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被张居正召见,游七方才意识到,自己想要让那老管家有苦说不出的那点小算计,只怕全都让汪孚林知道了,心里又羞又气,偏偏还半点都不敢表现出来。尽管汪孚林没有在人前点破他的这点伎俩,张居正也并不知情,可这小子是直接借沈懋学之口给自己塞了这么一个推都推不开的大麻烦,但他却没办法感到庆幸,只有深深的屈辱感。
“谭家的事情,汪世卿实在是太会算计,直接把买下的那个铺子和田庄契书都送了过来,显然明摆着让我不要忘了来日照应谭家儿郎。”
嘴里说得不客气,但张居正面上却带着几分笑容,手中还有刚刚张敬修才送过来的厚厚一摞纸——汪孚林交的“功课”。略读过一遍之后,他完全了解到了汪孚林那广东巡按御史任上的所作所为,满意之余,对于汪孚林帮谭家的那点“私心”也就生不出什么恶感来。
毕竟,谭家后继无人,汪孚林此时帮一把,日后也未必见得有多少回报!
“这铺子和田庄就交给你了,找稳妥的人经营。来日等谭家老大起复之后,再还给他们。至于银子,汪世卿打算要回来,就让他自己找谭家,要是他不打算要,纯当送给谭家,那也随便他,反正又不是我的钱!”
张居正少有地用这样戏谑的口气说话,游七简直觉得自己的耳朵是不是出了问题。尽管心中再不情愿,可他却万万不敢违逆张居正的意思,只能喏喏应下,可等到告退之后,恨得咬牙切齿的他回到自己房里就忍不住随手砸了个木质摆件,等回过神来,想到明日就是廷推,他不禁冷笑了起来。
汪孚林身为御史,与其伯父汪道昆一样,都是要参加廷推的,倒要看看这两人推谁任兵部尚书!
想归这么想,游七的心中到底不痛快。他佯装找人接管谭家产业,离开张府之后,他就径直来到了往日常来常往的外室胡氏的住所。他毕竟是张家的家奴,知道张居正平日不过问家中事情,他把人放在外头还不要紧,可若一旦领回家去,张居正一定会大发雷霆。更何况,家里的黄脸婆哪里容得下他外头藏着的******?所以,他竟是在外头藏着两房外室。
最最重要的是,游七深知自己在张家只不过是个家奴,凡事得赔小心,膝盖和脊背说弯就得弯,也只有在小意伺候的外室面前,他才能找到翻身做主的感觉。此时此刻,他在婉转承欢的胡氏身上一泄如注,直到听见胡氏娇声叫着七爷,这才回过神来。
“怎么,又看中了什么好东西,要爷给你买?”
“七爷,奴家是那么眼皮子浅的人吗?”冯氏犹如八爪章鱼似的死死缠在了游七身上,一只手不动声色地顺着他的小腹往下探去,柔荑轻轻抚揉着那最敏感的地方,直到游七发出了嘶的一声,显然又来了某种兴致,她方才低声说道,“奴家只是看着七爷心情不好,这才卖力伺候。”
“你说对了,七爷今天确实不高兴!”
游七的脸色一下子狰狞了起来,突然一个翻身将胡氏压在身下,随手抓起旁边高几上的一瓶药往嘴里一倒,不多时就只感觉某处又硬了,竟是毫不怜惜地挞伐了起来。即便胡氏出身妓子,从小就被鸨母教导,渐渐也有些吃不消。可她知道游七的性子,再加上想到那刚刚收到手的一百两银子,又是好一阵心热,连忙打足了精神迎合。
这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足足又是好一阵子********,这才最终云收雨散。虽说瘫软得一团泥似的,但胡氏好歹还知道自己不过是个以色侍人的外室,软磨硬泡哄着游七把心头恼火的那件事给说了出来,她一听登时又惊又喜。
哪有这么巧的事,正想哄着游七对付那汪孚林呢,竟然游七已经对人恨之入骨了!
虽说心头喜悦,但胡氏深知自己收银子这事万万不能让游七知道,当即自是顺着游七的口气痛骂了一番汪孚林。等到眼看游七似乎进入了某种情绪当中,她这才非常小心地试探道:“要说七爷您可是相爷身边最得力的人,这满朝的大人们不少都和您称兄道弟,难道让他们拿掉一个汪孚林还不容易?”
