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给《殉罪者》,献给23年的缄默灵魂
边江/文
Samuel Johnson:Almost all absurdity of conduct arises from the imitation of those whom we cannot resemble.
萨缪尔约翰森:几乎所有荒谬的行为均源自于模仿那些我们不可能雷同的人。
————题记
2016年,7月22日,今天,是我送别方木的第586天。
我看着墙上日历清晰的数着日子,《心理罪》和方木此刻正在书架上安然缄默着,李易峰,邓超分饰方木的消息传来,荧幕上的他们将在今后的若干年内对这个复杂的角色予以诠释。那个不断远去的警察,他曾燃起我们久违的微笑,又让我们放肆的为之哭泣,而此刻,我需要暂时放下对方木的执念,翻开一个全新的故事,在轻驾而来的《殉罪者》中,找寻一种新的寄托。
一种执念满满的寄托。
手中的《殉罪者》此刻摊开着,三个小时前还是崭新的它此刻已染上略显心疼的褶皱。我看着扉页上雷米清晰的签名,脑海中不断闪现的却是方才这场在犯罪世界里殊途同归的震撼旅程。那些新鲜的人和熟悉的事,那些在罪恶深处的执念选择,那些缄默事件深处的不朽灵魂,以及些许猜到结局的小小窃喜,还有那一句“纵使洞悉万般罪恶,终要常怀良善之心”的荡气回肠。这是这几年来最复杂的一次阅读体验吧,明明早就知道全新的故事会如期启航,那些熟悉的名字都会暂时性的离我们而去,却仍有种怅然若失的落寂,和故人不再的想念。但只一瞬间的失落,就被扑面而来的灵动文字和那年代久远的熟悉案件所取代,一如他带给我们最初的震撼和感动。那些23年前的缄默灵魂,那些惊魂恫吓的恐怖夜晚,那些彻夜游荡的城市冤屈,那些追逐真相的执念热血,正在城市的迷雾中,缓缓现身。
这是一个全新的故事,这是一场关乎人性和执念的最终叩问。一些人心怀执念的追寻着23年前的真相,甚至以身犯险,拷问始终,而另一些人执念地护住真相上空的云层,不惜莫衷一是,忍踏红泥。于我和众多的读者而言,这是一次渴望已久的归途,虽然再无原先的熟悉景致,却也在归途中遇见了新的人和事,更生出新的感悟和执念。最黑暗的罪恶,最强烈的情感,最凶残的罪犯,最勇敢的警察,他们几乎全盘承接了心理罪的所有善念,却也将不同的人性罪恶呈现在世人眼前。他们是这座城市的芸芸众生,却也在某一个时刻,主宰了彼此不可一世的命运。
从他们身上,你可以看见不同的我们。
那年,他坠入爱河,寻着香水的真爱打碎在世俗残忍的目光中;
那年,他举起屠刀,蝴蝶夫人带着血渍飞溅了一座城市;
那年,他东窗事发,忐忑地等待着宣判,心中即有希冀也有绝望;
那年,他跪趴在地,在警察顷刻的犹豫中走向疯癫的第三条路。
而今,他走出精神病院的大门,自由之气扑面而来,背对着跟踪者忏悔的目光,恶魔重返人间;
而今,他努力感受着新世界的美好,似乎不想被再次剥夺错过的一切,直到少女的香水气息让他再次目眩神迷;
而今,熟悉的味道让他欲望升腾,只有女人的脖颈在他的紧扼下变得绵软才能让他体会到复仇的快意;
而今,少女的香水将他围进珍珑迷局,一切病态的原罪回归23年前那些个恐怖的夜晚。
林国栋,23年后,恶魔重返人间,又遁入地狱。
那年,他从睡梦中惊醒,每一片尸块都触目惊心;
那年,他子夜归来,恍觉空气甲鱼的香味中混合着的瓦斯气息;
