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段是精简版所删掉的两段,附在后边,姑且一看吧,原文是接在9楼后面的
汉服领型以直领为主,并以圆领作为补充,其中直领又可分为直领对襟、直领大襟;按其袖型可分为长袖、半袖、无袖,长袖者又可细分为直袖、箭袖、广袖、小袖、胡袖、琵琶袖;按其裁剪方式又可分为通裁制和分裁制:通裁制指衣身上下部分进行分开剪裁处理,通裁制指衣身上下不进行分开裁剪处理;按其礼仪场合又可分为上服、祭服、常服、便服;其衣身多以系带维系,亦有纽襻;以上衣下裳制为其最基本型制,在裁剪方式上采用区别于西式立体裁剪的平面剪裁。
一套完整的汉服一般包括三部分,即贴身衣、中层衣、外层衣。贴身衣一般固定为褌衫组合,中层衣一般为袴、裙、袄、襦、袍组合,外层衣物一般为具有礼仪性的礼服上服充当。当然,上述所列并非穿衣的标准公式,而是一个笼统的说法。穿衣的搭配方式往往要考虑到多方面的因素,然而个人认为最重要的一个因素是适宜性,第一,与所处场合的适宜性。即什么场合穿什么衣服,如果是日常生活则只穿前几层也可,如果是大的礼仪性场合那么自然要穿的隆重一些,比如说我们都不会穿着燕尾服提着菜篮子去菜市场砍价或者穿着大红条纹裤衩趿拉着拖鞋就去上班。其次,与所处时代的适宜性。在不同的时代,其衣物层次也会发生些许的调整,比如在大唐时期,衫就由内穿不外露的贴身衣摇身一变成了士人上服,当然,这个变化不是一蹴而就的,就跟今年秋裤内穿,明年它也不可能就成为礼服一样,服饰的变化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渐进的过程。最后,与气候的适应性。根据气候的炎热与清凉程度不同其穿着也会有一定的缩减或增加。比如夏天我们就基本不可能看到穿羽绒服围着大围巾的人,在冬天也基本不会看到穿着短裤丝袜腿冻得发紫的人一样,如果有,建议您拨打120,随手传播爱。不用谢我,我姓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