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有点长,需要慢慢看,希望对正在习柳的朋友有点帮助
柳字难出大家,历来学柳者只有梦英和正蒙两个大家,当代是没有了,欧颜赵褚瘦金都有名家,唯独柳没有,什么原因,两点,笔法和结体。
笔法难掌握,书写慢,难以扩展,而且他的笔法建立在方的基础上,这是和现代书法精神背道相驰的,颜体圆润浑厚,有曲,褚体阴符经笔画粘连,有行书笔意,也是有曲,瘦金赵体都是如此,当然魏碑也是建立在方的基础上,但是魏碑灵活多变,魏隶一体,自然也就发展出来了。
结体相对笔法就更难了,柳字因字赋形,流传下来缺少的字太多,结体不具备扩展性,只是有左高右低,中宫紧缩一些泛泛的理论,而且属于不可逆的理论,就是通过这些理论无法写出理想的陌生柳字的结体,但是一个好的柳字结体又具备这些理论特点。这一点我发现和一门学科的学习很接近:建筑学,大家看看最近清华大学建筑学转系的报道就知道了,虽然要学习五年,但建筑学这门学科没有具体的实践方法来指导我们设计好一个建筑,你能欣赏一个好的设计,但你并不一定能设计好一个建筑,建筑设计涉及的方方面面太多,美学,空间组合,材料科学,结构力学,理论基础,构思立意等等。
进入正题,先说玄秘和神策,玄秘和神策的字其实大为不同,玄秘结体随意性高,灵活多变,笔画粗细变化大,神策结体正而严谨,笔画均匀,两个碑的字不做处理混在一起,自然是不协调,但是玄秘塔能容下神策,神策却容不下玄秘塔。所以我创作的大思路是容下神策的玄秘塔。
衡量书法创作有三:结体,笔法,章法,其重要性也是以此排列。
结体
势,是柳体结体的一大特征,魏碑也有一点,其他楷书都属平和,均匀。把神策的势定为50,玄秘的势定为80,我要做的工作就是将势在50-100之间调整,只拿神策去创作是难以行通的,因为神策结体太严谨,加上其字很正,稍有偏差就会看着别扭,写起长篇大论来很容易失手。所以我通过势来破坏结体的严密性,也通过势来让结体不呆板,当然在实际创作中我经常遇到一个问题,有些字的结体我怎么写都写不好,后来一查柳公权写的,发现还是柳安排的结体好啊,所以柳公权字典是我身边必备的手册,里面不止玄秘的神策,最重要的,集金刚经,冯宿碑,高元裕碑,刘沔碑,魏公先庙的所有字,貌似没有苻璘碑,以后我拓片收集全,就出版5本册页,目前还差高元裕碑和刘沔碑。
针对结体逐字说书写时做的思考,因为柳字因字赋形,所以几乎每个字的结体都没有太大的扩展性。
北,开始如下图,我信手写来就这样,竖划都右斜还一高一低,开始我也没看出问题,后来想第一个字就有点歪好不好,查字典,金刚经里有北,北的结体特征是两竖分别轻微左倾和右倾,两横均偏上

柳字难出大家,历来学柳者只有梦英和正蒙两个大家,当代是没有了,欧颜赵褚瘦金都有名家,唯独柳没有,什么原因,两点,笔法和结体。
笔法难掌握,书写慢,难以扩展,而且他的笔法建立在方的基础上,这是和现代书法精神背道相驰的,颜体圆润浑厚,有曲,褚体阴符经笔画粘连,有行书笔意,也是有曲,瘦金赵体都是如此,当然魏碑也是建立在方的基础上,但是魏碑灵活多变,魏隶一体,自然也就发展出来了。
结体相对笔法就更难了,柳字因字赋形,流传下来缺少的字太多,结体不具备扩展性,只是有左高右低,中宫紧缩一些泛泛的理论,而且属于不可逆的理论,就是通过这些理论无法写出理想的陌生柳字的结体,但是一个好的柳字结体又具备这些理论特点。这一点我发现和一门学科的学习很接近:建筑学,大家看看最近清华大学建筑学转系的报道就知道了,虽然要学习五年,但建筑学这门学科没有具体的实践方法来指导我们设计好一个建筑,你能欣赏一个好的设计,但你并不一定能设计好一个建筑,建筑设计涉及的方方面面太多,美学,空间组合,材料科学,结构力学,理论基础,构思立意等等。
进入正题,先说玄秘和神策,玄秘和神策的字其实大为不同,玄秘结体随意性高,灵活多变,笔画粗细变化大,神策结体正而严谨,笔画均匀,两个碑的字不做处理混在一起,自然是不协调,但是玄秘塔能容下神策,神策却容不下玄秘塔。所以我创作的大思路是容下神策的玄秘塔。
衡量书法创作有三:结体,笔法,章法,其重要性也是以此排列。
结体
势,是柳体结体的一大特征,魏碑也有一点,其他楷书都属平和,均匀。把神策的势定为50,玄秘的势定为80,我要做的工作就是将势在50-100之间调整,只拿神策去创作是难以行通的,因为神策结体太严谨,加上其字很正,稍有偏差就会看着别扭,写起长篇大论来很容易失手。所以我通过势来破坏结体的严密性,也通过势来让结体不呆板,当然在实际创作中我经常遇到一个问题,有些字的结体我怎么写都写不好,后来一查柳公权写的,发现还是柳安排的结体好啊,所以柳公权字典是我身边必备的手册,里面不止玄秘的神策,最重要的,集金刚经,冯宿碑,高元裕碑,刘沔碑,魏公先庙的所有字,貌似没有苻璘碑,以后我拓片收集全,就出版5本册页,目前还差高元裕碑和刘沔碑。
针对结体逐字说书写时做的思考,因为柳字因字赋形,所以几乎每个字的结体都没有太大的扩展性。
北,开始如下图,我信手写来就这样,竖划都右斜还一高一低,开始我也没看出问题,后来想第一个字就有点歪好不好,查字典,金刚经里有北,北的结体特征是两竖分别轻微左倾和右倾,两横均偏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