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孩子天生具有艺术天赋,美术是大多数宝贝一生当中接触的多一种艺术形式。在孩子的童年时期,画画更多地作为一种爱好存在,宝贝们并不关心自己画得好还是坏,而是乐意沉浸在画画的过程当中,只要手里有一支画笔,一张白纸,宝贝就可以自得其乐。
然而父母作为成年人,受到竞争思维的影响,会有意无意地追求“画好”、“画对”,在宝贝画画的过程中的一些不当表达,很有可能给宝贝画画的积极性造成伤害。身为风塘少儿的一名老师,我总结出了一下父母们在日常表达中容易犯的错误,分享给各位家长,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1.“不准到处乱画,再画就没收蜡笔”
宝贝年纪尚小,不懂得家中的规矩,总是会在墙上、桌子上、甚至家具上作画,让父母们大为苦恼。父母们控制不住脾气时,容易直接发火表示“不准再画”。但即便定下规矩甚至发火,对于孩子的乱写乱画作用都不会太大,甚至直接扼杀了孩子的创作欲望。其实更好的方式,是在家中专门留出一块区域供宝贝创作,在这块区域里宝贝可以随意写画,并鼓励宝贝创作。
2.“怎么能这么画?让妈妈给你画”
孩子的生活经验不足,作画时,画出来的很多事物都会脱离实际,这时有些父母会急于去帮助孩子“画对”,甚至代劳作画。然而宝贝画画,目的并不在于“画对”,而在于充分发挥想象力,通过绘画的方式进行自我表达。如果父母从中加以干预,则会造成宝贝无法进行自我表达,被外界强制灌输已有的想法和感觉,最终造成创造力和想象力的泯灭。所以更好的方式,是让宝贝尽情去画,充分释放和发展创造力和想象力。
3.“你画的什么乱七八糟的!”
孩子年纪尚小,如果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画出来的画可能在大人看来太过随心所欲,而且不具备很高的审美价值,看到孩子画得一团糟,没有耐心的父母可能会感到非常抓狂。但其实孩子在最开始涂鸦的时候,尤其是三岁之前,很难画出像模像样的画作。这个过程中,重要的是使孩子尝试以作画的方式进行手与脑的协调,感受如何更好地使用工具进行表达。
父母们的表达,对于孩子的画画才能会产生相当大的影响。与孩子沟通时,注意恰当的表达方式,能够帮助孩子更好地发掘艺术才能与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