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杨童联宗吧 关注:2贴子:42
  • 1回复贴,共1

董杨联宗源流考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杨联宗源流考
台.董渊源著。
一、引言
物有本末,水有源流,人之本源在于宗祖,敬祖尊宗,垂裕裔胄,实为国人固有之伦理道德。本篇为考述“董杨联宗之源流”,以促使我董杨后裔对列宗列祖缅怀追思之意,进而敦亲睦族,克绍箕裘,黾勉互励,承先启后,使我华夏优良传统文化弘扬于海内外。
考吾董杨血统关系之渊源,当上溯自黄帝。史载黄帝二十五子,其得姓者十四人,为十二姓,即姬、酉、祁、己、滕、箴、任、荀、僖、姑、嬛、依是也。郑樵《通志》谓董杨均系出姬姓。盖稽考古籍所载,黄帝之裔孙飂叔安生子董父,豢龙事帝舜,赐姓曰董,遂以字为氏;又周宣王少子尚父,封于杨曰杨侯,因为以邑为氏焉。是则可见,吾董杨自始原属同姓而分氏。迨至唐宋,复因两族先人之交好,遂尔联宗,于今已历千年。后裔子孙分布海内外各地,人丁何止数十万。而董杨氏家族联谊会早于二十年前(编者按:指公元一九三六年),即已在祖籍泉州成立(按:总会所设于泉州中山中路宝发银楼)。参加者达数十乡,金门、同安、南安、安溪等各县亦先后加入,侨居南洋一带之漳泉十余县董杨两姓华侨亦纷起响应。在菲遂有“旅菲董杨宗亲总会”及其分会之组织,真可谓源远流长,枝叶茂盛,子孙繁昌。


1楼2016-07-22 12:18回复
    三、泉州董杨二姓血统相关之传说
    泉州董杨二姓之血缘关系,一向有二种说法,笔者在十余年前尝亲闻考古学家董作宾氏云:其一,始自董思安,传说谓当思安起兵赴建州勤王时,曾将其后裔附养杨家,后改杨姓。此说因无正式材料可资印证,姑置存疑。(笔者稽之《杨氏家谱》,知当时随王审知入闽者尚有杨明珠。杨与董思安同为光州固始县传庆乡人,而同事王审知,其交好之笃,可以想见。后董思安起兵勤王,将其子托孤于杨氏,亦属当然之事,故此说极有可能。)其二,系源自宋高宗时代,(约在公元一一五七年间),距今八百余年,南宋朝议郎董世兴公,余杭人(今浙江省余杭县古称余杭郡,清为杭州府),仕于闽,与泉州杨梦龄公(宋高宗绍兴二十七年,公元一一五七年进士)友善。二人感情弥笃,有逾骨肉,后以子附养杨家,承杨姓。在我国社会向以“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之观念弥漫下,而世兴公竟能以独子承继梦龄公杨姓一派,其舍己为人之义行,实不逊管鲍分金,羊左舍身,诚为泉州董杨联宗千古不朽之佳话。以上二说,证诸史实与情理,均属可信,惟为求信实起见,尚待作进一步之考证。


    3楼2016-07-22 12:1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