“头发长见识短,你懂什么!这要是汪孚林不得相爷的心意,我当然可以往他头上扣屎盆子,可偏偏这小子最懂得怎么在相爷面前讨好卖乖,我哪好动他?不过好在他伯父如今没有谭纶可以撑腰了,内阁三辅张四维也对他恨之入骨,他的好日子也未必有几天!”
“可这不是还得水磨工夫吗?”胡氏口中这么说,见游七果然皱了皱眉,她这才终于拿出了杀手锏,“王尚书和张阁老都是城府很深的人,未必就肯直接对付这个汪孚林,可朝中总还有别人肯干吧?说一句不好听的,就因为汪孚林是挺得相爷看重的人,如果能把他拉下马,那肯定也是一件很涨名声的事情……”
游七不耐烦地打断道:“涨名声是一回事,能否成功又是一回事。你说谁敢干,谁又能干得成?”
“吏部张尚书行不行?”
听到这短短八个字,游七突然一骨碌爬起身来,目光冰冷地盯着胡氏,一字一句地喝道:“说,这是谁教你的?”
胡氏没想到游七说变脸就变脸,登时面色苍白,好一会儿才勉强挤出一丝笑容道:“七爷这是什么话,我一个妇道人家,哪有人和我说这种事?”
“少糊弄我!”游七眯缝着眼睛,口气异常冷峻,“你要是还想去过那种千人睡万人骑的日子,就给我老老实实说清楚。否则,七爷我把你卖到那最下三滥的私娼馆子去,你该知道那滋味!”
此时此刻,胡氏登时陷入了无穷无尽的后悔之中。她也顾不得身无寸缕,慌忙爬起身来伏跪在床上,哀声说道:“七爷,我说,我说!今天有人送来一百两银子,求我在七爷面前说个情,把汪孚林赶出都察院……不,赶出京城去,事成之后,他还有重谢……”
啪——
话还没说完,胡氏就挨了重重一巴掌,顿时倒在了床上,半边腮帮子肿起老高。可她连捂脸都不敢,挣扎着爬起身又规规矩矩地跪了,却是丝毫不敢吭声。果然,游七不再动手,却是劈头盖脸一阵痛骂。
等到骂完之后,游七方才冷冷问道:“知不知道那是谁的人?”
“不,不知道……”胡氏见游七登时面露寒光,慌忙使劲回忆,终于想起了一个细节,忙开口说道,“好像是西北那边的口音!”
西北?难道是王崇古又或者张四维?他娘的这些晋党真会耍阴的!明明可以直接和自己说的事,却要通过给钱让一个娘们办事来达成目的,分明是又想成事,又不想沾上半点脏水!
游七看着伏跪在床上的胡氏,沉吟了好一会儿,最终还是决定留下她。毕竟,如果真是张四维王崇古派人与她接触,留着也是一个见证,贸贸然灭口反而给自己惹麻烦。只不过,从胡氏口中透露出来的吏部尚书张瀚这个名字,却让他怦然心动。
跟了张居正这么多年的他怎会不知道,如今这个六部之首号称天官的大佬,一直对没威信耿耿于怀?当然,在此之前,他总得给张瀚先提供一点理由,比如说,他预先让人造点关于汪孚林的传言,当初人可是自己说,绝不去都察院的!
吏部尚书张瀚的宅邸位于京城西城澄清坊头条胡同,就一个吏部尚书的宅邸来说,着实不算大。而且,以六部尚书之首,堂堂天官冢宰的家来说,门口也不够热闹。尽管他看似掌管着铨选的大权,但就因为廷推的时候以末位入选,多年来又是凡事仰张居正鼻息,以至于他这个吏部尚书在六部尚书中从来就不算是强势的。
这一天,当张瀚的轿子照旧从头条胡同抬出去的时候,坐在四人抬大轿中的他便在脑海中不知道第几次转动着一个问题——他的年纪比张居正大那么多,旁人却只将他视作为张居正的附庸。南北两京那么多京官的职司,他这个吏部尚书能够做主的又有几个?位卑权重的科道言官,他能影响的又有几人?
