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铜仁西部经济增长极
——铜仁加快打造“思德印”产城融合示范带
一个月前,印江、思南群众期盼已久的城市快速干道正式开工。这条起于印江自治县城龙津路,止于思南县关中坝街道办事处的快速干道,开启印思两县同城发展的“加速度”。
曾经,印江到思南,20多公里的路程,汽车一路颠簸要走近一小时。直到2014年杭瑞高速印江思南段开通,这一现状才得以改变。
如今建城市快速干道,本就山水相依的两个县,将真正融为一体。据了解,项目建成后,往返两座县城只需10来分钟车程,群众可骑着自行车轻松往来。
不仅仅是印江与思南,在“十三五”规划中,印江、思南还将与德江步入同城发展的快车道。
翻开地图,印江、思南、德江3个城市在一个三角形上,印思相隔25公里、印德相聚60公里,思德距离40公里左右。而且三地一衣带水,地域相连,文化同源,产业互补。
“印思德”产城融合,势在必行。早在“十二五”期间,铜仁市便拟定了《印思德组群城市发展》规划,启动3县抱团发展的战略布局。在铜仁市“十三五”规划中提出:围绕“两区一走廊”经济空间布局,推进黔东工业聚集区强势崛起,加快思(南)德(江)印(江)产城融合示范区建设,打造全域统筹、东西互动、相互支撑的两大经济增长极。
这就意味着未来5年,思德印产城融合示范带,将成为铜仁西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
交通设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力支撑。无论是思南、德江、还是印江,交通瓶颈都正在逐步击破。杭瑞高速将3县紧紧串联,同时也构建起了出山大通道。此外印江至秀山、沿河经印江至松桃高速公路项目已启动;杭瑞、思剑高速在思南十字交汇,黔东北枢纽港—思南新港加快推进;德江经沿河往北至重庆酉阳的出省通道已打通,至务川高速在建,落户德江的黔北机场也在有条不紊地推进……
内联外通的大交通格局形成,让思德印从“边缘”逐步变为“前沿”,为建设思德印产城融合示范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有力促进了快捷往来、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产业集聚、商业集群、抱团发展。
思德印产城融合示范带建设,坚持差异发展、错位发展、特色发展,在融合中彰显特色魅力,在特色发展中找准定位和路径。
三地无论是城市建设和产业发展,都各具特色和优势。思南按照“一城三区”、“一体两翼”发展布局,提出加速“黔中首郡”崛起、“乌江明珠”建设;德江依托交通区位优势,着力构建黔东北区域性中心城市;印江则结合山水自然风光,倾力打造“精致、特色、宜居”的幸福之城。
同时,三县有良好的产业基础,为思德印产城融合示范带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近年来,思南、德江、印江山地特色高效农业从弱到强,工业园区从无到有,文化旅游产业方兴未艾。
工业方面,三县均布局有工业园区,均有省级经济开发区;农业方面,农业园区比比皆是,食用菌、茶、核桃等产业“接二连三”,融合发展。
在产城融合示范带的推动下,思南、德江、印江协作共进,将有力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杨聪)
——铜仁加快打造“思德印”产城融合示范带
一个月前,印江、思南群众期盼已久的城市快速干道正式开工。这条起于印江自治县城龙津路,止于思南县关中坝街道办事处的快速干道,开启印思两县同城发展的“加速度”。
曾经,印江到思南,20多公里的路程,汽车一路颠簸要走近一小时。直到2014年杭瑞高速印江思南段开通,这一现状才得以改变。
如今建城市快速干道,本就山水相依的两个县,将真正融为一体。据了解,项目建成后,往返两座县城只需10来分钟车程,群众可骑着自行车轻松往来。
不仅仅是印江与思南,在“十三五”规划中,印江、思南还将与德江步入同城发展的快车道。
翻开地图,印江、思南、德江3个城市在一个三角形上,印思相隔25公里、印德相聚60公里,思德距离40公里左右。而且三地一衣带水,地域相连,文化同源,产业互补。
“印思德”产城融合,势在必行。早在“十二五”期间,铜仁市便拟定了《印思德组群城市发展》规划,启动3县抱团发展的战略布局。在铜仁市“十三五”规划中提出:围绕“两区一走廊”经济空间布局,推进黔东工业聚集区强势崛起,加快思(南)德(江)印(江)产城融合示范区建设,打造全域统筹、东西互动、相互支撑的两大经济增长极。
这就意味着未来5年,思德印产城融合示范带,将成为铜仁西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
交通设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力支撑。无论是思南、德江、还是印江,交通瓶颈都正在逐步击破。杭瑞高速将3县紧紧串联,同时也构建起了出山大通道。此外印江至秀山、沿河经印江至松桃高速公路项目已启动;杭瑞、思剑高速在思南十字交汇,黔东北枢纽港—思南新港加快推进;德江经沿河往北至重庆酉阳的出省通道已打通,至务川高速在建,落户德江的黔北机场也在有条不紊地推进……
内联外通的大交通格局形成,让思德印从“边缘”逐步变为“前沿”,为建设思德印产城融合示范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有力促进了快捷往来、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产业集聚、商业集群、抱团发展。
思德印产城融合示范带建设,坚持差异发展、错位发展、特色发展,在融合中彰显特色魅力,在特色发展中找准定位和路径。
三地无论是城市建设和产业发展,都各具特色和优势。思南按照“一城三区”、“一体两翼”发展布局,提出加速“黔中首郡”崛起、“乌江明珠”建设;德江依托交通区位优势,着力构建黔东北区域性中心城市;印江则结合山水自然风光,倾力打造“精致、特色、宜居”的幸福之城。
同时,三县有良好的产业基础,为思德印产城融合示范带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近年来,思南、德江、印江山地特色高效农业从弱到强,工业园区从无到有,文化旅游产业方兴未艾。
工业方面,三县均布局有工业园区,均有省级经济开发区;农业方面,农业园区比比皆是,食用菌、茶、核桃等产业“接二连三”,融合发展。
在产城融合示范带的推动下,思南、德江、印江协作共进,将有力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杨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