、第一个本质问题是,生命起源与进化是否有智力因素参与?
      上帝智慧设计论)和生命智力学暨智因进化论均主张生命起源与进化有智力活动参与。
      2 、第二个本质问题是,如果生命起源与生物进化有智力活动参与,那么这个智力来自何处?智能设计论主张或者暗示这个智力来自生命体之外的超自然的神(暗指上帝)。生命智力学暨智因进化论主张生命起源与进化所表现出来的智力行为即生命智力来自生命体自身。
      从理性分析和科学逻辑角度来说,在随机进化论、智能设计论和生命智力学暨智因进化论三者之间,必然有一个而且只有一个是唯一正确的理论。笔者相信,这个唯一正确的理论就是生命智力学暨智因进化论。
      1 、生命是能够使用间接信息达成期望效应的复杂结构物
      生命智力学暨智因进化论指出,生命拥有生命智力学,生命智力是一种对间接信息进行操作的智力系统,准确说生命智力是一种能够使用大量间接信息、实施认知活动、达成期望效应、拥有复杂结构的智力信息操作系统。
      “所谓智慧,就是一种结构物能够认识和理解另一种结构物。”〔5〕据此可知,生命与非生命的分水岭在于是否使用间接信息,而能够使用间接信息的只能是智力系统,生命智力指的正是使用间接信息的能力,这也就意味着生命与生命智力同时起源。
      2 、生命的智力信息系统
      生命智力学暨智因进化论指出生命与智力同时起源,生命智力来自生命体自身,生命智力是不断发展的也是有层次的。
      生物进化(特别是新物种进化)实际上是悄悄的发生在DNA上的,而不是随时都直接发生在躯体上的(半成品细胞、半成品组织、半成品器官对生命体乃是致命的)。
      越是高级的生命,其拥有的生命智力信息系统越丰富、越复杂、越高级,其使用的间接信息库的容量越大,其处理信息的速度越快、能力越强。当然,生命智力信息系统也会出错,既有可能出现失败的设计,也可能出现超前的设计,其成功与失败归根结底是由自然环境(包括生物环境)说了算的。
      3 、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生命自主生存技术的创新
      由于生命过程有着生命智力信息系统的参与,因此物种进化也离不开生命智力信息系统的参与,而物种是否进化主要取决于生物是否使用了新的生存手段。
      --
      综上所述,生命智力学暨智因进化论的基本原理,可以概括为下述公式:生命智力设计制造+自然生存环境筛选=生物进化。
      生命智力学暨智因进化论在指出生命智力参与生物进化的同时,并不排除随机微变对生物生存与进化的作用,也不否定自然环境对生物生存与进化的作用。
      1 、生命智力学暨智因进化论认为,生命智力在参与生物生存与进化的过程中,不可避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随机变化,既包括发生在生命体之外的随机变化,也包括发生在生命体内部的随机变化。在这种情况发生时,生命智力会接受那些对自己有利的随机变化。
      与此同时,生命智力的所有工作或功能,归根结底都要接受自然环境的选择
      3 、对于随机进化论不能够解释的各种生物现象,生命智力学暨智因进化论均能够予以解释,而且解释的很好,即尊重事实、符合逻辑、自圆其说(理论的自恰性)、不存在悖论、具有最广泛的适用性。
      例二,随机进化论无法解释的情况:新物种的诞生往往需要不止一个基因的变异,而是需要若干基因的同时变异,并且这些同时变异的基因彼此之间还需要精密的相互协调和精巧的相互配合,显然这是用随机微变难以解释的。
      四 、生命智力学暨智因进化论可以包容各种进化论
      生命智力学暨智因进化论不仅可以包容随机进化论,同时也可以包容其它各种进化学说。
      五 、生命智力学暨智因进化论可以包容智能设计论
      智能设计论是20世纪90年代在西方基督教(包括天主教等)国家兴起的一种貌似新的生物学说,其前身是神创论,其性质属于神创论的现代版本,其特点是运用大量现代生物学知识指出生命体具有异常复杂、精巧、协调的结构,而这一切是不可能随机产生的,因此必然有着智力活动的参与
      智因进化论认为,智能设计论有关生命结构的复杂、精巧、协调有智力行为参与的论述是正确的,也是符合事实的。问题在于,智慧设计论把生命智力活动归结为生命体之外的上帝,这是用科学手段无法论证的。有鉴于此,生命智力学暨智因进化论指出,生命体自身就拥有生命智力,无需用“上帝”来帮忙。
      在基因工程活动中,参与生物进化过程的外部智力乃是人类大脑思维智力信息系统,而大脑思维智力信息系统是从神经元智力信息系统发展而来的,神经元智力信息系统又是从DNA智力信息系统和细胞膜智力信息系统发展而来的,它们都是可以进行科学的分析、研究和探索的。
      六 、生命智力学暨智因进化论的进展