那年,唯一清晰的记忆是妻儿葬礼上战友撕扯着告诉他并不确切的破案喜讯;
那年,他通向人间的大门,缓缓关闭。
而今,他唤醒自己的职业嗅觉,和记忆深处的气息紧密相连,一路追寻;
而今,他遍访当年的涉案故人,重启冰封的档案,从蛛丝马迹里,拼凑出长长的锁链;
而今,心怀执念的他不惜和战友决裂,溅喷的血色染红了炫目的军功章;
而今,在生命最后的时光里,孤身上路,为妻儿也为自己,找寻最终的真相。
杜成,在生命的最后,迟到了23年的救赎。
那年,他目送妻子远去,空气中弥漫着蝴蝶夫人清新的香气;
那年,美好的生活即将向天边铺展,等来的却是爱妻身首异处的音讯;
那年,他为亡妻沉冤昭雪,却看见了疑犯满眼的恐惧和冤屈;
那年,他决意用生命的代价警醒世人,心怀愧疚默念着对不起,举起锯镰走向了深渊。
而今,时间像果冻清澈透明,却静止不动,无情地把他的记忆凝固在几平米的狭小空间里;
而今,他摇着轮椅面朝柔阳,试图在囚徒般的生活中,培育出一朵希望之花,说服自己仍属于这个世界;
而今,他晒太阳,读书,吸烟,做饭,毫无必要地去探询一个法律问题,在自己所剩无几的时光中,苦苦地对抗着命运的无情;
而今,他凝望着铁门外繁华的人间,用最后的执念,将恶魔连同自己坠入无边深渊。
纪乾坤,持续了23年的忏悔,抵不过复仇的执念。
那年,他服从将令,载誉无数,办下的冤假错案却心知肚明心怀愧疚;
那年,他千里秘访,独自追击,丑恶的真凶浮出水面无所遁形;
那年,他倚靠在墙,看着跪趴在地的恶魔,在伸张正义与平安落地间艰难 抉择;
那年,他走上第三条路,以剥夺自由代替剥夺生命,他惩治了罪犯,却也深陷恐惧的囹圄。
而今,他经历23年惶惶不可终日的漫长岁月,终究迎来了重返人间的恶魔;
而今,他以跟踪者的姿态千里追击,却将亲人置于险峻深处;
而今,他的缄口不言和固步自封让颐养天年成为泡影;
而今,他最终的幡然悔悟,以迟到的正义弥补曾经的过错。
骆少华,23年的原罪,一念尊荣,一念地狱。
那年,她在襁褓中,嗷嗷待哺,宛若新生;
那年,她尚不知城市的上空彻夜游荡着死亡和冤魂;
那年,她失去了挚爱的母亲,多了个酒醉的父亲;
那年,她的生活撕裂成了碎片,娇嫩的内心从此披上了坚硬的铠甲。
而今,她在夕阳中吸着香烟,长发飘散在春风里,内心纯澈而明亮;
而今,她在最好的年华里遇见了清澈的他,也遇见了终其一身找寻复仇的他;
而今,她决意用生命的代价为冤魂殉道,用温暖的手伸向被宽恕的执念
而今,她的笑容温和又坚定,老纪,我们走吧。
岳筱慧,23年后的纯白少女,有一种解脱叫宽恕。
还有以乱入姿态进入第一现场的男孩魏炯,满眼的迷茫,满怀的正义,满腔的热血,满身的怜爱,他不是23年前案中案的关联者,没有所谓主角的命运光环,甚至未经历涉世,不熟知法律,却以善良的执着和天赋,好奇地面对徐徐展开的新世界,在事件一步步的发展中成为解开谜题的命运钥匙,解构过去,挽救现在,走向未来。
他或许不会成为系列作品的下一个主角,却象征着人性中光辉的那一面,关爱老人,心怀善念,追求正义,一往无前。从他如纽带般全知视角的解读中,读者跟随他从局外观者到局内中人,从懵懂的少年到坚毅的男人,他没有成为方木式的风暴之眼,却和少女携手一起,带着永不消逝的温度和足以抵御黑暗的力量,拯救这座城市的所有灵魂,宛若新生,宛若希望,宛若那个令人充满期待的春天。
春天的花,将开在何处?
