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来一段引子,是邢台社区的。然后再详细的写吧。
群英湖,明朝以前称“古水潭”,就在原县城不远的北面,明成化十四年(公元1478年)六月的一场大水,南宫县城被毁,搬迁新城后,这里便改称“旧城潭”。之后不但水面逐渐缩小,而且还失去了“潭”的幽深,至民国间,又改名“旧城洼”。这时客水已经很少,水源就是南宫境内十几条排水渠的来水,只能勉强维持一定的水量。而在1963年的八、九月间却发生了一次特大洪灾。此年自8月5日南宫一带连续降雨56天,雨量累积达542毫米。同时,8月3日邢台西部山洪暴发,6日滏阳河决口、老漳河漫堤, 7日洪水窜过西沙河,9日洪水从新河南下,几股水流一齐涌向南宫,10日即逼近南宫城。10个公社118个村被洪水围困,平地水深1米左右,普彤塔周围水深近2米。此后虽再无大涝,但却又十年九旱,排水渠的水也几近干涸。因此丰水之年尚有蓄水,干旱之年便无水可蓄。到后来基本上就是上半年下场雨就淹,之后水枯就晒湖底。若能赶上秋种,附近村民就抢种一季小麦。因土地肥沃,悉为膏壤,小麦一般收成不错,故又有“麦囤”之称。为增加蓄水量,扩大灌溉面积,控制旱涝灾害,1976年经邢台地委、行署批准,南宫对旧城洼进行疏浚改造,至1980年5月竣工,历时5年,用工30多万个,动土近600万立方,平均挖深3.5米,堪称南宫建国以来最大的水利工程。因工程实施过程中群英备出,故取名“群英水库”,后改称群英湖。
群英湖可谓历史悠久,其形成年代当追塑到禹分九洲的夏代。那时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还过境南宫,自大邳(河南浚县东)向北流经巨鹿、平乡,入境南宫,后经新河、武强由天津入海。之后多次移徙,直至宋绍熙五年(公元1194年)黄河最后一次南徙,便再未行经南宫。在这个过程中,其干流支脉造就了巨鹿、任县、隆尧、宁晋间的大陆泽,汇流形成了南宫境内的古水潭。同时,源自山西屯留的洚水(衡漳水)及由黄河决口而在馆陶形成的屯氏河水(张甲河)也经流古水潭,“溢则北入冀县之海子”(《南宫县志》民国版)与衡水湖相通。从汇流之源判断,当年的古水潭,当为燕赵之地除大陆泽外又一大湖泊。不然就不会让见多识广的明孝宗、武宗两朝元老的兵部、礼部尚书白钺看到这里“汀浦岸柳,鸥鹭翔舞,榜歌渔唱,远近互答”的情景后,而发出“俨然江乡景也”(《游旧城潭记》)的感叹了。
群英湖区,在南宫历史上既是重要的行政区,又是著名的风景游览区。自汉高祖置县至明成化十四年水毁1781年中,县城一直居湖南岸,而且在湖区一公里范围内散布着扁鹊旧封、风亭麦饭、彤塔凌云、丹朱古墓、微峦叠翠、石佛精炉、泮水芳莲等南宫十景中的八大景观。而泮水芳莲则是群英湖——古水潭的重要一部分。
群英湖,明朝以前称“古水潭”,就在原县城不远的北面,明成化十四年(公元1478年)六月的一场大水,南宫县城被毁,搬迁新城后,这里便改称“旧城潭”。之后不但水面逐渐缩小,而且还失去了“潭”的幽深,至民国间,又改名“旧城洼”。这时客水已经很少,水源就是南宫境内十几条排水渠的来水,只能勉强维持一定的水量。而在1963年的八、九月间却发生了一次特大洪灾。此年自8月5日南宫一带连续降雨56天,雨量累积达542毫米。同时,8月3日邢台西部山洪暴发,6日滏阳河决口、老漳河漫堤, 7日洪水窜过西沙河,9日洪水从新河南下,几股水流一齐涌向南宫,10日即逼近南宫城。10个公社118个村被洪水围困,平地水深1米左右,普彤塔周围水深近2米。此后虽再无大涝,但却又十年九旱,排水渠的水也几近干涸。因此丰水之年尚有蓄水,干旱之年便无水可蓄。到后来基本上就是上半年下场雨就淹,之后水枯就晒湖底。若能赶上秋种,附近村民就抢种一季小麦。因土地肥沃,悉为膏壤,小麦一般收成不错,故又有“麦囤”之称。为增加蓄水量,扩大灌溉面积,控制旱涝灾害,1976年经邢台地委、行署批准,南宫对旧城洼进行疏浚改造,至1980年5月竣工,历时5年,用工30多万个,动土近600万立方,平均挖深3.5米,堪称南宫建国以来最大的水利工程。因工程实施过程中群英备出,故取名“群英水库”,后改称群英湖。
群英湖可谓历史悠久,其形成年代当追塑到禹分九洲的夏代。那时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还过境南宫,自大邳(河南浚县东)向北流经巨鹿、平乡,入境南宫,后经新河、武强由天津入海。之后多次移徙,直至宋绍熙五年(公元1194年)黄河最后一次南徙,便再未行经南宫。在这个过程中,其干流支脉造就了巨鹿、任县、隆尧、宁晋间的大陆泽,汇流形成了南宫境内的古水潭。同时,源自山西屯留的洚水(衡漳水)及由黄河决口而在馆陶形成的屯氏河水(张甲河)也经流古水潭,“溢则北入冀县之海子”(《南宫县志》民国版)与衡水湖相通。从汇流之源判断,当年的古水潭,当为燕赵之地除大陆泽外又一大湖泊。不然就不会让见多识广的明孝宗、武宗两朝元老的兵部、礼部尚书白钺看到这里“汀浦岸柳,鸥鹭翔舞,榜歌渔唱,远近互答”的情景后,而发出“俨然江乡景也”(《游旧城潭记》)的感叹了。
群英湖区,在南宫历史上既是重要的行政区,又是著名的风景游览区。自汉高祖置县至明成化十四年水毁1781年中,县城一直居湖南岸,而且在湖区一公里范围内散布着扁鹊旧封、风亭麦饭、彤塔凌云、丹朱古墓、微峦叠翠、石佛精炉、泮水芳莲等南宫十景中的八大景观。而泮水芳莲则是群英湖——古水潭的重要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