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嘉吧 关注:30,915贴子:554,488
  • 13回复贴,共1

再看易中天的品三国,感觉太神话曹操了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虽然易中天都是按的正史去解读,但感觉似乎还是刻意的神话曹总,话说留意了其中一集,易中天把祭酒的位子给了荀攸,明明是曹操的某主,官居尚书令,为荀攸,郭嘉抱不平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6-06-28 15:23回复
    欸欸?!


    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16-07-02 20:18
    回复
      并没有,这只是你的感觉


      来自iPhone客户端4楼2016-07-03 09:29
      收起回复
        易中天说三国的那个时候比较特殊。之前更多的人还是受三国演义影响更大(确切的说是受老三国电视剧影响大),认同刘备,排斥曹操者居多。易中天讲三国的时候是带着给曹操正名的味道的(至少那个时候我是这么认为的),偏心一点我觉得可以理解。


        IP属地:北京5楼2016-07-04 04:35
        收起回复
          谈历史,写史书的人和讲史书的人都会带有个人观点。司马迁说项羽是英雄,班固说不是 ,你认可谁的?非要说正史,你又不生活在那个年代,你知道那些细节?一本正经的用史书找正史没意思。


          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6-07-07 00:02
          回复
            易中天不吹曹操吹诸葛亮?诸葛亮大家都比较了解,聊他说看呢?


            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6-07-07 18:01
            回复
              我不认为是吹啊,我记得易中天先生说的很好,要尊重别人,别人给我们口若悬河讲了五十多集,背后付出多大的努力啊,为什么不能赞叹一句然后再礼貌的提出自己的见解呢


              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7-08-01 23:38
              回复
                易中天:曹操一生未称帝,只因为他忘不了荀彧那双忧郁的眼睛


                来自iPhone客户端10楼2017-08-02 16:08
                回复
                  其实我也比较赞同7楼观点。
                  何为史书?不管是正史,野史,还是别的什么史书,都是由人修订而成,就不可避免的掺杂些个人情感。那么何故要一昧执着正史的一字一句。其实细说来,正史不过是官修文书,打着官府的名号自然是显得可信度高些。但是正因为是官府监办正史往往带有国家意志和民族的情绪等各种政治因素夹杂其中,甚至有可能因为政治等因素扭曲了某些事物的本色。所以才有必要结合其他别史、杂史加以认证。只一味的对正史咬文嚼字难道不是以管窥豹?
                  既然史书都无法解决所有问题,那么它的作用不就仅是辅助了?
                  历史本就没有确切的答案,而历史人物更不会有什么好坏这样肤浅的区分。不管是罗贯中,还是易中天都算是人才。他们有着自己的观点,并说出来了所以然。这就是他们的思想。而且人家不仅有思想还有文笔,或口若悬河,或行云流水。这难道不是值得欣赏和学习的?
                  用自己的想法禁锢抨击他人的思想这难道不是一种狭隘的价值观?
                  综上,全部属我个人观点。鄙人才疏学浅,言语过激之处烦请见谅。


                  11楼2017-08-02 22:20
                  回复
                    感觉他讲曹操比讲后面的刘备要更生动,更好…


                    来自手机贴吧12楼2017-08-18 02:5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