他是这辈子做个犹如提线木偶一般的吏部尚书就知足了?
“到底还是当年没把握住机会……”
张瀚在心里叹了一口气,想到了嘉靖十四年自己金榜题名,高中二甲进士的情景。那一年四月的馆选,三十出头的嘉靖皇帝亲自莅临文华殿出题选拔,可他却偏偏没能通过。那一届的庶吉士中,最终出过一位很有名,任期却很短的阁老,那就是敢和高拱打架的赵贞吉,余者多数都在严嵩的排挤下郁郁不得志。而与庶吉士失之交臂的他,又因为从来没有一天进过翰林院,也只能把一部尚书当成目标。
大明朝的内阁制度远远比六部来得晚,起自于做不到太祖朱元璋那么勤政的明成祖朱棣,最初只不过是一个秘书机构,历经洪熙和宣德两朝,这才渐渐真正制度化,甚至有了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的规矩。
在大多数情况下,内阁和六部是两套晋升体系。前者更多时候都是直接从翰林院起家,历经庶吉士、编修、詹事府,成为天子身边的讲读官,然后再一举入阁。而后者则往往从外放县令开始起步,历经多任封疆大吏,以军功又或者政绩跻身尚书。在嘉靖之前,这种分别尤其突出,除却王文、焦芳、杨一清等寥寥几人,内阁和六部两大体系很少混淆。
但到了嘉靖年间,随着桂萼、夏言这些不是庶吉士出身,却可以放到翰林院去镀镀金,然后简拔入阁的官员不断涌现,原有的内阁壁垒也就被打破得差不多了。可是,张瀚毕竟已经是吏部尚书了,怎也不可能去翰林院再挂个掌院学士,张居正也不会容许。再加上一想到如今内阁张居正以下还有吕调阳和张四维两人,他哪怕入阁也要屈居最后,还不如这个如同张居正算盘珠子点拨一下才能动的吏部尚书,他那热炭团的心思就冷了下来。
“可要立威立信,又从何而来?”
啪——
“什么人!”
轿子中正在沉思的张瀚一下子被惊醒了过来,听到外间护卫和轿夫们嚷嚷声一片,他一下子拧紧眉头,心想莫非有人行刺,可紧跟着就自嘲地笑了。满京城那么多达官显贵,他这个吏部尚书看着尊贵,其实能排老几,怎会有人不长眼睛到来行刺他?果然,一阵纷乱过后,轿帘外就传来了一个声音。
“老爷,有人支使乞丐拦路投书。”
张瀚只觉得事情更加诡异,当即打起轿帘,见外间一个随从毕恭毕敬地捧着一封书信,不远处还跪着个战战兢兢的乞丐,他就接了在手,却没有立刻看,而是吩咐道:“放了那乞丐,继续走。”
等到轿子复又起行,张瀚在轿子中撕开信封拿出那一张薄薄的信笺,看清楚内中寥寥两行字时,他登时愣住了。
君若想养望立威,都察院监察御史汪孚林,可为试刀石!
这是谁主使的?怎会以为他看了这封信后,就会去对付汪孚林?简直痴心妄想,异想天开!
张瀚烦躁地将信笺揉成一团,正要恨恨扔了,他的动作却渐渐慢了下来。立威立信,总要找准一个合适的人选。等闲那些张居正的心腹,即便他是吏部尚书,也不敢去招惹,但汪孚林不同。汪孚林以新进士破格授巡按御史,如今回京又留在都察院,林林总总多有不合规矩的地方,他可以名正言顺地把人挪一个位子。而且,这几日流言沸沸扬扬,全都是拿着汪孚林当初的誓言说事,这确实是一个机会。
只要能够成功,他这个吏部尚书确实能够给人一种强硬的印象。
至于得罪人,没了谭纶的汪道昆又有何惧?而汪孚林在外头即便能够风光八面,在京城却不过小人物而已。
要紧的是说辞,一个能够让张居正接受的理由。还有,就是这封信背后隐藏着的人,不将其一并拉下水,他就算此番功成,也不过是他人手中的一把刀子,货真价实地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做嫁衣裳!既如此,别人投石问路,他也堂堂正正去投石问路好了!