《殉罪者》没有承接《心理罪》的故事支线,却继承了关于人性最终的拷问。《殉罪者》没有继承《心理罪》的悬疑特性,却能让你滞留于一种久久怆然的执念中。雷米穿过23年的时间围城向我们讲述了这个关于执念与救赎的故事。案件本身是否高智商是否血腥是否震撼使人并不是重点,重点的是每个角色都有血有肉心怀执念让人泪流满襟。这会是一耳熟能详的故事,23年的连环碎尸案如在昨日,疑犯含冤入狱,真凶尚在人间,所有的真相在23年后浮出水面,内中的曲折却令人扼腕。你能在阅读行至一半之际便可还原案件的始末,猜出案中案的把戏,但你依然会为书中人在执念面前的抉择而陷入深深的困顿中,久久不能释怀。为香水隐于世23年的变态杀手,为荣誉无动于衷的缄默警察,为警醒世人不惜以身犯险的模仿者,雷米笔下的这座城市乍一看有些哥谭的味道,但在这些异化的背后是这一群人穿越23年的原罪。他们都是原本这座城市的芸芸众生,各自生活,各自绽放,灿若珍宝,也毒如鬼魅。他们都怀着最深的执念,他们都在经历着赎罪与重生,他们都在23年前的那场灾难中,从各自的生活中一步步走向了风暴之眼。他们也共同经历了事件的这么多不同的阶段,幽深的,残酷的,黑暗的,潮湿的,慢慢解冻的,起起伏伏的,返照母邦的,宛若新生的。
一路走来,生离死别宿命纠葛,穿过时间的荒野就此尘埃落定。
最终的他们需要真相和慰籍,而不是执念和永无止境的杀戮。但执念却时时左右着我们,会动摇,会变化,会更生出新的执念,引领着每个人的人性各自生长又变幻莫测。
于是,所有的执念,都在最终汇聚成了缄默的殉罪者。
雷米用情怀的路线为我们展现了一个执念丛生亘古恒久的世界,略去枪林弹雨,省了推理悬疑,却将人性中最本质的善恶执念凌驾于最原始的暴力犯罪中,引领我们探究人性,步步向前。
透过这些执念,你会在《殉罪者》里迎来一个最终尚属光明的结局,但在结局昭然若揭之前,你会深深体味那些缄默灵魂经历无数煎熬恫吓后的困顿和夙殇。
执念会让我们找寻最终的正义,如方木,杜成,魏炯;
也会带给我们万劫不复的罪恶,如林国栋,江亚,孙普;
我们生活在严寒黑夜,唯有执念与善良长存于心,才有永不消逝的人性光点,才能继续前行,缓缓前行。
感谢雷米带我们领略了一场罪恶的追踪,一场灵魂的救赎,一场执念的盛宴。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属于自己的执念,愿阳光打在你的脸上,温暖流进我们心底,即使迟到了23年。
那么,属于我的执念就是,明年婚礼上,证婚人的名字,叫雷米。
(完)
边江/文
Samuel Johnson:Almost all absurdity of conduct arises from the imitation of those whom we cannot resemble.
