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听说过“风车爷爷”的故事吗?
他生活贫苦,靠卖风车艰难度日,好心人的帮助让他与家人相聚,安享晚年;他知恩图报,得到帮助后,义卖自己亲手制作的风车,筹集善款帮助贫困学生。他叫胡远根,他的坚强与爱心感动了无数人,网友亲切地称他“风车爷爷”。(人民日报:《“风车爷爷”胡远根》,2011年01月07日)
今年开始,76岁的胡远根觉得身体大不如前了。“过去眼睛好得很,打长牌可以看到对方的牌,现在东西拿到眼前也觉得模模糊糊。”躺在床上,胡远根熟练地扎起风车,鼻子前还吸着氧。

躺在病床上的胡远根仍在坚持扎风车
2010年,胡远根自制1000个风车义卖,换来的1万余元尽数捐给贫困学生。从那以后,隔三差五,胡远根都会把卖风车的钱拿出一部分捐给周围的人。“风车爷爷”的故事,也越传越远。
今年,胡远根所在疗养院——成都红星老年病医院专门设立了“风车爷爷爱心助老基金”,以帮助更多人。视力越来越差,老爷子早早计划好了:过两年不行了就去捏泥人,那个不费眼!捏泥人换来的钱还会拿来帮助人,“不仅仅是让钱留下来,也让手艺留下来,能帮就帮!”
现在,他仍在坚持扎风车捐款
▲
铁丝圈绕、彩纸裁好,串在竹签上……看起来简单的风车,现在已经要花胡远根半个小时的时间。躺在成都红星老年病医院的床上,听着电视里传来若有若无的声音,胡远根扎风车的手就没停过。
年轻时四处漂泊,“街上1块钱买来的风车,看看就晓得咋做了”。靠着街头竹签彩纸扎风车,胡远根在成都留了下来。2009年,清贫生活被网友发在网上,引起广泛关注,被称为“风车爷爷”。为了报答好心人的帮助,2010年,胡远根用1000个风车换来13864.6元善款,悉数捐给贫困学生。

胡远根在街头义卖风车 图据四川在线
从那以后,胡远根隔三岔五就开始用扎风车的钱捐款,“钱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人死了钱没用完还心欠欠的!”胡远根风趣地说。从疗养院的周遭老人到偶遇的贫困学生,都是胡远根的帮助对象,少则几十,多则几百,“看着别个造孽,多多少少我就给一些” 。

胡远根现在扎风车越来越困难了
2010年至今,胡远根没有统计过捐过多少钱,惠及多少人,“我从来不统计这些,我做这些事不是为了求回报,不是为了出名”。
设立专项基金,帮谁他亲自选
▲
年岁变大,胡远根的身体也渐渐差起来。据成都红星老年病医院院长颜素芬介绍,胡远根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脑动脉硬化伴供血不足。“每天都要吸氧。”胡远根说,现在的身体每天扎风车只能扎几个。

胡远根胸前堆满扎风车的原材料
今年年初,在周围人的提议下,胡远根所在医院设立“风车爷爷爱心助老基金”。院长颜淑芬介绍,每周卖了风车后,胡远根都会把换来的钱丢一些进去,几乎是一半。“除了‘风车爷爷’,周围的其他好心人也会把钱捐进去。”颜淑芬透露,目前基金还没开过箱,受捐助对象都是胡远根亲自选的,医院不会干涉。“医院对这个资金管理很严格,规定开箱时需要胡爷爷、医护人员和受捐助者三方人员同时在场才能打开。” 颜淑芬说。
疾病缠身、年岁变大,让胡远根的视力越来越模糊,做风车也越来越难了。他已经打算好了,“再过几年就去捏泥人,那个不费眼!”未来的钱,胡远根也打算好了,除开生活开支,能捐就捐点。
愿把手艺教给每一个来看他的人
▲
如今,成都、新都的志愿者定期都会来看胡远根。
“他最喜欢有人来看他,尤其是陌生人,喜欢闹热!”李绍春从2010年胡远根搬到疗养院就开始关注他,渐渐成为朋友。胡远根也说:“我喜欢那些学生娃娃些来看我,跟他们摆龙门阵很好耍!”

