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通天冠服
从明代皇帝舆服来看,通天冠服虽没有唐宋的那么华丽,但是其外形,仍是皇帝舆服中较为端庄大方的一款服饰。
皇帝通天冠服:洪武元年定,郊庙、省牲,皇太子诸王冠婚、醮戒,则服通
天冠、绛纱袍。冠加金博山,附蝉十二,首施珠翠,黑介帻,组缨,玉簪导。绛
纱袍,深衣制。白纱内单,皂领褾襈裾。绛纱蔽膝,白假带,方心曲领。白
袜,赤舄。其革带、佩绶,与衮服同。
由此可见,通天冠服主要在朔日受群臣朝及凡正旦大会、冬至大会、诸祭祀时穿。
图如下:(洪武制度)
2、 冕服
冕服(衮冕)是明代皇帝、皇太子及亲王、世子、郡王的礼服和祭服,其中皇帝冕服的等级最高,用于祭祀天地、宗庙、社稷、先农及登极、正旦、冬至、圣节、册拜等重大礼仪场合。明代皇帝冕服制定于洪武元年,在洪武十六年、二十四年(按《明实录》记载)、永乐三年又数次修订。嘉靖八年,明世宗对皇帝冕服做了较大修改,形成明代冕服的最终款式。
冕又称平天冠,由綖(yán)板、旒(liú)、冠武、玉簪等组成。綖板用桐木制作,前圆(略呈弧形)后方,覆绮于外,上(表)为玄色,下(里)为红色。长合周尺二尺四寸(约55.4厘米),宽一尺二寸(约27.7厘米),前后各垂十二旒。
冕
玄衣:皇帝冕服上衣用玄色,故称玄衣,交领、大袖,领、袖、衣襟等处施本色缘边。明代冕服继承了传统的十二章纹饰,玄衣上织日、月、龙、星辰、山、火、华虫、宗彝(yí)八章。
玄衣
纁裳(xūncháng):冕服下裳用纁色,故称纁裳,分为前后两片,前片三幅,后片四幅,共裳腰。
纁裳
中单、蔽膝(bìxī)、大带:中单用素纱制作,交领,大袖,领、袖、衣襟均施青色缘边,领部织黻纹十三个;蔽膝为纁色,上宽一尺,下宽二尺,长三尺,本色缘,缘的接缝中饰有五彩绦(称为“紃xún”);大带由束腰部分和垂带部分组成,束腰部分以纽襻扣纽系,并缀有假结及耳。
中单
蔽膝、大带
玉佩、小绶(shòu)、大绶:玉佩又称“(玉)玎珰”,为两组;玉佩下有小绶一对,长条形,其颜色、纹样与大绶相同;大绶为长方形,用黄、白、赤、玄、缥(piǎo,淡青)、绿六彩织成,上部为菱形纹,下部为竖条纹,用纁色织物衬里。
玉佩、小绶、大绶
玉佩各部位示意图
袜、舄(xì)、玉圭:冕服用赤袜、赤舄;赤舄形似靴,舄首做成如意云头状,饰以黄绦缘,并缀黑色缨结,鞋帮用黑色缘边;玉圭长一尺二寸(周尺),顶部尖锐,底端平直,圭身刻山纹四个,下部套黄绮。另有玉圭袋用来装纳玉圭,袋身外形、大小和玉圭相似,饰金龙纹,底部有盖。
赤舄、赤袜
玉圭袋、玉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