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人视角,无关原作背景,但是……
哦,还有私设
那个爱弹钢琴的少年身边老是有一个高高的不苟言笑的青年。
我已经第三次见到他了,并且也知道这其中的缘由。
少年的父母托孤给青年了。
但是,我总无法从青年的眼中揪着一丝可察的关于监护人的讯息,后来才发现了那本就明显却飘缈,如揭开盖子便罩住一切的蒸笼上的烟一般――
那家伙看少年的眼神,同我一样。
却不着痕迹。
我第?次见到少年时,他身旁终于少了那个青年,但他的臂上却挂着一件长长的外套。他还在长身体,在拔高,才慢慢要变结实,那么宽大的外套一看就不是他的。
那么,是谁的?
我拉住理智,看了看周围――
剑拔弩张,中心是持剑二人,应还要再胶着一阵。我于是安心走向少年。然而不知为什么其中一人往我这边看了一眼,迅速结束了战斗。
不好!我赶忙往一旁墙边躲。咬着牙。
那人直接走过去,看来他没有发现我。
――或者,根本不屑我这个情敌。
哼,也是,这样的情敌,难道不是全当不存在便可么?跟踪那人从不敢被发现,又在可能正面迎上他时躲开……
我又盯着他,他停下,停在了少年身前,一矮腰就要行礼,少年按住他肩膀,笑道:
“很精彩哦,你辛苦了。”
“是……我回来了,斯雷因大人。”
下一次,那个人又是站在那里,听着原本只有一墙之隔的我和少年可以享受的钢琴曲。
“要和我一起弹吗?”少年似极投入,额边薄出了细汗,没有什么意味的表情却偏十分吸引,邀请时只极快地看了他一眼,复又沉浸在旋律中。
“是。”青年坐在长椅的另一旁,抬手,下一刻加入了弹奏。
我则惊呆了。
不为青年也会弹琴这样近水楼台的事,而是……
原来青年都知道,知道了,少年心里还住着一个人。
再下一次见到少年,是什么时候呢?
我已经无法再对少年执着了。
因为意识到有人比我对他更执着。
那首钢琴曲,是少年和那个住在他心里的人一起作的。
他却能脱谱弹出,并且那样的娴熟。
我还是见到了他,他们。
那时他们都已经不再是少年和青年,在飘着雪的街道边围着同一条围巾,那人抓着他的手哈气给他取暖,他缩着脖子,笑眯了眼。
又睁眼,看向我。
笑。
You smiled and talked to me of nothing
And I felt that for this I had been waiting long
你微笑着,不同我说什么话,而我却觉得,为了这个,我已等待得久了。――泰戈尔《飞鸟集》
2016.4.2 蜉溺袭
这个翻译很戳我,所以一起放上来了
这个其实是写手每日一题的其中一题,本来想写哈库莱特→斯雷因的第三人称,却觉得那样就太正常了,不用写啊,想说从旁人的角度被他们暖暖的生活细节闪瞎,但是……嗯
好久不见和初次见面,感谢看到最后
哦,还有私设
那个爱弹钢琴的少年身边老是有一个高高的不苟言笑的青年。
我已经第三次见到他了,并且也知道这其中的缘由。
少年的父母托孤给青年了。
但是,我总无法从青年的眼中揪着一丝可察的关于监护人的讯息,后来才发现了那本就明显却飘缈,如揭开盖子便罩住一切的蒸笼上的烟一般――
那家伙看少年的眼神,同我一样。
却不着痕迹。
我第?次见到少年时,他身旁终于少了那个青年,但他的臂上却挂着一件长长的外套。他还在长身体,在拔高,才慢慢要变结实,那么宽大的外套一看就不是他的。
那么,是谁的?
我拉住理智,看了看周围――
剑拔弩张,中心是持剑二人,应还要再胶着一阵。我于是安心走向少年。然而不知为什么其中一人往我这边看了一眼,迅速结束了战斗。
不好!我赶忙往一旁墙边躲。咬着牙。
那人直接走过去,看来他没有发现我。
――或者,根本不屑我这个情敌。
哼,也是,这样的情敌,难道不是全当不存在便可么?跟踪那人从不敢被发现,又在可能正面迎上他时躲开……
我又盯着他,他停下,停在了少年身前,一矮腰就要行礼,少年按住他肩膀,笑道:
“很精彩哦,你辛苦了。”
“是……我回来了,斯雷因大人。”
下一次,那个人又是站在那里,听着原本只有一墙之隔的我和少年可以享受的钢琴曲。
“要和我一起弹吗?”少年似极投入,额边薄出了细汗,没有什么意味的表情却偏十分吸引,邀请时只极快地看了他一眼,复又沉浸在旋律中。
“是。”青年坐在长椅的另一旁,抬手,下一刻加入了弹奏。
我则惊呆了。
不为青年也会弹琴这样近水楼台的事,而是……
原来青年都知道,知道了,少年心里还住着一个人。
再下一次见到少年,是什么时候呢?
我已经无法再对少年执着了。
因为意识到有人比我对他更执着。
那首钢琴曲,是少年和那个住在他心里的人一起作的。
他却能脱谱弹出,并且那样的娴熟。
我还是见到了他,他们。
那时他们都已经不再是少年和青年,在飘着雪的街道边围着同一条围巾,那人抓着他的手哈气给他取暖,他缩着脖子,笑眯了眼。
又睁眼,看向我。
笑。
You smiled and talked to me of nothing
And I felt that for this I had been waiting long
你微笑着,不同我说什么话,而我却觉得,为了这个,我已等待得久了。――泰戈尔《飞鸟集》
2016.4.2 蜉溺袭
这个翻译很戳我,所以一起放上来了
这个其实是写手每日一题的其中一题,本来想写哈库莱特→斯雷因的第三人称,却觉得那样就太正常了,不用写啊,想说从旁人的角度被他们暖暖的生活细节闪瞎,但是……嗯
好久不见和初次见面,感谢看到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