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名著吧 关注:89,074贴子:783,695
  • 13回复贴,共1

欧亨利《学校啊学校》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有没有人看过这篇,看完后不明白为什么取这个名字,感觉跟故事情节联系不大呀。


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16-06-01 16:59回复
    选自那一篇小说集呀 没找到你说的这篇啊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6-06-01 17:46
    收起回复


      来自iPhone客户端3楼2016-06-01 18:04
      回复
        刚看完 不知道 。。这篇是直译 原文标题就是school and school 但是王永年翻译的是各有千秋 这样的话 可能王永年的理解是芭芭拉通过发现内瓦达是文盲,而嘲弄她一番,可谁知,这恰恰促成了內瓦达和吉尔伯特的婚姻。曾经青梅竹马的芭芭拉,尽管有良好的文化,胜过内瓦达,但是内瓦达的天真烂漫,单纯质朴更使吉尔伯特着迷。所以,她们各有千秋。
        我想 学校可以是代表知识的教授的地方 也可以塑造人品性的地方 纵使一个人满腹经纶 可是对他人不友好 也许还不如一个坦诚相待的普通人。大概欧亨利是想通过这篇文表现品性比学识更重要吧,只不过是以一种幽默的方法表现出来的,而文题 前一个学校代表知识 后一个学校代表品质。


        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6-06-01 18:44
        收起回复
          不记得看过这篇,不过印象里欧亨利的标题经常和内容没有直接关系,从文章里一个可有可无的比喻句里面滤出来个标题。提线木偶,还有个好像叫点亮的灯盏,就是这样。我之前看短篇小说,习惯看着一个集子的目录挑,看哪个没看过或者记不清了就看哪一篇。看欧亨利的集子就经常发现,看标题以为之前没见过的篇目,看内容原来是很熟悉的一篇。


          来自手机贴吧6楼2016-06-04 20:41
          回复
            但是我觉得内瓦达不像什么好人


            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7-08-04 17:32
            收起回复
              内瓦达 虽然没读过书 也不认识几个字,但是在社会这所学校里她学会很多,包括怎么爱别人,怎么对待别人的伤害,如何为人处世,这恐怕就是欧亨利把这个故事取名叫《学校呀学校》的本意


              IP属地:辽宁8楼2017-08-10 14:23
              回复
                张经浩译的题目是《识字的和不识字的》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8-01-18 19:3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