      1 、生命智力学暨智因进化论首次比较详尽、比较完整的对生命智力信息系统进行了分析、研究和论述。对比之下,目前学术界仅仅认识到DNA是一种信息系统(准确说是间接信息库),还没有认识到DNA实际上乃是一种智力信息系统,因为能够使用间接信息的主体只能是智力信息系统。
      --------------------
      “为什么一种物质能够认识、利用、改造另一种物质(包括其自身)”的问题,逐渐认识到人的智力可以追溯到生命智力,生命起源也可以追溯到生命智力的起源,并于21世纪初正式创建生命智力学暨智因进化论。


      33楼2016-03-22 23:56
      回复
        在地球的某一阶段,海洋中的物质在阳光和温度的作用下产生的化学反应,形成生命最初形态。


        IP属地:江西来自iPhone客户端36楼2016-03-23 22:41
        收起回复
          意识,其实质可能,就象微观量子的一种运动状态?它经常处于不确定状态。当它作出了一个决定,也就有了一个确定状态,对外界就产生了一个确定的影响力,这个力,就是意识的能动性。就象一只小鸟,在树林中飞来飞去,有时停下来。有时停这里,有时停那里。在没有停下来时,它处于不确定状态,对外界没有作用力。一旦暂停到一个确定位置时,等于有了一个决定,同时,对外界也产生了能动作用。不同的位置,等于不同的决定。当它再次飞翔,到了另外一个地方暂停时,又是另一个决定。
          意识,随时处于不确定状态,但又随时可确定,是一种随机行为,是一种智能行为。
          对意识与能动性的关系,作出这样的形象比较,不知是否恰当?请大家探讨


          38楼2016-03-23 23:35
          回复
            意识的特性
            --
            意识具有随机性,但也有选择性,还有自动纠错的特性、智能选择特性。
            自由意识作出的决定,有正确与错误的区别。
            错误的选择,产生不良的后果。之后,它意识到这是一种错误的选择,只好进行纠正。纠正之后,意识到正确的选择,会产生良好的后果。
            因此,意识,具有自动纠错的功能。这样,生物在进化过程中,就可以避免大量的错误选择。也许,正是这种功能,决定了生物的进化过程,是一个智能选择的过程。
            因此,生命起源与进化所表现出来的智力行为,即生命智力来自生命体自身。


            39楼2016-03-24 10:36
            回复
              生物意识的概念及其本质 (2007-08-17
              ----
              我们认为,目前生物学界对生物进化的研究仅走了一条轨道,那就是仅仅研究了各种生物机体结构的差异及其变化规律,这种研究是不全面的。虽然地球上的物种姿态各异,种类繁多,目前人们仅根据各种生物体构造的不同,就已经把它们划分为各个不同的进化阶段,但如果仔细研究一下各种生物的生活习性我们还会发现,研究生命进化问题还有另外一条轨道,为了进一步说明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提出“生物意识”这个概念。
              1. 生物意识的概念
              生物意识是生物特有的属性,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调控核心,它依赖于生物体的存在而存在,具有相对独立性,能在不违背物质运动基本规律的基础上决定自身及周围环境的物质运动并使这些物质运动有了一定的目的性,是没有具体物质形态的客观存在。生物意识是所有生物意识属性的统称。生物意识并不是人类所特有的,而是所有生物共有的属性,在不同的生物体内生物意识的具体形式及所发挥的作用是不同的。生物意识可泛指:细胞的原始意识、动植物的低级意识、人的意识等等。
              2. 生物意识的本质
              2.1 是生物自有的机能
              地球上的物质在地球诞生之初是没有原始意识的,但某些物质在发生一系列变化后所形成的团聚体却产生了原始意识,原始意识产生的同时就有了生命,原始意识的诞生标志着生命的真正起源,不同生物的生物意识在发挥调控作用时所表现出来的具体内容是不同的,都是由原始意识进化而来的,是生物意识在进化的不同阶段的不同层次的反映,因此,生物意识是伴随着生物的诞生而诞生的,是生物自有的机能,是生物的第二属性。生物意识的存在并不依赖于生物本身是否与外界环境发生了如何的反应。
              2.2 依赖于生物体的存在而存在,但具有相对独立性
