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网络推广吧 关注:46贴子:153
  • 0回复贴,共1

用“互联网+”课堂整合碎片化学习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互联网+”课堂是笔者在《智能手机与‘互联网+’课堂—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新思维、新路径》一文中提出的新概念。具体来说,“互联网+”课堂意味着“三进”: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网进课堂、生活实践进课堂、创新教育进课堂。
  “互联网+”课堂首先意味着让互联网进课堂,而不是将互联网拒于教室门外。应该鼓励学生带手机与笔记本电脑来上课,容许学生在课堂上自由上网。这一举措势必导致课堂由封闭走向开放,网络带来的碎片化特征难以避免,碎片化学习与系统学习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如何将两者在课堂内外有机地整合在一起,成为这种课堂能否成功的关键。
  笔者所在的中山大学《现代学习技术》教学团队在如何开展“互联网+”课堂教学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现代学习技术》是中山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同仁开设的一门本科公选课,至今已有14年时间。除了偶尔中断之外,基本上每学期都开。由最初的普通公选课,变为全校性的通识课和核心通识课。经过长期的探索,我们确定了本课程的三大教学目标:http://blog.sina.com.cn/u/5940807406 一、转变学习观念。让学生认识什么是真正有价值的学习,什么是网络时代的学习;二、掌握学习技术。尤其是掌握网络时代的最新技术,包括如何通过智能手机进行高效的学习与交流;三、培养创新思维。让学生了解创新思维的内涵、原理、方法,进行创新思维练习、培养创新意识、完成创意作品等。
  为了实现上述三大目标,近年来我们采取了三大措施:
  ①引进翻转课堂和翻转学习教学模式,转变学生的学习观念。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与翻转学习(Flipped Learning)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文献中提得较多的是翻转课堂,提到翻转学习的文章很少,而且要么将翻转课堂与翻转学习混为一谈,要么虽指出两者有所不同,但到底区别在哪里仍然语焉不详。
  笔者对翻转学习的定义是:翻转学习(Flipped Learning),是对翻转课堂的进一步引申与发展。传统的学习,是集中式学习,大家集中在一起(如在传统课堂中),是知识传递的过程;大家分开之后,是知识内化或巩固的过程。翻转学习则正相反,在大家分开的时候各自通过网络和其他途径开展个别化学习(接受知识),而集中在一起的时候(如教师主导的线上或线下小组或班级活动),则通过分享、交流、练习、创造,以深化、巩固与创新知识。
  翻转学习与翻转课堂最大的不同在于其开放性。学习内容不再局限于教材与大纲,而更多地通过网络开展自主性学习;学习评价也不再局限于标准化考试,而采取多元评价策略;学习的主导权更多地由教师向学生转移。


1楼2016-07-08 10:23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