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德祖吧 关注:2贴子:28
  • 4回复贴,共1

从曹植的《与杨德祖书》看曹植的文学及政治素养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楼喂度娘,谢不吞之恩


1楼2016-04-30 20:43回复
    与杨德祖书
    (魏)曹植
    植曰:数日不见,思子为劳,想同之也。
      仆少好为文章,迄至于今,二十有五年矣,然今世作者,可略而言也。昔仲宣独步于汉南,孔璋鹰扬于河朔,伟长擅名于青土,公干振藻于海隅,德琏发迹于大魏,足下高视于上京。当此之时,人人自谓握灵蛇之珠,家家自谓包荆山之玉,吾王于是设天网以该之,顿八紘以掩之,今尽集兹国矣 。然此数子犹复不能飞鶱绝迹,一举千里。以孔璋之才,不闲于辞赋,而多自谓能与司马长卿同风,譬画虎不成反为狗也,前书嘲之,反作论盛道仆赞其文。夫钟期不失听,于今称之,吾亦不能妄叹者,畏后世之嗤余也。
      世人之著述,不能无病,仆常好人讥弹其文,有不善者,应时改定。昔丁敬礼常作小文,使仆润饰之,仆自以才不过若人,辞不为也。敬礼谓仆,卿何疑难,文之佳恶,吾自得之,后世谁相知定吾文者邪?吾常叹此达言,以为美谈。昔尼父之文辞,与人流通,至于制《春秋》,游夏之徒乃不能措一辞。过此而言不病者,吾未之见也。
      盖有南威之容,乃可以论于淑媛,有龙渊之利,乃可以议于断割,刘季绪才不能逮于作者,而好诋诃文章,掎摭利病。昔田巴毁五帝,罪三王,訾五霸于稷下,一旦而服千人,鲁连一说,使终身杜口。刘生之辩,未若田氏,今之仲连,求之不难,可无息乎?人各有好尚兰荪蕙之芳众人所好而海畔有遂臭之夫咸池六茎之发众人所同乐而墨翟有非之论岂可同哉!
      今往仆少小所著辞赋一通相与,夫街谈巷说,必有可采,击辕之歌有应风雅,匹夫之思,未易轻弃也。辞赋小道,固未足以揄扬大义,彰示来世也。昔扬子云先朝执戟之臣耳,犹称壮夫不为也。吾虽德薄,位为藩侯,犹庶几戮力上国,流惠下民,建永世之业,流金石之功,岂徒以翰墨为勋绩,辞赋为君子哉!若吾志未果,吾道不行,则将采庶官之实录,辩时俗之得失,定仁义之衷,而一家之言,虽未能藏之于名山,将以传之同好,非要之皓首,岂今日之论乎?其言之不惭,恃惠子之知我也。
      明早相迎,书不尽怀,植白。


    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6-04-30 21:03
    回复
      不该谢度娘,度娘太嚣张,我的楼啊!【痛心疾首】


      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6-04-30 21:04
      回复
        翻译来自百度:
        曹植敬白:德祖兄,几天不见,非常想念你,估计你也是吧。
        我从小喜欢写文章,到今天为止,已经有二十五年了。从前王粲在汉南首屈一指,陈琳在河朔独占鳌头,徐干在青土名列前茅,刘祯在海边最是出色,应玚在 此地发迹,而你在上京极负盛名。此时,他们人人都觉得掌握了学问的本质,文章的真谛。我们大王于是设置天网来网罗他们,用天下来聚集他们,如今全都聚集到 魏国了。以徐干的才能,不擅长辞赋,却经常说能达到和司马相如一样的风格,就像画虎不成反类犬了。我从前写文章嘲讽他,他反而大肆宣扬说我那是称赞他的文 章。我也不能妄自感叹的原因,是害怕后人耻笑我。
        世人的著述,不能没有一点儿毛病。我也喜欢被人指点批评自己的文章,有不好的地方,立即就改正。从前丁敬礼经常写些小文章,让我来润色,我自认为才 能比不上他,就推辞了。丁敬礼对我说:“你担心什么呢,文章的好坏,我一个人承担,后世的人谁知道给我润色的人是哪个?”我经常感叹这句很富哲理的话,认 为这是美谈。从前孔子的文辞,人们可以和他交流,到他编纂《春秋》的时候,连子游子夏这样的人竟然都不能改动一句话。除了这些文章,其他没有毛病的文章我 还没有见过。
        可能只有拥有像南威那样的美貌,才可以谈论什么是淑媛;具备龙泉剑那样的锋利,才可以谈论如何割断东西。刘季绪的才能比不上别人,但是喜欢挑剔人家 的文章,指摘人家的缺点。从前田巴诋毁五帝,蔑视三王,一下子就能让一千人心悦诚服,但是遭到鲁仲连的一通反驳,便终身闭口不再说话。刘修的辩才,还不如 田巴,如今像鲁仲连那样的人,也不难找到,(一般人)可不能逞能!人们各有喜好,像兰、茞(古书上的一种香草)、荪(古书上的一种香草)、蕙(兰花的一 种)的芬芳,是众人喜欢闻的,但是海边上有喜欢追着臭味跑的人;《咸池》(黄帝所作)、《六茎》(颛顼所作)的音乐,是众人都喜欢听的,但是墨翟却有指责 它们的议论,怎么能一样看待呢!
        如今将我年少时所写的辞赋全部送给你。辞赋是小技艺,本来就不足以用来宣扬大道理,垂范后世。我虽然没什么德行,但是作为王侯,还是应当尽力报效国 家,造福百姓,建立永世的基业,留下不可磨灭的功绩,难道只以空洞的文章来建立功勋,用辞赋来追求成为君子吗?如果我的志向没有成功,我的方法没有被推 行,我就将采集人们的言论,辨别时事的成败得失,评定仁义的本质,成就自成一家的学说。即使不能把文章藏在名山,也要把它们传给有同样志趣的人。我要坚持 到白头,哪里是今天说了就算了呢?我大言不惭,是因为我知道您懂得我的心意。
        明天早晨我去迎接你,信上就不一一叙述了。曹植书。


        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6-04-30 21:05
        回复
          这篇文章,从第二段开始阐述曹植对于当时极负盛名的文人的看法:有名无实的太多,甚至有人能将他人的批评误当成赞扬。故而曹植不敢高估了自己,接下了别人的赞誉,名不副实会让后世耻笑。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6-05-02 16:4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