好心人来看望胡远根
医生叮嘱胡远根要休息静养。但他床周边都是工具——里面放满了彩色塑料纸、小木棍、铁丝,胡远根扎起风车来得心顺手,“别个碰他东西他要生气,他的物件只有他找得到!”颜素芬指了指电视下的盒子,“你看嘛,那箱箱头全是他这段时间扎的风车,还没来得及拿出去卖”。
胡远根说,只要对方愿意,他可以把吃饭的手艺教给每一个来看他的人。

你愿意跟“风车爷爷”一起帮助更多人吗?
其实,
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爱心故事,
而是一场又一场爱心接力。

第一个伸出援手的疗养院老总:
“只要老人活一天就照顾一天”
因被胡远根的故事感动,第一个伸出援手的是四川君安康医疗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许鸿斌。“当时一个副总看到‘风车爷爷’的事,几个老总一起研究,就想着疗养院刚开张,空着大量床位,接一个老人也不算啥。”公司副总李绍春解释,2010年10月,胡远根被接到该公司投资的成都红星老年病医院,免费住宿吃饭治疗,一住就是6年。
原本打算找到亲人就送回去,“但老人家亲人情况也恼火,老人也不愿意回去,就一直住着”。李绍春介绍,胡远根的生活、医疗费用每年超过10万,“老总表态说,一个老人家花不了好多钱,只要活起一天就照顾一天”。
李绍春介绍,胡远根的开支主要是人工护理、生活护理和医疗护理,如今胡远根在医院内单独一人一间病房,医院还请来护工照顾,吃饭鸡蛋牛奶,住宿空调电视,一样没落。胡远根曾经喉咙上长东西不能进食,只能吃流食。护工每天单独给胡远根开小灶煮面条,天天如此。
一次偶遇与老人结识的大学生:
自掏腰包给老人买扎风车原材料
向胡远根伸出援助之手的还有很多人。用了多年的三轮车是2010年义卖时新希望集团捐献的,窗外的棕叶是好心人送来的,风车、蜻蜓等工艺品的原材料是好心学生买来的。
眉山职业技术学院大三学生方圆的家在新都,去年夏天,“一次回新都路过宝华寺时,碰到了正在卖风车的胡爷爷,看到风车精致,就凑上去聊了几句”。方圆回忆,这个年龄与自己爷爷相仿的老人家激起了她的同情心,“我觉得他很孤独,一个人住疗养院,没有亲人陪伴” 。
从那以后,每次回新都,方圆都会去疗养院陪胡远根聊上三四个小时。想到胡远根腿脚不方便,每次制作风车、工艺品的原材料,都是方圆自己掏腰包,有时是网上购买,有时是在新都小店淘货,“买原材料也不复杂,新都很多这种小店”。即使在学校,方圆也会给胡远根打电话,讲学习,讲生活,“我觉得他很有趣,很喜欢听他聊天讲以前的事,听他感慨人生有起有落。”方圆说。
他生活贫苦,靠卖风车艰难度日,好心人的帮助让他与家人相聚,安享晚年;他知恩图报,得到帮助后,义卖自己亲手制作的风车,筹集善款帮助贫困学生。他叫胡远根,他的坚强与爱心感动了无数人,网友亲切地称他“风车爷爷”。(人民日报:《“风车爷爷”胡远根》,2011年01月07日)
今年开始,76岁的胡远根觉得身体大不如前了。“过去眼睛好得很,打长牌可以看到对方的牌,现在东西拿到眼前也觉得模模糊糊。”躺在床上,胡远根熟练地扎起风车,鼻子前还吸着氧。

躺在病床上的胡远根仍在坚持扎风车
2010年,胡远根自制1000个风车义卖,换来的1万余元尽数捐给贫困学生。从那以后,隔三差五,胡远根都会把卖风车的钱拿出一部分捐给周围的人。“风车爷爷”的故事,也越传越远。
今年,胡远根所在疗养院——成都红星老年病医院专门设立了“风车爷爷爱心助老基金”,以帮助更多人。视力越来越差,老爷子早早计划好了:过两年不行了就去捏泥人,那个不费眼!捏泥人换来的钱还会拿来帮助人,“不仅仅是让钱留下来,也让手艺留下来,能帮就帮!”
现在,他仍在坚持扎风车捐款
▲
铁丝圈绕、彩纸裁好,串在竹签上……看起来简单的风车,现在已经要花胡远根半个小时的时间。躺在成都红星老年病医院的床上,听着电视里传来若有若无的声音,胡远根扎风车的手就没停过。
年轻时四处漂泊,“街上1块钱买来的风车,看看就晓得咋做了”。靠着街头竹签彩纸扎风车,胡远根在成都留了下来。2009年,清贫生活被网友发在网上,引起广泛关注,被称为“风车爷爷”。为了报答好心人的帮助,2010年,胡远根用1000个风车换来13864.6元善款,悉数捐给贫困学生。

胡远根在街头义卖风车 图据四川在线
从那以后,胡远根隔三岔五就开始用扎风车的钱捐款,“钱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人死了钱没用完还心欠欠的!”胡远根风趣地说。从疗养院的周遭老人到偶遇的贫困学生,都是胡远根的帮助对象,少则几十,多则几百,“看着别个造孽,多多少少我就给一些” 。

