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候,英语不光是对于我,对于整个班级来说,都是一件亟需解决的问题。第一次月考全班英语惨败,平均分在14个班中名列倒数,全班及格人数寥寥无几。就像班主任对我们说的那样,“我没想到的是你们能够在历史和地理上取得那么好的成绩,同时更没想到英语会考的这么差,几乎全军覆没。”
那时候有个大家都默认的事实,班主任所带的科目决定了这个班级在分班时候的走向,是理科班还是文科班。我们班主任当初带的是数学,自然而然以后分班的时候,我们班将是理科班。文科老师在理科班上课一般没有在文科班尽心,用他们的话说,“没必要把这么宝贵的时间浪费在以后不考的科目上。”他们不会逼你做作业甚至不布置作业,照本宣科意思意思就行。而理科老师给我们上课很少拿课本,书上的概念他们都记得特别清楚,讲一会课马上用例题分析,然后打开练习册,进行实战演练。他们会布置大量的作业,定期批改作业。因此我们班能够在历史和地理上取得那么好的成绩,所有人都始料未及。
2011年11月末,在这间简陋的教室里,全班进行了一次轰轰烈烈的英语攻坚战。我在这场攻坚战上赢得了高中的第一份自信,虽然是一次小小的测验,但是它对于我的意义非常重大,可以说是久旱逢甘雨,润物细无声。
英语老师是这场攻坚战当之无愧的主角。她比任何人都担心,着急。这无关她的教学水平,也无关我们的智商。她同时教了两个班,另一个班的英语平均分排年级第二。究其原因是我们不够重视,仍然抱着过去学习英语的老办法,守着一筐单词,一个个的解答意思。看到熟悉的单词没有缘由的就选它了,最后仔细分析起来,把整句话翻译成汉语,会发现诸如“一只猪在饭店吃霸王餐”这样的句子。当英语老师翻译出来的时候,笑倒一片。这就是所谓的中国式翻译,对于一个初学英语又得不到一个老师正确的指引时,这个过程是必将经历的,本人在这个过程徘徊了数年。问题积累了一大推,一时暴露出来,手足无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