PS:第二更(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com)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qidian.com阅读。)
【本文字由 @破晓更新组 提供】
“谭家的事情,汪世卿实在是太会算计,直接把买下的那个铺子和田庄契书都送了过来,显然明摆着让我不要忘了来日照应谭家儿郎。”
嘴里说得不客气,但张居正面上却带着几分笑容,手中还有刚刚张敬修才送过来的厚厚一摞纸——汪孚林交的“功课”。略读过一遍之后,他完全了解到了汪孚林那广东巡按御史任上的所作所为,满意之余,对于汪孚林帮谭家的那点“私心”也就生不出什么恶感来。
毕竟,谭家后继无人,汪孚林此时帮一把,日后也未必见得有多少回报!
“这铺子和田庄就交给你了,找稳妥的人经营。来日等谭家老大起复之后,再还给他们。至于银子,汪世卿打算要回来,就让他自己找谭家,要是他不打算要,纯当送给谭家,那也随便他,反正又不是我的钱!”
张居正少有地用这样戏谑的口气说话,游七简直觉得自己的耳朵是不是出了问题。尽管心中再不情愿,可他却万万不敢违逆张居正的意思,只能喏喏应下,可等到告退之后,恨得咬牙切齿的他回到自己房里就忍不住随手砸了个木质摆件,等回过神来,想到明日就是廷推,他不禁冷笑了起来。
汪孚林身为御史,与其伯父汪道昆一样,都是要参加廷推的,倒要看看这两人推谁任兵部尚书!
想归这么想,游七的心中到底不痛快。他佯装找人接管谭家产业,离开张府之后,他就径直来到了往日常来常往的外室胡氏的住所。他毕竟是张家的家奴,知道张居正平日不过问家中事情,他把人放在外头还不要紧,可若一旦领回家去,张居正一定会大发雷霆。更何况,家里的黄脸婆哪里容得下他外头藏着的******?所以,他竟是在外头藏着两房外室。
最最重要的是,游七深知自己在张家只不过是个家奴,凡事得赔小心,膝盖和脊背说弯就得弯,也只有在小意伺候的外室面前,他才能找到翻身做主的感觉。此时此刻,他在婉转承欢的胡氏身上一泄如注,直到听见胡氏娇声叫着七爷,这才回过神来。
“怎么,又看中了什么好东西,要爷给你买?”
“七爷,奴家是那么眼皮子浅的人吗?”冯氏犹如八爪章鱼似的死死缠在了游七身上,一只手不动声色地顺着他的小腹往下探去,柔荑轻轻抚揉着那最敏感的地方,直到游七发出了嘶的一声,显然又来了某种兴致,她方才低声说道,“奴家只是看着七爷心情不好,这才卖力伺候。”
“你说对了,七爷今天确实不高兴!”
游七的脸色一下子狰狞了起来,突然一个翻身将胡氏压在身下,随手抓起旁边高几上的一瓶药往嘴里一倒,不多时就只感觉某处又硬了,竟是毫不怜惜地挞伐了起来。即便胡氏出身妓子,从小就被鸨母教导,渐渐也有些吃不消。可她知道游七的性子,再加上想到那刚刚收到手的一百两银子,又是好一阵心热,连忙打足了精神迎合。
这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足足又是好一阵子********,这才最终云收雨散。虽说瘫软得一团泥似的,但胡氏好歹还知道自己不过是个以色侍人的外室,软磨硬泡哄着游七把心头恼火的那件事给说了出来,她一听登时又惊又喜。
哪有这么巧的事,正想哄着游七对付那汪孚林呢,竟然游七已经对人恨之入骨了!
虽说心头喜悦,但胡氏深知自己收银子这事万万不能让游七知道,当即自是顺着游七的口气痛骂了一番汪孚林。等到眼看游七似乎进入了某种情绪当中,她这才非常小心地试探道:“要说七爷您可是相爷身边最得力的人,这满朝的大人们不少都和您称兄道弟,难道让他们拿掉一个汪孚林还不容易?”
