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哲族吧 关注:957贴子:6,181
  • 7回复贴,共1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乌·白辛文集》序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乌·白辛文集》序  
作者:特·赛音巴雅尔  
  
    我不认识乌·白辛,他也不是我的同事或朋友。但是,我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起读过他的优美神奇的游记散文,看过他的生动感人的戏剧电影,特别是得知他是赫哲族之后,我对他更加仰慕。赫哲族是我国56个民族中人口最少的民族,当时只有一千多人,在一个只有一千多人口的小民族中出现了像乌·白辛这样的才华横溢著作等身的著名作家,真是了不得,值得骄傲,这是赫哲族的骄傲,也是我们55个少数民族的骄傲,是我们整个中华民族的骄傲! 
  


1楼2008-07-28 11:54回复
    • 219.239.44.*
    1966年9月,“文化大革命”开始不久,“旗手”江青点了乌·白辛的名字,说电影《冰山上的来客》是棵大毒草,扬言要打倒乌·白辛,批判《冰山上的来客》。一心为党的文学艺术事业努力奋斗的乌·白辛,怎能接受这种莫须有的罪名,怎能受得了这种诬陷和迫害,他为了表示自己的愤慨、表示自己的KANGYI,9月22日晚,独自一人到松花江畔的太阳岛上含冤去世了.


    2楼2008-07-28 12:11
    回复
      乌·白辛生于1919年,吉林省吉林市人,他的祖籍是乌苏里江支流毕拉河畔红石砬子村。他从青少年时代起,就追求真理,向往光明,他通过戏剧创作和演出活动,进行抗日救亡宣传。他曾写过《南行草》、《九月之歌》等诗歌表达自己当时的思想;他将苏联小说《吃耳光的人》改编成话剧《后台》,多次演出,引起轰动,后被日本宪兵查封禁演。


      3楼2008-07-28 14:08
      回复
        乌·白辛生于1919年,吉林省吉林市人,他的祖籍是乌苏里江支流毕拉河畔红石砬子村。他从青少年时代起,就追求真理,向往光明,他通过戏剧创作和演出活动,进行抗日救亡宣传。他曾写过《南行草》、《九月之歌》等诗歌表达自己当时的思想;他将苏联小说《吃耳光的人》改编成话剧《后台》,多次演出,引起轰动,后被日本宪兵查封禁演。1945年,他参加东北民主联军第七纵队,同年加入?????。这期间,他配合人民解放战争,写了歌剧和话剧。他的这些剧作反映了人民解放军的火热的战斗生活,表现了人民子弟兵与人民群众的鱼水关系。


        4楼2008-07-28 14:08
        回复
          1945年,他参加东北民主联军第七纵队,同年加入?????。这期间,他配合人民解放战争,写了歌剧和话剧。他的这些剧作反映了人民???的火热的战斗生活,表现了人民子弟兵与人民群众的鱼水关系


          5楼2008-07-28 14:09
          回复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的创作热情更加高涨。1951年,他赴朝参加抗美援朝战争。在朝鲜,他写歌词、短诗、特写和报告文学外,还写了一部反映抗美援朝战争的电影文学剧本《为和平而战》,可惜的是刚刚写完,还没有来得及给电影制片厂寄去拍摄,在一次战斗中就被敌机炸得一字无存。


            6楼2008-07-28 14:10
            回复
              1953年,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他回北京被分配到“八一”电影制片厂,从事编导工作。他曾多次到xingjiang、xingzang等地深入生活,写了《昆仑山》、《冈底斯山》、《喜马拉雅山》、《帕米尔高原历险记》等描写祖国西部高山峻岭的游记散文;拍摄了《在帕为尔高原》、《勾格尔王》等反映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风土人情和文物古迹的艺术纪录片,得到读者和观众的欢迎,受到国家的奖励。1959年他调到哈尔滨市话剧院,任编剧,创作了话剧《黄继光》、《雷锋》、《印度来的情人》、《赫哲人的婚礼》,歌剧《映山红》、《人民的儿子——焦裕禄》,电影文学剧本《冰山上的来客》。20多年来,他积极深入生活,创作了很多优秀作品,在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史上留下了自己光辉的一页。


              7楼2008-07-28 14:5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