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界之门吧 关注:530,002贴子:2,866,038

(转) 中国七大悍匪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罪犯,在没有犯罪前,他和我们一样,是一个普通人。他也曾想,通过自己的勤劳过上好日子、过上幸福的生活,然而,残酷的社会、残酷的现实……
中国第一悍匪——白宝山(绰号:浪漫杀手自由人)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6-05-17 07:58回复
    很难想象,这个中国历史上最强悍的匪徒,在“升满级”之前,竟是一个智商极低、胸无大志的损贼。内裤、床单、衣服、自行车,把偷来的这些“垃圾”变卖,养家糊口。最后一次行窃,因偷农户院内的两斤玉米未遂,被事主发现,结果被判有期徒刑11年。
    在这个神奇的国家,勤劳令他致穷。身为一个有责任感的好父亲,他甚至不能让他的两个孩子吃上一顿肉。所以,他被迫去偷。那么,他为什么,从小偷小摸,发展到杀人如麻呢?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6-05-17 07:59
    收起回复
      白宝山,死了。他的故事,成为了人们茶余饭后的话题。有人说,他曾在香港出现;有人说,他潜逃美国;还有人说,他加入了义军……
      战绩:
      1993年服刑期间,用铁锤将狱友砸死,后将尸体掩埋。
      1994年,用同样的手段,干死另一个狱友。(由于,计划周详,加之心里素质过硬,狱方没有找到他作案的证据和破绽。虽有重大作案嫌疑,但狱方最终不得不按照法律规定,将他刑满释放。)


      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6-05-17 08:03
      回复
        1996年,用铁棍砸死一个武警,抢走步枪一支。
        同年4月7日,在北京装甲兵司令部门前,向一哨兵连开两枪,走人。而后,遭遇6个巡警,双方枪战,干掉3个警察,白哥毫发未伤,成功脱险。事隔15天,也就是4月22日,在八一射击场,枪杀一个武警。
        同年,7月26日,在某师高炮团兵营门前,击毙两名解放军战士,抢走81步枪一支。
        同年,12月6日,在光天化日之下、在人声鼎沸的繁华地段,枪杀一女烟草批发商、枪伤多人,抢现金6万5千元,而后回家睡觉。


        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6-05-17 08:04
        回复
          同年,8月19日,在边疆宾馆门前(又是在光天化日之下、在人声鼎沸的繁华地段),枪杀7人、伤5人,抢得现金140万,而后,返回147团场(也就是杀警察那个地方)。
          战斗数据分析:
          智力☆☆☆☆☆
          体力☆☆☆☆☆
          耐力☆☆☆☆☆(距部队门前仅30米的草丛,潜伏4个多小时纹丝不动,连训练有素的战士都没有发现;在酷热的戈壁滩上、在没有任何水源和食物的情况下,行走20多个小时……)


          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6-05-17 08:05
          回复
            中国第二悍匪——呼兰大侠(此案至今未破,无法确认该人的真实姓名。)


            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6-05-17 08:06
            收起回复
              1986年3月28日夜 黑龙江省呼兰县公检法家属楼
              当晚,有52人惨死家中,均一刀致命。其中,27人为公检法的工作人员,其余25人是其家属(包括老人、妇女和儿童)。凶手,用匕首,在死者家的墙上,留下名号——“呼兰大侠”。
              一个平静的小县城,这起案件的概念和效果,可想而知。县公安局,迅速勘察、封锁现场,并立即向上级通报。
              同年,4月2日,328专案组正式成立,共计672人(其中包括,北京派来的专家组,省厅的骨干力量,以及全国各地的精英)。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6-05-17 08:07
              回复
                呼兰县公安局某退休领导,曾扬言,“别说抓到凶手。谁能提供凶器(那把匕首)的线索,我个人,悬赏10万元!”同年9月26日,这位领导惨死家中。凶手,用匕首,在墙上留下一行字,然后,将匕首扎进墙里,“杨局长,你太令我失望了。这把刀,还是留给你们作纪念吧!”
                从此,呼兰大侠,销声匿迹,弃刀归隐。


                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6-05-17 08:10
                回复
                  中国第三悍匪——田明建(绰号:枪神)
                  1964年9月20日 河南省淮滨县张庄(还有一种说法是息县夏庄)
                  那天,乌云密布,暴风骤雨。一道厉闪划破长空,“咔嚓”一个炸雷——枪神出世。
                  对于农村出身的、毫无关系和背景的穷苦百姓来说,要想出人头地,只有走一条路——参军。


