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丘摘月山吧 关注:11贴子:202
  • 4回复贴,共1

摘药山资料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摘药山,位于山东省安丘市西南部的柘山镇境内,海拔496米,古名“择药山”。相传因著名思想家、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曾在此山采药炼丹而得名。当地百姓俗称“老子爷山”;此山遍生珍稀树种“柘树”而又名“柘山”;后人形容山高而又名为“摘月山”;据史书记载,又名“高望山”、“望海山”,鸡鸣时东望海日,波若浮金。据立于明天启丁卯年的碑文记述:“此山俗名摘药,正名宜称柘岳,柘,字出汉书,颜师古所证其来久远,特辟居……道士赵守鸾赵守凤同胞兄弟,捐力修复,诸殿焕然,殿前悬门建阁,伟壮可观,自有山场以来未有盛如今日者。”在晴朗的天气,日出前你若登上顶峰的“观日台”或“望海亭,极目东眺,便只见海天一体,一片无垠。随着一个大火球从海底天边跃出的一霎那,但见红光遮住大半个天,随之金光碧波,闪光耀眼。
山上主要建筑物有:供奉老子的老子庙、玉皇殿、天仙圣母殿、十王殿(供奉古代十大药王)、仙家庙、千手观音菩萨庙、三官庙、太平阁、老君台、观日台、望海亭、青云观、周姑庵、钟楼等。从明代嘉靖年间至清宣统年间,都有较大规模的重修。除玉皇殿、圣母殿、太平阁保存较完好外,其余建筑仅存遗址。
从玉皇殿和“玉皇阁碑记”考证,建筑时间约在明朝初期,距今已600多年。其建筑艺术风格,凝结着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所有建筑物均是石头结构,石墙、石门、石窗、石房顶,现仅存石门柱、石窗框。石灰、优质土、沙加适量食盐混合浆泥封顶。主要建筑石材来源于山顶西南方的山半腰,有竹叶青石、紫竹花石、玄武石、石灰石等。山上遍布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火山岩,据有关专家考证,此山在几亿万年前可能是一个火山口。山顶面积约2000平方米,两道石砌围墙,内为庙宇院墙,外为山顶围墙。
现存较为完整的玉皇殿,所用石料考究,建筑精奇独特,用于砌墙的石条都经过雕凿加工,长一般在1米左右,厚30至50厘米不等。弓形屋顶,弓形门窗,其文化内涵丰富,艺术特色(上圆下方)充分体现着天地人合一的道家观点(天圆地方)。顶部西南角登上老子庙的阶梯处,有一块大石下垂20多厘米,显得很不雅观,极不整齐匀称,而且还给人以不安全感。就是这一块石头,不但突出了独具匠心的画龙点睛之妙笔,而且还留下了一个个动人的美丽传说。有的说是老子一脚踏泰山、一脚踏摘药山的“踏山石”,有的说是女娲炼石补天的“补天石”,更多的则说是“鲁班石”。
古齐国长城从太平山进入安丘境内,摘药山更是边陲要塞。从现存的长城遗址可以看出山顶设有东门、西门两道关口,以及烽火台、滚雷石、驻军营盘等,城墙遗址最高处达5米。西望与齐长城要隘穆陵关遥相呼应,其重要的地理位置显而易见。当年唐赛儿所属一支部队在攻打安丘城前,曾在此山驻扎;洪秀全起义军在攻打天津时,曾在此山驻扎休整;郭子仪征剿叛贼安禄山时也曾在此山驻兵;建国前后,我人民解放军某部也曾在此驻扎一个班达10年之久,成为监视反动敌特破坏活动的一个重要瞭望哨和指挥所。
山不在高,在于险、奇、美。摘药山不但因老子和建于玉皇殿之上的老子庙而著称,更因其朴实壮观的自然秀色、人文景观、生态灵气和一个个美丽的传说而闻名。诸如:老子爷的传说、先有老子后有天的传说、孔子拜见老子的传说、杜仲仙的传说、紫草仙的传说、人参娃的传说、千手观音菩萨的传说、十大名医的传说、神道李半仙的传说、鲁班石的传说、周姑庵的传说、铁拐李与摘药山百草的传说等等,无不与摘药山有关。
每年农历的2月15日(老子的生日)和3月15日(摘药山庙会),其时方圆几百里的善男信女和游客们云涌而至。燃纸焚香,祭拜老子爷,场面热烈壮观,摩肩接踵,欢声笑语,恰似一幅太平盛世图。


IP属地:山东1楼2016-05-07 22:08回复
    摘药山顶原有近百间古建筑群和历代碑碣,主要建筑物有:供奉老子的"老子庙"(太清宫)、玉皇殿(金阙云宫)、碧霞祠(天仙圣母宫)、十王殿、千手观音菩萨庙、三官庙、仙家庙、太平阁、老君台、观日台、望海亭等。从玉皇殿和残存碑文"玉皇阁碑记"考证,建筑时间应在明代中期,距今已600多年。其建筑艺术风格,凝聚着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所有建筑物均是石头结构,石墙、石门、石窗,顶部为石头发碹,石灰、优质土、沙加适量盐合浆泥封顶。山顶面积约2000平方米,周边砌有石头围墙。主体建筑材料来源于山顶西南方的山半腰200米处。有紫竹花石、玄武石、石灰石等。从明代嘉靖年间至清宣统年,都有无具规模的重修,现除玉皇庙、圣母殿、太平阁较有轮廓外,其余大部建筑物仅存遗址。文革"破四旧"遭到毁灭性破坏,石碑也多已破碎。 建筑虽已废弃,但主建筑玉皇殿山门、庙宇基础等遗迹尚存,是安丘保留最为完整的古代道观。玉皇殿为正殿,全部用块石砌筑、拱顶结构、上下两层,一门两窗,圆拱式门口,门上石匾四字:"金阙云宫"。阁之上层奉祀老子,下层供奉玉皇大帝,道是"先有老子,后有天",故而如此。在古今寺庙建筑史上,这种风格极为稀有。
    摘药山还是古代齐鲁两国边陲要塞。齐长城从太平山进入安丘境地,经此山向城顶山绵延而去。从现存的长城遗址可清辨出在山顶设有东门、西门两道关口,以及风火台、瞭望口、滚雷石、驻军营盘等。西望与齐长城要关穆陵关之遥相呼应,其重要的地理位置显而易见。相传唐代名将郭子仪征剿叛贼安禄山时,也在此安营扎寨。当年白莲教头唐赛儿所属一个队伍在攻打安丘前,曾在此山驻扎。洪秀全主力部队由南向北攻打天津时,曾在此歇马。


    IP属地:山东3楼2016-05-07 22:12
    回复
      嘉庆《莒州志.山川》中记载:
      “高柘山城北一百六十里,一名“巨平”,一名“摘药”。相传老子采药于此,鸡鸣时东望,海中出日光若浮金。山半有脊一道,蜿蜒如龙。山顶有老子庙,山西有老子庄。按《史记》,老子末孙解为胶西王太傅,因家于齐。今有老子庄,庄皆李姓,或其遗裔未可知耳。东下有召忽坟,西北有擂鼓山,正西有浮眉山。
      壶山城北一百六十里,《汉书》云“灵门有壶山”,即此。峪有华家亭,魏豫章太守华歆故里。西为太平岗,转而东,四山环之。有泛米山、九山。��


      IP属地:山东4楼2016-09-21 09:05
      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8-04-24 22:19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