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设计吧 关注:2贴子:68
  • 5回复贴,共1

(转)京都 感受古朴的日本文化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自西元八世纪以来,幕府时代的日本首都底定在京都开始,似乎就为这座世界历史文化遗迹的古城立下了一个伏笔。以人口数来看,之前盘据了第一大都市的美称一段时间,之后被东京,甚至是大阪超越过去,现在已直落位居日本国内人口第五大城市的位置。
而大多数学生在研读近代史时,多数对京都议定书〈 Kyoto Protocol〉有着深刻印象,这是联合国的一种国际公约以义务责任的方式约束工业化国家排放二氧化碳量的条约,在这里,京都似乎又被再次提起并带有重拾历史重视的意味。





1楼2016-04-13 13:54回复
    文化,可能是影响周边国家甚至西方文化最深广的一个层面。京都市内拥有日本国内 20% 的重要文化财产,更别提光是被 UNESCO 列入的就有 17 座遗迹。古老的神社、御所、日式传统花园、各种古老建筑物和公共建设、艺妓文化,这些东西在日本其他地区也仍存有。但相对背负的历史包袱不像京都那么地沉重,就连京都当地的方言都与关东地区有所差异,说它会变成关西地区的首府〈Kyoto-Osaka-Kobe〉着实是当之无愧啊!


    到了现如今,这座古老城市也力求以崭新的步伐重新寻找定位,最近 mb! Magazine 便开了台 Mercedes-Benz G-Class 踏入这座城市。





    2楼2016-04-13 13:55
    回复
      透过一对第16代承接家中荞麦面老店 Honke Owariya 的异国恋夫妻 Ariko Inaoka 和 Sean Lotman,还有一对创办了京都最大摄影展 Kyoto Graphie 的夫妻档 Lucille Reyboz 和 Nakanishi Yusuke,以及一家承接了当地既有的蔬食餐厅 Tosca 的姊妹档 Asuka 和 Tomoka,综观这些人的创业背景或理念,不外乎起源于 2011 的大地震。



      受迫于此次巨大灾害的后遗症影响,不得不回到家乡或是开始寻找新生活的可能性。而感受到京都当地除具有开阔地域特性之外,多样性的有才之人和历史文化更值得被善加保存。所以此次探访的主角们,除了正职外背后多半仍有着其他角色。
      譬如 Sean 和 Ariko 同时也是摄影师,而 Lucille 和 Naknishi 则有感于没有太多年轻人认同家乡的文化,反而拼了命往大都市追求,得到的往往仅是失去了原本的自我意念罢了。
      而原本是艺术家与创业家的姊妹 Asuka 和 Tomoka,她们更希望启发人们对于食的革命意识,不单单只是因为古老的流传或是医生的禁令,而是真正地有感于每天所吃的东西。



      3楼2016-04-13 13:56
      回复






        4楼2016-04-13 13:56
        回复
          看到这边,也就回溯到一开始所提。
          城市的发展从来就不是以政治人物的单一个人意念作发展,也不是以既定条款甚至标准范例的模式去拷贝复制,我想更多需要探讨的是一个实实在在的思考空间。让当地居民和在地的历史文化艺术传统等等方面,透过各种方式去对话、并冲撞出更多可能性。因为我们永远都不知道明天的太阳会变成怎样,夕阳是否会照常出现在地平线之上进而缓慢落下。
          或许以一种谦虚受教的心态向过去已然铺设的既有道路去寻求新的启示或机会,才是我们可以持续充满希望,并加以继续努力的方向吧!



          5楼2016-04-13 13:56
          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6-04-16 21:5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