                  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6-05-17 08:13
                  回复
                    双龙奔月:
                    81式步枪,7.62mm钢芯子弹,速度750m/s;54式手枪,同是7.62mm子弹,速度420m/s。
                    左、右手,各拿54式手枪和81式步枪。第一枪,由54式手枪击出;第二枪,由81式步枪击出。第一颗子弹射出,随即,第二颗子弹射出,击中第一颗子弹的尾部,两弹前后串连、先后正中目标。
                    这样一个,技术过硬、事业蒸蒸日上,家庭幸福、婚姻美满的青年军官,为什么会叛兵为匪呢?
                    因为,希望。希望破没,就等于是绝望。人在绝望的时候、在对生命没有任何留恋的时候,什么事都能干得出来。


                    来自Android客户端18楼2016-05-17 08:18
                    回复
                      2、田哥,为人忠厚、正直(不贪污、受贿、同流合污),所以,他与其他军官,尤其是高级军官的关系很紧张。
                      政委张某、参谋长王某、指导员刘某等,借职权之便作梗、给他穿小鞋。就在当天,上级领导警告他,“尽快收拾好行装,准备回家种地!”
                      是的!田哥,已经准备好了。这样的枪法,还用准备什么呢?
                      19日晚,田哥从武器库中取出家伙(81式、54式),并藏在检阅台下。


                      来自Android客户端20楼2016-05-17 08:19
                      回复
                        车行驶至建国门附近,司机耍滑,将车撞到树上,弃车逃命。这种小角色,田哥连看都没看,仅凭直觉,放出一枪,将司机爆头。而后,下车,向迎面来的一辆出租车冲去,司机见状不好,一脚油门。可惜,车速没有子弹快,隔着挡风玻璃,司机被一枪爆头。田哥,又将枪口转向路上的行人……
                        81式步枪,单发、精确点射,在节省子弹的同时,又造成了重大伤亡(确实地说,没有伤,只有亡。)。死难者,包括伊朗大使馆政务秘书尤素福和他的儿子,以及20多个平民百姓。


                        来自Android客户端23楼2016-05-17 08:23
                        回复
                          由于,案发地在使馆区,政治敏感度极高,当局十分重视。警察、武警,甚至特警,陆续赶到现场,与田哥枪战。虽众寡悬殊,但枪案造成交通拥堵,司机纷纷弃车逃命,形成了一个“汽车胡同”,这恰好发挥了田哥的巷战特长。地形适合、弹药充足、活靶子乱串,这对田哥而言,可说是如鱼得水、如虎添翼。
                          当时,一个加拿大记者,将枪战的部分现场实况,转播回国。其中,田哥双枪齐射、单手换弹夹、凌空飞枪等绝技,让电视机前的老外目瞪口呆、舌头伸出多长。至今,这等绝技,国外的特种部队仍在学习和效仿。


                          来自Android客户端24楼2016-05-17 08:23
                          回复
                            中国第四悍匪——凌国梁(绰号:枪魔)
                            枪,分八派,神、圣、仙、侠,为枪派正宗;魔、鬼、灵、妖,则是旁门左道。细分之,无非是正邪两派。
                            正派,内修枪法(枪者的精神世界);邪派,外练枪技(杀人的技术)。论枪法,以田、白二圣为尊,亦是枪法之最高境界!若论枪技,当属枪魔凌国梁,天下无敌。独孤求败,但求一败!然而,凌前辈,虽悟性极高,但根基尚浅,凭个人意志催练枪技,突破魔坷天劫。表面上,威力无穷;实则,为祸至深。
                            闲言少叙,帖归正题。


                            来自Android客户端27楼2016-05-17 08:27
                            回复
                              不可否认,凌先生是个很有思想的人。那天,宣传队在村里播放某宣传片。片中一镜头,展现了外国的城市面貌(从侧面反映了,资本主义国家人民的生活质量。当然了,这不是该片的本意)。凌见此,嚎啕大哭。宣传队的同志问,“他咋地了?”村民答曰,“凌先生,又犯病了。”
                              那么说,“凌先生”这一外号是怎么来的呢?除喝酒外,他还有一大嗜好,就是说书讲古。旧社会,将知识分子称之为“先生”。“凌先生”,由此得名。每当,他在村口说书,都会引来众多村民。


                              来自Android客户端29楼2016-05-17 08:3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