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米兰吧 关注:3,284,632贴子:109,838,804
  • 2回复贴,共1

有了解瞒产跟反瞒产运动的肠胃么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如题,听说那时候花样不少,有肠胃介绍一下么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6-06-28 08:52回复
    农民的“反行为”
    瞒产私分,是指农民及所在的生产组织,在国家收购粮食过程中,故意隐瞒真实产量,以获得更多粮食或其他农产品自由支配。
    据调查,早在1957年,浙江“吴兴县塘南乡286个小队中,除48个小队是自觉报实的外,其他238个小队都瞒报产量,这些瞒产队占总小队数的82%。而塘甸乡情况更为严重。全乡23个高级社222个小队,每个社队都有隐瞒产量行为”。又例如,湖北省麻城县则“搞出了私分和干部多占的粮食1969万斤”,其中该县“白杲公社星火一队报出瞒产50万斤粮食”。诸如此类的瞒产私分,数不胜数。
    历史学家高王凌曾在全国多个地方调查过人民公社时代的“瞒产私分”现象,他称之为农民的“反行为”,可以理解为农民对人民公社某种程度的“抵抗”,但又不是完全的抵抗。更大程度上,只是集体化下对缺粮恐惧的一种自卫反应。从高王凌的调查中,可以总结出这些“反行为”具体有哪些形式。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6-06-28 10:40
    回复
      a、瞒产私分:“破我一个,救全村人”
      曾任山西省太谷县古村公社吾村的干部俦小介绍,1958年他曾主持过一次瞒产私分,可能是这个村里唯一一次成功的瞒产。在很多地方,都是1959年春起就开始挨饿,但吾村几乎整整完了一年,就是因为1958年没把粮食都给了国家。那年吾村打了100万斤粮食,上头说要交200万斤,俦小说只有70万斤,这样留下了一批粮食。
      谈及瞒产私分的原因时,俦小则称“怕明年要挨饿呢”,“(做这种事)心里也不是不害怕,说你们破我一个,救全村人罢。把粮食分散在人家存住,免得一下被查出来。另也有个想法:是共产主义了,哪里也能吃饭,上头即使处治也不会太厉害。”
      b、偷粮:“巡田的不偷,五谷不收”
      广义上来说,“瞒产私分”还有别的形式,相对于组织严密的瞒产来说,“偷粮”是一种更为常见的形式。或者说不叫“偷粮”,而是心理上让农民们更为好受的说法“捎带”。
      以大谷县上村为例,该村的人甚至敢成群结伙赶着马车去偷,有的是在场上就偷了。在地里即把麦捆抖乱,扛回,说是捡的,300斤也不止。最多可以偷七成,不管集体不集体,结果队里小麦每人只能收15斤。所以粮食是怎么也分不上,就得偷,每年还得吃救济。村里也不管,因为偷得厉害,对东西也不在意。收玉茭时见远处还有一堆,就不要了,说:你们拿去罢。上村偷粮的人就赶着马车走到村里,过自家门,就扔进去一些。
      偷的方式很多,不同的东西也有不同的偷法。例如小麦,就是割得粗一些,遗在地里,再回去捡。有的社员请假歇了去捡,弄好了一天可以捡十来斤。捡的时机,一年就那几天,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抓住机遇。要偷谷穗的,就是在扬场时,故意把风力调弱,这样谷、草中间就会连草带谷地多出一堆,大场的这些人就把它拿走了。偷得最多的是玉米和高粱。在下地时捎带地拿,一个就有好几两,可以天天拿。或是夹带在身上,或放在箩头里,上面盖上草。
      总而言之,怎么个偷法,可谓是广泛发动了“群众的智慧”。最夸张时发展到村组织监守自盗,巡田的故意留下破绽好让自己人去偷,有道是“巡田的不偷,五谷不收”。好人坏人都得偷,否则就饿肚子。
      c、借粮:借粮,每年借,借了不还
      另一种值得注意的瞒产私分的变体是“借粮”。这种“借”,是指村民向队里借,队里向国家借,每年借,有借无还。凡中等队一年平均每人借一百斤左右。国家也有借销,生产队有储备粮,伙食队之间互借。大谷县武家村调查小组在1972年“借粮折款”一项下,记载着当年的借粮情况。在这一年:武家村有90%的人户都借了粮,各家所借数量不等,人均少的有二三十斤,多达二百斤,全村平均计算,人均一百斤,户均四百斤。这种款常年拖欠,最后也无法还上,只好清款。
      对于这种“有借无还”的借粮来说,读者可能会疑心这些粮如何分配。实际上,除去青黄不接时必须平均分配外,其他的时候并没有追求绝对平均。它涉及的是农民与政府之间的关系,属于从政府手中“虎口夺食”,谁有办法,谁就多得一点。农民自己间的分配,反而不那么重要了。
      以上就是“瞒产私分”最主要的几种形式。还有诸如些捎带,私下吃喝等等,都是挑战明面分配方案的做法。正如时任湖北省委书记王任重所说:瞒产的花样,真是多得很,“放到山洞里,埋到地下,用各种各样的办法瞒产藏粮。”高王凌调查过一个所谓的先进大队,从私分到借粮、偷粮,全部都干过。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6-06-28 10:4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