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官话吧 关注:1,736贴子:54,544

關於西瓜的廁所——mau sɿ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很多西瓜都會把廁所叫做“茅司”/mau sɿ/,我懷疑後一字實際上爲“廁”。


IP属地:四川1楼2016-06-04 16:42回复
    廁字古有兩讀,一初寺切,一察色切,普通話的ce/ʦʰɤ/和西瓜的/ʦʰɛ/即來自入聲的讀法。另一讀在普通話中的規則推導應該是chi/tʂʅ/。


    IP属地:四川2楼2016-06-04 16:47
    收起回复
      不知各處的西瓜還有無這種讀法,如果有那你們是怎麼讀的。


      IP属地:四川3楼2016-06-04 16:48
      回复
        百度迷之删贴。。。还以为茅司是上饶或者赣语。。我这里说土厕所叫茅坑,现代厕所就是卫生间或者厕所了


        IP属地:四川来自手机贴吧6楼2016-06-04 16:57
        收起回复
          片區:官話(方言)·西南(區)·川黔(片)·黔中(小片)
          地點:貴州(省)·安順(市)


          IP属地:四川来自iPhone客户端7楼2016-06-04 19:38
          收起回复
            @soenghaagong


            IP属地:四川来自iPhone客户端8楼2016-06-04 19:39
            收起回复
              同毛丝路过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6-06-04 22:41
              回复
                就是茅司。近代多有宛字写成厕的,但不当视为本字。厕的舒声读音应该读成賜


                IP属地:四川来自iPhone客户端11楼2016-06-05 04:42
                收起回复
                  我終於找到你提到的那篇鄭張論文了(南方師範學院學報2007年10期《東西探源三題》)。
                  除了“東司”一詞,鄭張明明還提到了“東廝”、“東廁”、“東圊”和“東凈”這些叫法。
                  先不說這篇文章寫得質量如何。我端是覺得/sɿ/的本字是“司”這一說法存疑,“東司”在宋代被記錄,祗說明在當時既有這種說法(而且詭異地是個平舌音),不能說明當時人所寫的字就是正字。否則“東司”也被寫作“東廝”,總不能說“廝”纔是本字罷。


                  IP属地:四川12楼2016-06-05 18:18
                  收起回复
                    就西瓜而言,定廁爲本字,我覺得需要解釋的是聲調讀爲陰平,以及聲母塞擦變擦的問題。


                    IP属地:四川14楼2016-06-05 23:33
                    收起回复
                      下面我要列爲覺得資磁定廁爲本字的證據了。


                      IP属地:四川15楼2016-06-05 23:34
                      回复
                        舉完例,我要提問了。如果單從語音上認爲“廁”不及“司”具有說服力,那請說明「茅司」如何會在湘語中變讀爲翹舌音,怎麼會在北方大範圍地變讀爲塞擦音。
                        用你的话便是:“很难想象什么规则能够混平翘、擦-塞擦、平上去入三项,还分布在这么广泛的地区”。
                        如果覺得從etymology上「廁」不如「司」有說服力,並且認爲現代把這個詞寫作「茅司」是本字,而「茅廁」是現代人受近代人影響附會的本字,那麼必須要證明以下三個問題:
                        第一,我已經提到了,以宋朝的書證定「司」爲本字,就必須要論證“司”字表示廁所在宋朝新起意。必須要從當時人的描述裏找出「司」做廁所意的。
                        第二,還必須要論證在宋朝的某一方言中“司”新起,並且在其後此音義被全國幾乎其他所有的方言借用。
                        在此下又可以分兩點:
                        1.起碼要大致說明此詞是在甚麼時候從甚麼地點新生的。
                        2.起碼要能模糊描述新生此義後,它是如何在各個方言中普及的。
                        第三,合理解釋各個現代方言內讀音的變化。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16-06-06 09:06
                        收起回复
                          考“廁”做本字,我們就不用面臨前兩個問題。
                          祇需要在第三個問題:爲何長江以南方言將此字讀作擦音,各個方言中此詞的聲調不同的合理解釋。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18楼2016-06-06 09:09
                          收起回复
                            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脱离了其所处音系和语境是说不清楚的。
                            这些各地茅x的一系列词,如你所指,音韵地位复杂多变,只作简单的归纳的话,是不可能对应到一个音韵地位上去的。既然如此,就应该考虑它们本来就不一定是同一个字,如同东司可叫东凈等其他东某。另一個可能是,已经「变成」不是一个字了,因为明清以后强化的文白关系,常用白读词被强势规则类化,也是可能发生的。
                            北方话的tsɿ(在晋语读入声,这是晋语常见的小词塞化现象),与这些地方的子尾体现相一致,他们既然认为是子字,即使来源是其他字,恐怕也在深层已被语音相似的子尾类化;也不能排除这本来就是民间由茅+子尾产生的子尾词。
                            说茅茨/池的散见淮东、部分晋语和部分江西,具体要看有没有分平翘的痕迹,不排除是舒声的厕字;如果是池字的话,则理据跟茅坑、茅缸类似。
                            湘语卷舌一条记录,例证只有湖南龙山西官是卷舌,另一条标注湘语的没有语音,依据是湖南凤凰人吴雪恼的文学作品。不过凤凰也是西官区。这两个地方如果是卷舌音,说明它不是司的同时也不会是厕,这些地方庄组止摄是应该读如精组的。可能的解释是,如同该书字头标注的,它就是室字。
                            大致辨析lz列举的纷繁的茅x词以后,其实我们诉诸自己的语感也会发觉,当前日常说茅司茅坑茅房的时候,本来厕所这个语义的重心就被负载在茅字上了,负载小的后字被改用通名词,增加语言的规律性,这是活语言常见的现象。(词源上义核并不一定是在茅字上的)
                            而相比上列分散不相统属的现象,茅司或相同语音现象的分布要广得多,在此书中举例的便计有:豫北晋语,广义淮西,鄂川桂黔西官,吴语沙地、象山、闽语建阳、浦城,湘语长沙。这些地方以其地理分布之广泛,且在语音史上分化极早,互相间音韵关系的最小公倍数极其复杂,而共享茅司/斯/厮这个语音,一方面说明茅司这个词形应当是茅x系列词汇的原始形态,另一方面则证明司字的语音地位之确实。


                            IP属地:四川19楼2016-06-06 10:55
                            回复
                              关于东司的来源,我也没有较好的解释。厕所本来是忌讳所在,因为某种原因借代是很可能的,我也无力深究。
                              但是书证值得重视,在于五灯会元宋代(本书是南宋的,但是是汇录成书,没查到本來出自哪本灯录)已成书(如果以其记录对象赵州从谂计,则是唐代了)。当时的齿音尚未发生大发展,如果时人用的精组字,那一定是精组的,所以至少厕字是不用想了。


                              IP属地:四川20楼2016-06-06 11:1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