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腔共鸣吧 关注:86贴子:114
  • 4回复贴,共1

【如何】练嗓 ——胸腔共鸣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度娘


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16-05-04 18:40回复
    1、共鸣腔与共鸣共鸣腔:包括胸腔、喉腔、咽腔、口腔、鼻腔等。
    共鸣:发声时,我们的声音通过我们体内的各个共鸣腔体,引起共振,这就是共鸣。
    根据声音特色和声区划分,分别有头腔共鸣、口腔共鸣和胸腔共鸣。
    共鸣能起到美化声音、扩音的作用,它是任何一个优秀的演说家、歌唱家都需具备的基本功!


    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16-05-04 18:41
    回复
      2、腹式呼吸发声法:胸腔共鸣的基础
      第一步:尽量呼出所有空气,使得腹部自动收缩——这是横膈膜持续用力主动上升顶压肺部引起的,不需要腹肌用力,腹肌应自然放松)。
      第二步:快速地轻度深吸气,吸气不要太深,吸到腹部稍鼓胀即可——先是横膈膜突然松弛并自动下降,肺部因不再受顶压而恢复到原体积,同时让体外空气通过口、鼻迅速进入肺部;紧接着,横膈膜稍用力主动下降压迫其下方的内脏,使得腹部被迫鼓胀。不需要腹肌用力,腹肌应自然放松。注意,腹部稍鼓胀即可,鼓胀幅度不可太大,否则容易导致喉部紧张并影响到共鸣的效果。


      来自iPhone客户端3楼2016-05-04 18:42
      回复
        第三步:出气发声,该过程中,要使腹部持续地轻度鼓胀,喉部肌肉尽量松弛,让胸腔、喉部明显地振动。由于横膈膜持续用力主动上升顶压肺部,横膈膜下方的内脏因不再受压迫而逐渐恢复到原位置,导致腹部逐渐自动收缩——为了维持腹部持续地轻度鼓胀,需要借助吸气肌与呼气肌之间的轻度相持抗衡,从而延缓腹部收缩的速度,维持呼出气流的稳定。(注:呼气肌和呼气肌是参与对横膈膜、胸廓的控制的肌肉)
        出气发声过程中,在适当的时机(如说话停顿时)要及时吸气,以补充肺部气量的不足,不要等到快没气了才吸气,否则会导致底气不足,难以维持声音的洪亮、稳定。
        “声靠气控”:发声过程中,声音的轻重、高低、抑扬顿挫等变化,主要由呼吸肌灵活有力的相持抗衡运动来控制横膈膜并进而控制呼出的气流来调控,而不是由喉部控制,实际上喉部肌肉应尽量松弛。


        来自iPhone客户端4楼2016-05-04 18:43
        回复
          我们平时生活中出气发声采用的是自然式呼吸,这种呼吸是无意识的、本能的,吸气吸得较少、较浅,出气发声很随意,一次呼吸只有3到5秒钟,声音不洪亮、没底气。
          (提示:腹式呼吸法可以在上课时、走路时、睡觉时、吃饭时、卧床时、说话时等几乎任何时候练习。最好能形成平常呼吸的习惯)


          来自iPhone客户端5楼2016-05-04 18:4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