“头发长见识短,你懂什么!这要是汪孚林不得相爷的心意,我当然可以往他头上扣屎盆子,可偏偏这小子最懂得怎么在相爷面前讨好卖乖,我哪好动他?不过好在他伯父如今没有谭纶可以撑腰了,内阁三辅张四维也对他恨之入骨,他的好日子也未必有几天!”
“可这不是还得水磨工夫吗?”胡氏口中这么说,见游七果然皱了皱眉,她这才终于拿出了杀手锏,“王尚书和张阁老都是城府很深的人,未必就肯直接对付这个汪孚林,可朝中总还有别人肯干吧?说一句不好听的,就因为汪孚林是挺得相爷看重的人,如果能把他拉下马,那肯定也是一件很涨名声的事情……”
游七不耐烦地打断道:“涨名声是一回事,能否成功又是一回事。你说谁敢干,谁又能干得成?”
“吏部张尚书行不行?”
听到这短短八个字,游七突然一骨碌爬起身来,目光冰冷地盯着胡氏,一字一句地喝道:“说,这是谁教你的?”
胡氏没想到游七说变脸就变脸,登时面色苍白,好一会儿才勉强挤出一丝笑容道:“七爷这是什么话,我一个妇道人家,哪有人和我说这种事?”
“少糊弄我!”游七眯缝着眼睛,口气异常冷峻,“你要是还想去过那种千人睡万人骑的日子,就给我老老实实说清楚。否则,七爷我把你卖到那最下三滥的私娼馆子去,你该知道那滋味!”
此时此刻,胡氏登时陷入了无穷无尽的后悔之中。她也顾不得身无寸缕,慌忙爬起身来伏跪在床上,哀声说道:“七爷,我说,我说!今天有人送来一百两银子,求我在七爷面前说个情,把汪孚林赶出都察院……不,赶出京城去,事成之后,他还有重谢……”
啪——
话还没说完,胡氏就挨了重重一巴掌,顿时倒在了床上,半边腮帮子肿起老高。可她连捂脸都不敢,挣扎着爬起身又规规矩矩地跪了,却是丝毫不敢吭声。果然,游七不再动手,却是劈头盖脸一阵痛骂。
等到骂完之后,游七方才冷冷问道:“知不知道那是谁的人?”
“不,不知道……”胡氏见游七登时面露寒光,慌忙使劲回忆,终于想起了一个细节,忙开口说道,“好像是西北那边的口音!”
西北?难道是王崇古又或者张四维?他娘的这些晋党真会耍阴的!明明可以直接和自己说的事,却要通过给钱让一个娘们办事来达成目的,分明是又想成事,又不想沾上半点脏水!
游七看着伏跪在床上的胡氏,沉吟了好一会儿,最终还是决定留下她。毕竟,如果真是张四维王崇古派人与她接触,留着也是一个见证,贸贸然灭口反而给自己惹麻烦。只不过,从胡氏口中透露出来的吏部尚书张瀚这个名字,却让他怦然心动。
跟了张居正这么多年的他怎会不知道,如今这个六部之首号称天官的大佬,一直对没威信耿耿于怀?当然,在此之前,他总得给张瀚先提供一点理由,比如说,他预先让人造点关于汪孚林的传言,当初人可是自己说,绝不去都察院的!
吏部尚书张瀚的宅邸位于京城西城澄清坊头条胡同,就一个吏部尚书的宅邸来说,着实不算大。而且,以六部尚书之首,堂堂天官冢宰的家来说,门口也不够热闹。尽管他看似掌管着铨选的大权,但就因为廷推的时候以末位入选,多年来又是凡事仰张居正鼻息,以至于他这个吏部尚书在六部尚书中从来就不算是强势的。
这一天,当张瀚的轿子照旧从头条胡同抬出去的时候,坐在四人抬大轿中的他便在脑海中不知道第几次转动着一个问题——他的年纪比张居正大那么多,旁人却只将他视作为张居正的附庸。南北两京那么多京官的职司,他这个吏部尚书能够做主的又有几个?位卑权重的科道言官,他能影响的又有几人?
他是这辈子做个犹如提线木偶一般的吏部尚书就知足了?
