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永远支持【柯韬】吧 关注:13贴子:166
  • 1回复贴,共1

【高三地理复习】中国铁路运输专题复习设计 来源:人民教育出版社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


1楼2008-07-19 18:04回复
    ⒃牧瞎┯Ψ段Ш筒废凼谐〉睦┐螅患铀偾蚩ⅲ棺试吹玫礁浞值睦茫患忧抗ひ岛团┮怠⒊鞘泻拖绱宓牧担唤形幕萍冀涣鳎Vす艺治统一和安全的重要因素?

    [典型试题分析] 

    右图所示为进藏铁路的四种方案:①青藏方案②甘藏方案③川藏方案④滇藏方案。试分析回答如下问题: 

    (1)结合自然条件分析,你认为哪种方案最佳,为什么?(2)结合自然条件分析,你认为哪种方案最差,为什么?(3)目前青藏地区最主要的运输方式是 。(4)目前,青藏高原已有公路与外省区联系,也有航空城联系全国各地,为什么还要克服种种不利因素,投资100亿元修建铁路。(5)线路①经过的城市A是 经过的大盆地是 ,经过的著名自然保护区是 。修建铁路时遇到的困难有( ) 

    A.缺氧、冻土 B.太阳辐射弱、地震 C.气压高、土地盐碱化 D.云雾、多滑坡 

    (6)试用可持续发展的观点说明青藏地区开发应注意的问题。 

    【答案】(l)①方案最佳,四种方案相比,青藏方案线路最短,地形较平坦,一期工程西宁——格尔木段已建成,工期较短(2)④方案最差,线路较长,地形高差大,要经过陡峭的横断山区和许多大江大河,沿线为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多发区,技术难度大,铁路建成后,养护困难。(3)公路(4)与航空、公路运输方式相比,铁路运量大,成本低,连续性好,对沿线经济的带动作用大,修建铁路有利于青藏高原的资源开发利用及相应工业的发展,有利于促进西藏与其他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增强民族团结,巩固国防。(5)格尔木柴达木盆地三江源A(6)要注意深入调查、科学论证,制定切实可行的开发、保护、利用方案,高效、合理开发青藏地区的自然资源,实现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要特别注意保护森林和草原植被,退耕还林、还牧,营造好防护林,搞好水土保持工作等。 

    【解析】本题是以我国的青藏铁路作为载体来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知识分析能力、地理比较能力和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果学生对青藏铁路经过地区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比较熟悉,并对铁路的作用和意义以及建设铁路可能会遇到的困难比较熟悉,要具体解答并不困难。 

    [课堂能力训练] 

    1.分析“青藏铁路分布图”,回答问题 。(1)青藏铁路是从青海 经 至西藏,主要考虑的区位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2)青藏铁路前一段已建成十余年,而后一段则进展十分缓慢,请分析原因:在自然条件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社会经济条件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你认为此种状况得以转变的原因是什么?(3)青藏地区目前主要的运输方式是 。在青藏高原上修建青藏铁路遇到的最主要的技术难题是问题。青藏铁路穿越的自然保护区是 。党和政府非常重视青藏铁路的修建这是由于铁路运输具有 的特点。(4)从以上实例可得出铁路区位选择的决定性因素是 因素。 

    2.读“亚欧第二大陆桥”示意图回答:(l)“亚欧第二大陆桥”东起我国 省的连云港,西止 海沿岸的鹿特丹。(2)该铁路在我国过境站的名称是 ,穿过的第一个中亚国家是 。(3)两个“桥头堡”均为不结冰的优良港口,连云港的气候类型是 ,鹿特丹的气候类型是 。(4)鹿特丹港位于50°N以北,冬季不冻的原因是 。(5)从连云港到鹿特丹走最近路线依次经过哪些海峡和运河 。 

    【答案】1.(1)西宁 格尔木 经济、社会、自然和技术因素。(2)地质条件差、气候、气象条件比较恶劣 要求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大,需要强大的经济、技术力量的支持 国家努力发展经济,增强了国力;国家努力提高科技水平使经济技术实力得到快速发展,也使在人、财、物的投入上比以前的条件更好;新的科技手段克服了修路的自然障碍;青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对交通建设的需要更加迫切。(3)公路运输 冻土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 运速快,运量大、运价较低(4)社会、经济。2.(1)江苏北(2)阿拉山口哈萨克斯坦(3)温带季风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4)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冬季海水不结冰(5)马六甲海峡、曼德海峡、苏伊士运河、直布罗陀海峡、英吉利海峡。


    3楼2008-07-19 18:0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