              没有了生物体,生物意识也就失去了其存在的物质条件。生物体的存在虽然决定着生物意识的存在,但生物意识对物质运动却具有相对独立的决定性作用,也就是哲学上所说的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这是生物意识发挥作用的基本特征。生物意识的独立性的具体表现是:
              其一,对物质运动发挥决定性作用的形式是主观的。这是因为,生物意识虽然依赖于生物体的存在,但并不是被动地完全地接受生物体物质变化的支配,而是有了一定的自主性,生物意识可以支配自己的有机体,并与周围环境发生许许多多的联系,但在一定的时间内,生物所能进行的生命活动是有限的,生物意识能对自己究竟要进行那一类生命活动进行选择。例如,动物基本上可随意控制自己的身体活动,而植物因为是自养生物,其活动范围要小得多,但枝叶生长、植根土壤,都是植物自己主动完成的。
              其二,在不违背物质运动基本规律的基础上能决定物质的运动,并有了一定的目的性。自然界的物质运动虽然变幻万千,但都有基本的运动规律。而生物意识的独立性在于:只要不违反物质运动的基本规律,生物意识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重新组织物质运动的速度和顺序,从而为自己所用。这就是说,生物意识作用下的物质运动,虽然永远也不能违反物质运动的基本规律,但这些物质运动却已不等同于自然状态的物质运动,其速度和顺序已有了一定的目的性。例如,各种营养物质并不能通过自然的物质运动自行合成蛋白质,但单细胞个体内的原始意识却能利用这些营养物质按照一定的程序合成自己所需要的蛋白质,并能进行一系列有目的的加工处理,进而合理地应用;同样,火箭、飞船、汽车和计算机等机器决不能通过用以制造这些机器的物质在自然界物质运动的基本规律作用下自己产生,但人却可以按照自己的需要进行发明创造;植物利用光进行光合作用亦是典型的例子之一。
              生物意识对物质运动的决定性作用虽然具有独立性,但其独立性是有条件的,因而是相对的。因为生物意识的存在是由生物物质所决定的,生物意识所调控的有机体是由物质组成的,生物意识生存的周围环境也是由物质组成的,所以生物意识在决定物质运动时所发生的一切变化,永远也不能违背物质运动的基本规律。因此说生物意识对物质运动虽然具有决定性作用,但同时也具有局限性,并不是无所不能的。例如,细胞虽然能合成蛋白质,能进行分裂和新陈代谢,能进行自我更新,但却不能使生命永远维持下去;人的意识可以通过大脑的思维,指令自己的身体对周围环境物质进行有目的的利用,从而建造卫星并使其飞天,也可以使潜艇入海,但却永远也不能使宇宙中的所有星球全部毁灭。
              2.3 是生物体的调控核心
              生物意识是生物体内具有能动作用的最高反映控制中心,生物意识在生物的生活过程中发出了调控生物进行生命活动的最原始指令,生物正是因为有了生物意识的存在,才能够成为一个功能和结构的统一体,因此,生物意识是生物体的调控核心。例如,在人体内,调控人的情感记忆等心理活动以及人体的新陈代谢、躯体运动等一系列生理活动的最原始指令都是以人的意识为基本点发出的。
              2.4 是没有具体物质形态的客观存在
              我们认为,原始意识的诞生标志着生命的真正起源,而一切生物都是因为有了原始意识的诞生才能生存于地球上并不断进化,因此生物意识客观存在于每一个生物体内。
              生物意识虽然客观存在于每一个生物体内,但却没有具体的物质形态。这是很容易证明的。哲学认为[1]:人的意识是人体内部的心理状态,它本身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人的意识的本质并不就是物质。人的意识世界的具体内容如果用解剖人体的方法去寻找是根本找不到的。同样,细胞虽然具有原始意识,但组成细胞的所有物质单独存在时却并没有原始意识的存在,因此想在这些有形的物质结构上去定位原始意识是不可能的。
              3. 生物意识的具体形式
              我们已经证明,任何生命都具有物质和意识的双重属性[2]。从这个意义上讲,生物的意识属性并不是人类所特有的,而是所有生物共有的属性。因此我们说,在每一个生物的生物体内都有自己的意识形式。由于生物进化及个体差异等各方面原因,在不同的生物体内,其意识形式的具体内容和层次是不同的。具体说来,就是说狗拥有“狗意识”,牛有“牛意识”,向日葵拥有“向日葵意识”,单细胞生命具有原始意识,人具有人的意识等等。
              ----