“到底还是当年没把握住机会……”
张瀚在心里叹了一口气,想到了嘉靖十四年自己金榜题名,高中二甲进士的情景。那一年四月的馆选,三十出头的嘉靖皇帝亲自莅临文华殿出题选拔,可他却偏偏没能通过。那一届的庶吉士中,最终出过一位很有名,任期却很短的阁老,那就是敢和高拱打架的赵贞吉,余者多数都在严嵩的排挤下郁郁不得志。而与庶吉士失之交臂的他,又因为从来没有一天进过翰林院,也只能把一部尚书当成目标。
大明朝的内阁制度远远比六部来得晚,起自于做不到太祖朱元璋那么勤政的明成祖朱棣,最初只不过是一个秘书机构,历经洪熙和宣德两朝,这才渐渐真正制度化,甚至有了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的规矩。
在大多数情况下,内阁和六部是两套晋升体系。前者更多时候都是直接从翰林院起家,历经庶吉士、编修、詹事府,成为天子身边的讲读官,然后再一举入阁。而后者则往往从外放县令开始起步,历经多任封疆大吏,以军功又或者政绩跻身尚书。在嘉靖之前,这种分别尤其突出,除却王文、焦芳、杨一清等寥寥几人,内阁和六部两大体系很少混淆。
但到了嘉靖年间,随着桂萼、夏言这些不是庶吉士出身,却可以放到翰林院去镀镀金,然后简拔入阁的官员不断涌现,原有的内阁壁垒也就被打破得差不多了。可是,张瀚毕竟已经是吏部尚书了,怎也不可能去翰林院再挂个掌院学士,张居正也不会容许。再加上一想到如今内阁张居正以下还有吕调阳和张四维两人,他哪怕入阁也要屈居最后,还不如这个如同张居正算盘珠子点拨一下才能动的吏部尚书,他那热炭团的心思就冷了下来。
“可要立威立信,又从何而来?”
啪——
“什么人!”
轿子中正在沉思的张瀚一下子被惊醒了过来,听到外间护卫和轿夫们嚷嚷声一片,他一下子拧紧眉头,心想莫非有人行刺,可紧跟着就自嘲地笑了。满京城那么多达官显贵,他这个吏部尚书看着尊贵,其实能排老几,怎会有人不长眼睛到来行刺他?果然,一阵纷乱过后,轿帘外就传来了一个声音。
“老爷,有人支使乞丐拦路投书。”
张瀚只觉得事情更加诡异,当即打起轿帘,见外间一个随从毕恭毕敬地捧着一封书信,不远处还跪着个战战兢兢的乞丐,他就接了在手,却没有立刻看,而是吩咐道:“放了那乞丐,继续走。”
等到轿子复又起行,张瀚在轿子中撕开信封拿出那一张薄薄的信笺,看清楚内中寥寥两行字时,他登时愣住了。
君若想养望立威,都察院监察御史汪孚林,可为试刀石!
这是谁主使的?怎会以为他看了这封信后,就会去对付汪孚林?简直痴心妄想,异想天开!
张瀚烦躁地将信笺揉成一团,正要恨恨扔了,他的动作却渐渐慢了下来。立威立信,总要找准一个合适的人选。等闲那些张居正的心腹,即便他是吏部尚书,也不敢去招惹,但汪孚林不同。汪孚林以新进士破格授巡按御史,如今回京又留在都察院,林林总总多有不合规矩的地方,他可以名正言顺地把人挪一个位子。而且,这几日流言沸沸扬扬,全都是拿着汪孚林当初的誓言说事,这确实是一个机会。
只要能够成功,他这个吏部尚书确实能够给人一种强硬的印象。
至于得罪人,没了谭纶的汪道昆又有何惧?而汪孚林在外头即便能够风光八面,在京城却不过小人物而已。
要紧的是说辞,一个能够让张居正接受的理由。还有,就是这封信背后隐藏着的人,不将其一并拉下水,他就算此番功成,也不过是他人手中的一把刀子,货真价实地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做嫁衣裳!既如此,别人投石问路,他也堂堂正正去投石问路好了!
PS:第二更(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com)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qidian.com阅读。)
【本文字由 @破晓更新组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