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假姐妹吧 关注:6贴子:3,736
  • 3回复贴,共1


IP属地:广东1楼2016-05-27 20:31回复
    屋檐是中国古代建筑最有特色的部分分类:①庑殿顶(四阿顶):四面斜坡,一条正脊,四条斜脊,四个面都是曲面。最高级别。故宫太和殿。②歇山顶(九脊顶):一条正脊,四条斜脊,四条垂脊。地位仅次于庑殿顶。特点:把庑殿式屋顶两侧面的上半部直立起来,形成悬山式墙面。北京故宫保和殿。③悬山顶:一般建筑。特点:一条正脊,四条垂脊,称挑山或出山。屋檐悬伸在山墙以外。④硬山顶:屋面不悬出山墙之外。用于居住建筑中。⑤攒尖顶:屋面较陡,无正脊,数条垂脊交合于顶部,上面再覆以宝鼎。北京天坛皇穹宇。⑥盝顶:屋面成四角或八角形,顶部在平顶屋顶四周加一圈外檐。⑦单坡:辅助性建筑,常附于建筑侧面。


    IP属地:广东2楼2016-05-27 20:31
    回复


      TOP 7
      三江风雨桥 (SanJiang)
      风雨桥是侗族独有的桥。流行于湖南、湖北、贵州、广西等地。由桥、塔、亭组成。全用木料筑成,桥面铺板,两旁设栏干、长凳,桥顶盖瓦,形成长廊式走道。塔、亭建在石桥墩上,有多层,檐角飞翘,顶有宝葫芦等装饰,被称为世界十大最不可思议桥梁之一。因行人过往能避风雨,故名。风雨桥,都是以杉木为主要建筑材料,整座建筑不用一钉一铆,全系木料凿榫衔接,横穿竖插。棚顶都盖有坚硬严实的瓦片,凡外露的木质表面都涂有防腐桐油,所以这一座座庞大的建筑物,横跨溪河,傲立苍穹,久经风雨,仍然坚不可摧。 这些兴时于汉末至唐代的古建筑,结构严谨,造型独特,极富民族气质。


      TOP 8
      铁索桥 (LuDing)
      泸定铁索桥座落在泸定县城大渡河上,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桥始建于清康熙44年,建于45年(1706年).康熙御笔题写”泸定桥”,并立御碑于桥头.桥长103米,宽3米,13根铁链固定在两岸桥台落井里,9根做低链,4根分两侧作扶手,共有12164个铁环相扣,全桥体重40余吨,两岸桥墩为木结构古建筑,风貌独特,为我国国内独有.自清以来,此桥为四川入藏的重要通道和军事要津.1935年5月29日,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经这里飞夺泸定桥而使该桥闻名中外.泸定铁索桥全长103.67米,宽3米,由桥身、桥台、桥亭三部分组成。


      TOP 9
      五音桥 (DongLing)
      五音桥位于河北东陵顺治帝孝陵神道,此桥两侧装有方解石栏板126块,敲击时能发出叮叮咚咚的悦耳音乐,包罗我国古代声乐中宫、商、角、征、羽五音,所以称此为“五音桥”。敲击时需用木质敲击器,已获得最佳效果。桥全长110.60米、宽9.10米,桥上有石望柱128根,抱鼓石4块,两边安设有方解石栏板126块,每块栏板的形状和大小相同,如果用石块顺着敲击,会发出不同的声音,是一座能发出音响的建筑物。


      TOP 10
      玉带桥 (Beijing)
      玉带桥位于北京颐和园昆明湖长堤上,建于清乾隆年间(公元1736-1795年)。该桥单孔净跨11.38米,矢高约7.5米,全部用玉石琢成,桥面是双反向曲线,组成波形线桥型,配有精制白石栏板,显得格外富丽堂皇。
      玉带桥在西堤六桥中是最令人喜爱的一座。它是西堤上唯一的高拱石桥,是当年乾隆从昆明湖乘船到玉泉山的通道。桥身用汉白玉和青白石砌成。洁白的桥栏望柱上,雕有各式向云中飞翔的仙鹤,雕工精细,形象生动,显示了雕刻工匠们的艺术才能。



      IP属地:广东4楼2016-05-28 07:39
      回复
        中国古桥简史

        周秦时期,梁索浮三种桥型已经具备;两汉时期,以栈桥建设为主;隋唐时期,技术日益成熟,达到飞跃;两宋时期,全面开展,大规模进行;元明清时期,日趋鼎盛,清末发生转折。
        始建于公元605-616年的赵州桥,横跨于赵县洨河之上,是一座大拱两端叠加分流用小拱的敞肩单孔弧形石桥,由28道石拱券纵向并列砌筑而成,其建筑结构之奇特,自古有“奇巧固护,甲于天下”的美称, 1991年,赵州桥被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选定为世界第十二处“国际土木工程历史古迹”。
        它不仅是我国而且也是世界上现存最早、保存最完整的巨大石拱桥,对世界后代的桥梁建筑有着十分深远的影响。在欧洲,最早的敞肩拱桥为法国在亚哥河上修造的安顿尼铁路石拱桥和在卢森堡修造的大石桥,但它比中国的赵州桥已晚了近1100多年。
        中国古代木桥、石桥和铁索桥都长时间保持世界领先水平,在桥梁发展史上曾占据重要地位,为世人所公认。例如,据文献记载,中国早在公元前五十年(汉宣帝甘露四年)就建成了跨度达百米的铁索桥,而欧美直到十七世纪尚未出现铁索桥。
        1665年徐霞客的《铁索桥记》详细描述了1629年在贵州境内建造的一座长约122米的铁索桥。法国传教士于1667年出版了一本《中国奇迹览胜》,书中也介绍了中国铁索桥。世界科技史家英国李约瑟博士指出:这两本书直接启发了西方人建造铁索桥的尝试。
        十八世纪的英国工业革命造就了近代科学技术,也使欧美各国率先进入现代桥梁工业新时代。不幸的是,中国自十三世纪北方少数民族入主中原的元朝起,科技就停滞不前,到十七世纪明朝时已开始落后于西方。清朝政府又奉行闭关自守的愚昧政策,夜郎自大,终于在1840年的鸦片战争中惨败,使中国遭到列强的侵凌,蒙受了百年耻辱。
        回顾旧中国的桥梁,长江是天堑,黄河上的三座桥梁:津浦铁路济南铁路桥,京汉铁路郑州铁路桥和兰州市黄河桥以及上海、天津、广州等大城市中的一些桥梁也无一不是由洋商承建的。我们唯一能引以自豪的是由茅以升先生主持兴建的杭州钱塘江大桥。该桥由他带领一批留学生自行设计和监造,但承包商仍是比利时人。


        IP属地:广东5楼2016-05-28 07:4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