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糖原负荷训练法
糖的脂肪转化
人体进食后,伴随消化进行,血糖浓度会在进食约一小时后达到最高,2小时后基本恢复正常。
如摄入的糖较多,当肝糖原储满后,肌糖原如果未储满,会继续转化。如果此时血糖浓度还很高,胰岛素浓度提升,会加速肌糖原恢复。一般肌糖原储量有空缺时,脂肪不会大规模合成,但如果血糖浓度持续高企,为维持血糖平衡,血液中当前多余的糖可能会被转化成脂肪。
高GI和低GI食品对血糖的影响

葡萄糖转化为脂肪主要在肝、脂肪组织、小肠中合成,以肝的合成能力最强。
肝细胞能合成脂肪,但合成后的脂肪要与载脂蛋白、胆固醇等结合成极低密度脂蛋白,入血运到肝外的组织储存或加以利用。若肝合成的脂肪不能及时转运,会形成脂肪肝。脂肪细胞是机体合成及储存脂肪的仓库。
合成脂肪所需的甘油及脂肪酸主要由葡萄糖代谢提供。其中甘油由糖酵解生成的磷酸二羟丙酮转化而成,脂肪酸由糖氧化分解生成的乙酰CoA合成。
在肝细胞和脂肪细胞中,甘油二酯和脂肪酸合成甘油三酯。
在小肠粘膜细胞中,甘油一酯和脂肪酸合成甘油三酯。
脂肪细胞缺乏甘油激酶因而不能利用游离甘油,只能利用葡萄糖代谢提供的3-磷酸甘油合成脂肪。
糖原的分解和启用
肝糖原主要维持血糖稳定。
血糖浓度低于均值后,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多(由胰腺α细胞分泌),一方面促使肝糖原分解为葡萄糖,释放到血液中,一方面促使糖异生(从非葡萄糖物质中转化生成葡萄糖)。平时,血液中补充的葡萄糖60%来自肝糖原补充,其余来自于乳酸、丙酮酸、甘油和氨基酸的转化和合成。

肝糖原的分解速度随运动强度的提升而加快,长时间耐力运动后,肾上腺素、胰高血糖素等激素联合刺激,使肝糖原释放的速度进一步提升。与此同时,肾上腺还会释放出皮质醇,促进氨基酸的分解和糖异生的加速。
肌糖原主要为有氧和无氧运动中的肌肉供能,平时并不启用,当肝糖原耗竭时,就算肌糖原储备充足,血糖的稳定也主要由糖异生来完成(稳定起来也很不容易)。
运动时,血糖可以为肌肉提供约30%的能量,剩余大部分由肌糖原提供。
1小时中高强度的运动可以使肝糖原降低约55%,2小时中高强度运动可以几乎耗竭肝糖原,肌肉内的糖原更早耗尽。

肌糖原消耗与运动强度类型的关系
糖的有氧代谢
在氧气为充足的情况,糖通过有氧代谢的方式为机体供能。日常活动,低强度运动,都以有氧代谢为主。
糖的有氧代谢全过程非常复杂,但也可以简单的说:葡萄糖经过酵解途径,生成丙酮酸,然后经有氧途径生成能量、二氧化碳和水。
这其中糖酵解就要在各种酶的作用下,进行大概10步反应,才能产生丙酮酸。

糖酵解全过程
糖的无氧代谢
高强度运动时,由于供氧不足,糖的无氧代谢是机体主要的供能来源。当运动强度超过有氧系统能够提供的能量限度后,无氧系统供能就大幅度启动了。

运动强度和乳酸浓度
糖的无氧酵解会产生乳酸,人体如果无法持续获得更多氧气,乳酸浓度就会提升。
乳酸供能可以为高强度的运动提供约2分钟的支持,但人体供能始终需要氧,更多时间的支撑就无能为力了。
当氧气供应充足后,乳酸可以重新转变为葡萄糖或者被人体氧化使用。

乳酸代谢去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