鲸鱼宝吧 关注:977,958贴子:528,574
  • 8回复贴,共1

【16-04-19◆】你了解真实的它们吗?揭开四类投资理财的“面纱“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你了解真实的它们吗?揭开四类投资理财的“美好”面纱 你投资理财吗?你选择的投资理财平台可靠吗?这些平台为什么得到你的信任?模式创新?高收益?保本保息?这些美好的承诺当真全都可靠吗?


1楼2016-04-19 11:52回复
     对于一些典型的骗局,大多数投资人都能识破、避开。可怕的是,不少骗子打着“创新”的旗号、钻了监管的空子,翻新花样,让投资者防不胜防。今天,鲸鱼宝小编就帮你揭开这些创新模式美好面纱,让你认清这些模式背后的风险。


    2楼2016-04-19 11:53
    回复
       私募股权投资高大上?关键看是否合规!
      说起基金,很多人都听说过,甚至购买过。但说起私募基金或私募股权投资,很多人可能就不清楚了。不少公司正是利用了公众的不了解,明目张胆地违规操作。
      最近暴雷的中晋,就是涉嫌私募股权拆分、把私募基金公募化的一个典型。比如其发行的中晋金钥匙3号,号称是私募股权基金,可是却又宣称是活期理财,5万元即可起投,还承诺保本。


      3楼2016-04-19 11:53
      回复
        这显然是不合规合法的。私募,顾名思义就是私下募集。也就是说,这类基金不会也不能公开向大众募集,更不可能公开宣传。按照2014年出台的《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投资单只私募基金的金额应不低于100万。“私募股权投资”向来是有钱人的游戏,是把少数富人的钱聚在一起,投资未上市公司的股权。这种投资收益可以达到很高,但同样风险也很大,根本不可能保本保息。


        4楼2016-04-19 11:53
        回复

          因此,以后碰到那些找名人代言打广告、承诺保本高效益,明知你没投资经验还拉你投资私募基金的,一定不要相信,要知道,这都是不合法的。


          5楼2016-04-19 11:53
          回复
             资产证券化实现“双赢”?谨防他们这么玩!
            资产证券化,顾名思义,就是以特定资产组合或特定现金流为支持,发行可交易证券的一种融资方式。资产证券化的实现需要融资者A、中枢机构B和投资者C三方加入。在这个过程中,中枢机构B至关重要,是确保资产证券化顺利进行的关键,因为融资者A融资的成功、投资者C的利益都要靠中枢机构B来实现和保证。
            资产证券化是个好方法,不仅能降低企业融资成本,而且也给投资者带来较高收益,可谓是“双赢”。


            6楼2016-04-19 11:56
            回复
               但是作为新兴事物,资产证券化在我国发展还不成熟,相关法律制度仍需进一步完善,存在着不少风险。尤其是一些企业借“创新”地将票款、电影票房收益权、不动产收入等进行资产证券化之名,做钻监管漏洞、自融自担保或加杠杆之事。
              比如,最近深陷兑付危机的“快鹿系”,虽然打着“互联网+电影+金融”旗号,但它其实就是将电影票房收益权进行了证券化,“通过自己旗下的影视公司、自己的担保公司、自己的P2P平台、自己的财富管理公司,通过吸引散户为自己投资的影片募集资金,陷入自融谜局中”,是一场“左手倒右手”的资本游戏。


              7楼2016-04-19 11:56
              回复
                与快鹿类似,前段时间被曝出现19亿兑付危机的鑫琦资产,所宣称的“资产证券化”模式,实际上“就是把房地产项目收益权打包成理财产品出售给投资者,投资者每月获得利息收益,在约定日期,鑫琦资产以原价回购房产项目,就相当于归还了本金”。
                而且,由于鑫琦资产合作的公证方、担保方等都是其关联企业,其实现资产证券化的“中枢机构B”形同虚设,给项目埋下隐患,使投资者的利益无法得到保障。
                因此,鲸鱼宝提醒大家,一定不能做“贪婪+懒惰”的投资者,投资前一定要花时间学习研究,做好背景调查。
                除了调查平台背景及风控、投资标的等外,还要核查平台背后公司、担保公司等是否存在关联。


                8楼2016-04-19 11:56
                回复
                   互助保险?保监会提醒有风险!
                  每人充值几块钱成为会员,谁得病或者需要帮助了,大家一起出钱,凑齐几十万治病等,听起来美好,大同世界有没有?
                  但是,这样“美好”的互助保险风险也不小。首先,这些“互助保险”公司并没有保险经营和中介资质。其次,互助保险有设立资金池之嫌,无法保证资金安全,甚至还可能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等刑事问题。最后,参保资格审查、费用核算、产品风险、理赔程序......都是非常复杂而且专业化的东西,没有精算、严谨的管理结构,互助保险很快就会收不抵支。
                  其实,有关互助保险,保监会最近两年曾三次预警,提醒广大投资者抵制高额回报的诱惑,不参与此类出资加盟活动,谨防上当受骗。


                  10楼2016-04-19 11:5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