              4. “生物意识”与哲学中“意识”的区别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1]:意识是人脑特有的反映形式。从这个意义上讲,意识是人所特有的。而我们认为,所有的生物都具有意识属性。细胞的原始意识、动植物的低级意识、人的意识等等都可以称为“生物意识”。
              5. 生物意识与物质之间的关系
              5.1 生物体对生物意识的存在起决定作用
              生物体是由物质构成的,没有了生物体,生物意识也就失去了其存在的物质条件,因此,生物体对生物意识的存在起着决定的作用,生物的物质属性是生物的第一属性,生物意识属性是生物的第二属性。
              5.2 生物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虽然生物意识依赖于生物体的存在而存在,但生物意识对物质却又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相对独立性。
              6. 生物意识的作用对象
              生物意识的作用对象不仅包括生物的有机体,也包括生物生存的周围环境。这是很显然的。没有生物不在支配着自己的机体,也没有生物能够离开环境而生活。
              7. 生物意识在生物生活中所发挥的重大作用
              7.1 在生物体内发挥的重大作用
              是生物体内具有能动作用的最高反映控制中心[2]。如果以人为例来说明这个问题,人的意识以人脑为依赖器官,其发挥作用的具体表现是:
              (1) 对躯体神经的传出神经可随意控制,调控机体运动;
              (2) 对内脏神经的传出神经和内分泌腺虽不能直接控制,但却可以间接地通过一定的途径使其发挥相应的作用;
              (3)能主动地通过包括眼、耳、鼻在内的人体各部感受器去获取人与环境之间不断变化的信息以及人体自身器官活动状况的信息,这些信息通过周围神经的传入部分持续不断地传到脊髓和脑;
              (4)能通过人脑对信息进行复杂的分析整理并发出相应的指令,一方面经周围神经的传出部分,另一方面间接经内分泌腺的作用到达身体各部的效应器,使其对不断变化的人体内外环境产生相应的行为反应。
              (5)能调控思维、情感、艺术、学习、音乐等一切高级的精神活动。
              7.2 在生物体与外界环境发生联系时所发挥的重大作用
              7.2.1 躲避伤害
              自然环境中存在着威胁生物生活的许多不利因素,同时也存在着生物生活所必需的一切条件。生物正因为具有生物意识,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它可以决定自身及其周围环境的物质运动,并有一定的目的性,其具体表现的一个方面就是尽可能地躲避对自己的生存和健康有威胁的不利因素,而努力地去争取对自己有利的一切条件。
              7.2.2 获取营养
              生物正因为有了生物意识,因此生物可以在生物意识的支配下通过移动身体、改变身体形状等方法在环境中寻找食物,并把废物排泄到环境中,以此获得生活中所必需的一切营养。动物获取营养的方法主要是移动身体、寻找食物并把食物吃下,而植物主要通过迎受阳光、承接雨露、更深地植根土地的方法去获取营养。
              7.2.3 进行繁殖
              生物在其生活过程中能够不断地繁殖后代,没有生物意识的调控是不可能完成的。
              7.2.4 创建或改造生活条件及生活环境
              这是生物意识对物质世界具有相对独立的决定性作用的最突出表现。人在这方面所表现出来的能力是其他任何生物所无法比拟的。动物只不过能建一个简易的巢,很多植物都会随着春夏秋冬的交替而花开或叶落,而人类生活条件和环境的丰富多彩,可以说是举目可见:冬不必为寒而瑟瑟发抖,有棉衣楼房等保暖;夏不必为酷热而虚汗直流,有风扇空调等伺候;远在天边,音在耳前,移动电话为人类服务;天空了无痕,飞机却能飞来飞去;人类甚至已登上了月球——不必再赘言了。
              8. 提出生物意识这个概念的重大意义
              8.1 为研究生物进化机理体提供了新途径
              以往对生物进化机理的研究,仅有一条路线,那就是仅仅追踪了生物体物质组成的进化过程,现在我们提出生物意识这个概念,我们就可以在原有的对生物体物质进化研究的基础上,再进一步研究生物意识的进化过程,从而提出生物进化的新模式:物质和意识双轨制同时进化模式。
              8.2 对哲学进行了必要的补充