胡远根现在扎风车越来越困难了
2010年至今,胡远根没有统计过捐过多少钱,惠及多少人,“我从来不统计这些,我做这些事不是为了求回报,不是为了出名”。
设立专项基金,帮谁他亲自选
▲
年岁变大,胡远根的身体也渐渐差起来。据成都红星老年病医院院长颜素芬介绍,胡远根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脑动脉硬化伴供血不足。“每天都要吸氧。”胡远根说,现在的身体每天扎风车只能扎几个。

胡远根胸前堆满扎风车的原材料
今年年初,在周围人的提议下,胡远根所在医院设立“风车爷爷爱心助老基金”。院长颜淑芬介绍,每周卖了风车后,胡远根都会把换来的钱丢一些进去,几乎是一半。“除了‘风车爷爷’,周围的其他好心人也会把钱捐进去。”颜淑芬透露,目前基金还没开过箱,受捐助对象都是胡远根亲自选的,医院不会干涉。“医院对这个资金管理很严格,规定开箱时需要胡爷爷、医护人员和受捐助者三方人员同时在场才能打开。” 颜淑芬说。
疾病缠身、年岁变大,让胡远根的视力越来越模糊,做风车也越来越难了。他已经打算好了,“再过几年就去捏泥人,那个不费眼!”未来的钱,胡远根也打算好了,除开生活开支,能捐就捐点。
愿把手艺教给每一个来看他的人
▲
如今,成都、新都的志愿者定期都会来看胡远根。
“他最喜欢有人来看他,尤其是陌生人,喜欢闹热!”李绍春从2010年胡远根搬到疗养院就开始关注他,渐渐成为朋友。胡远根也说:“我喜欢那些学生娃娃些来看我,跟他们摆龙门阵很好耍!”

好心人来看望胡远根
医生叮嘱胡远根要休息静养。但他床周边都是工具——里面放满了彩色塑料纸、小木棍、铁丝,胡远根扎起风车来得心顺手,“别个碰他东西他要生气,他的物件只有他找得到!”颜素芬指了指电视下的盒子,“你看嘛,那箱箱头全是他这段时间扎的风车,还没来得及拿出去卖”。
胡远根说,只要对方愿意,他可以把吃饭的手艺教给每一个来看他的人。

你愿意跟“风车爷爷”一起帮助更多人吗?
其实,
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爱心故事,
而是一场又一场爱心接力。

第一个伸出援手的疗养院老总:
“只要老人活一天就照顾一天”
因被胡远根的故事感动,第一个伸出援手的是四川君安康医疗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许鸿斌。“当时一个副总看到‘风车爷爷’的事,几个老总一起研究,就想着疗养院刚开张,空着大量床位,接一个老人也不算啥。”公司副总李绍春解释,2010年10月,胡远根被接到该公司投资的成都红星老年病医院,免费住宿吃饭治疗,一住就是6年。
原本打算找到亲人就送回去,“但老人家亲人情况也恼火,老人也不愿意回去,就一直住着”。李绍春介绍,胡远根的生活、医疗费用每年超过10万,“老总表态说,一个老人家花不了好多钱,只要活起一天就照顾一天”。
李绍春介绍,胡远根的开支主要是人工护理、生活护理和医疗护理,如今胡远根在医院内单独一人一间病房,医院还请来护工照顾,吃饭鸡蛋牛奶,住宿空调电视,一样没落。胡远根曾经喉咙上长东西不能进食,只能吃流食。护工每天单独给胡远根开小灶煮面条,天天如此。
一次偶遇与老人结识的大学生:
自掏腰包给老人买扎风车原材料
向胡远根伸出援助之手的还有很多人。用了多年的三轮车是2010年义卖时新希望集团捐献的,窗外的棕叶是好心人送来的,风车、蜻蜓等工艺品的原材料是好心学生买来的。
眉山职业技术学院大三学生方圆的家在新都,去年夏天,“一次回新都路过宝华寺时,碰到了正在卖风车的胡爷爷,看到风车精致,就凑上去聊了几句”。方圆回忆,这个年龄与自己爷爷相仿的老人家激起了她的同情心,“我觉得他很孤独,一个人住疗养院,没有亲人陪伴” 。
从那以后,每次回新都,方圆都会去疗养院陪胡远根聊上三四个小时。想到胡远根腿脚不方便,每次制作风车、工艺品的原材料,都是方圆自己掏腰包,有时是网上购买,有时是在新都小店淘货,“买原材料也不复杂,新都很多这种小店”。即使在学校,方圆也会给胡远根打电话,讲学习,讲生活,“我觉得他很有趣,很喜欢听他聊天讲以前的事,听他感慨人生有起有落。”方圆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