              哲学仅比较详尽地阐述了人的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但却没有给出意识的概念,没有正式承认所有的生物都具有意识,对意识的本质的阐述也不够全面。


              40楼2016-03-25 14:06
              回复
                DNA的形成,还有一个重要因素!
                ------
                DNA的形成,可能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反馈机制。
                它不是独立发展的,它的演化,要受到其它一些因素的影响。
                就象一个国家,有国王,还有大臣、各级机构、各种团体,还有广大的人民群众。但是,每一个个体,都不是完全独立的,每个人的意识或行动,都要受到其他人的影响。即使国王,也不能独断专行,他的决策,也要受到下级的监督与制约。在生物进化过程中,各种组织,形成各种关系,相互制约,也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最后可形成整体平衡发展的结果。当然,各种组织或器官的发展,也不完全平衡。例如,有些动物,视力特别好;有些动物,听力特别好;有些动物,嗅觉特别灵敏。因此,DNA的形成,可能是多种因素,各种组织,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的结果。
                DNA的发展,与其它组织的关系,就象意识与物质的关系。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生命体内其它组织发展的结果,促进了DNA的发展;DNA的发展,又促进了其它组织发展。正是这种正反馈机制,促进了生物的进化。
                --------
                当然,在DNA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除了正反馈机制,也有负反馈机制。正反馈机制使生命体的部分功能得以增强,但负反馈机制却使机体的部分功能减弱、退化,甚至完全丧失。生命体的进化,实际上是一个不断选择的过程。生命体的进化,也伴随着退化。这种不断选择扬弃的结果,最终形成了一种稳定的物种。
                各种生命体的发展结果,都是在一些方面取得优势,同时在另一些方面丧失了优势。有些机能,可以继续进化;但其它机能,却处于退化或丧失的状态。
                例如人体,虽然是自然界发展得最好的生命体,但是,同样存在一些不足。如没有翅膀,永远不能在天空自由飞翔;听力,听不到超声波;嗅觉不够发达,体能不够发达......相比其它动物,人体的许多机能,处于劣势,但这是无法避免的。
                --------
                看来,DNA的形成,最重要因素,第一是生命智能因素,第二是DNA的反馈机制,第三是自然选择。
                生命起源、生物进化,主要是由意识主导的。意识智慧才是生物进化的主因。
                不断发生的可遗传的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生物进化的外在动力是生存欲望、生存斗争。
                ---------------------
                智因进化论指出生命与智力同时起源,生命智力来自生命体自身,生命智力是不断发展的也是有层次的。
                生物进化(特别是新物种进化)实际上是悄悄的发生在DNA上的,而不是随时都直接发生在躯体上的(半成品细胞、半成品组织、半成品器官对生命体乃是致命的)。
                越是高级的生命,其拥有的生命智力信息系统越丰富、越复杂、越高级,其使用的间接信息库的容量越大,其处理信息的速度越快、能力越强。


                47楼2016-03-26 10:37
                回复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49楼2016-03-26 14:43
                  回复
                    但是,我们以前的认识,可能出错了!现在我认识到,许多事物,其实并非自然产生的


                    50楼2020-10-01 21:03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