萨缪尔约翰森:几乎所有荒谬的行为均源自于模仿那些我们不可能雷同的人。
————题记
2016年,7月22日,今天,是我送别方木的第586天。
我看着墙上日历清晰的数着日子,《心理罪》和方木此刻正在书架上安然缄默着,李易峰,邓超分饰方木的消息传来,荧幕上的他们将在今后的若干年内对这个复杂的角色予以诠释。那个不断远去的警察,他曾燃起我们久违的微笑,又让我们放肆的为之哭泣,而此刻,我需要暂时放下对方木的执念,翻开一个全新的故事,在轻驾而来的《殉罪者》中,找寻一种新的寄托。
一种执念满满的寄托。
手中的《殉罪者》此刻摊开着,三个小时前还是崭新的它此刻已染上略显心疼的褶皱。我看着扉页上雷米清晰的签名,脑海中不断闪现的却是方才这场在犯罪世界里殊途同归的震撼旅程。那些新鲜的人和熟悉的事,那些在罪恶深处的执念选择,那些缄默事件深处的不朽灵魂,以及些许猜到结局的小小窃喜,还有那一句“纵使洞悉万般罪恶,终要常怀良善之心”的荡气回肠。这是这几年来最复杂的一次阅读体验吧,明明早就知道全新的故事会如期启航,那些熟悉的名字都会暂时性的离我们而去,却仍有种怅然若失的落寂,和故人不再的想念。但只一瞬间的失落,就被扑面而来的灵动文字和那年代久远的熟悉案件所取代,一如他带给我们最初的震撼和感动。那些23年前的缄默灵魂,那些惊魂恫吓的恐怖夜晚,那些彻夜游荡的城市冤屈,那些追逐真相的执念热血,正在城市的迷雾中,缓缓现身。
这是一个全新的故事,这是一场关乎人性和执念的最终叩问。一些人心怀执念的追寻着23年前的真相,甚至以身犯险,拷问始终,而另一些人执念地护住真相上空的云层,不惜莫衷一是,忍踏红泥。于我和众多的读者而言,这是一次渴望已久的归途,虽然再无原先的熟悉景致,却也在归途中遇见了新的人和事,更生出新的感悟和执念。最黑暗的罪恶,最强烈的情感,最凶残的罪犯,最勇敢的警察,他们几乎全盘承接了心理罪的所有善念,却也将不同的人性罪恶呈现在世人眼前。他们是这座城市的芸芸众生,却也在某一个时刻,主宰了彼此不可一世的命运。
从他们身上,你可以看见不同的我们。
那年,他坠入爱河,寻着香水的真爱打碎在世俗残忍的目光中;
那年,他举起屠刀,蝴蝶夫人带着血渍飞溅了一座城市;
那年,他东窗事发,忐忑地等待着宣判,心中即有希冀也有绝望;
那年,他跪趴在地,在警察顷刻的犹豫中走向疯癫的第三条路。
而今,他走出精神病院的大门,自由之气扑面而来,背对着跟踪者忏悔的目光,恶魔重返人间;
而今,他努力感受着新世界的美好,似乎不想被再次剥夺错过的一切,直到少女的香水气息让他再次目眩神迷;
而今,熟悉的味道让他欲望升腾,只有女人的脖颈在他的紧扼下变得绵软才能让他体会到复仇的快意;
而今,少女的香水将他围进珍珑迷局,一切病态的原罪回归23年前那些个恐怖的夜晚。
林国栋,23年后,恶魔重返人间,又遁入地狱。
那年,他从睡梦中惊醒,每一片尸块都触目惊心;
那年,他子夜归来,恍觉空气甲鱼的香味中混合着的瓦斯气息;
那年,唯一清晰的记忆是妻儿葬礼上战友撕扯着告诉他并不确切的破案喜讯;
那年,他通向人间的大门,缓缓关闭。
而今,他唤醒自己的职业嗅觉,和记忆深处的气息紧密相连,一路追寻;
而今,他遍访当年的涉案故人,重启冰封的档案,从蛛丝马迹里,拼凑出长长的锁链;
而今,心怀执念的他不惜和战友决裂,溅喷的血色染红了炫目的军功章;
而今,在生命最后的时光里,孤身上路,为妻儿也为自己,找寻最终的真相。
杜成,在生命的最后,迟到了23年的救赎。
那年,他目送妻子远去,空气中弥漫着蝴蝶夫人清新的香气;
那年,美好的生活即将向天边铺展,等来的却是爱妻身首异处的音讯;
那年,他为亡妻沉冤昭雪,却看见了疑犯满眼的恐惧和冤屈;
那年,他决意用生命的代价警醒世人,心怀愧疚默念着对不起,举起锯镰走向了深渊。
而今,时间像果冻清澈透明,却静止不动,无情地把他的记忆凝固在几平米的狭小空间里;
而今,他摇着轮椅面朝柔阳,试图在囚徒般的生活中,培育出一朵希望之花,说服自己仍属于这个世界;
而今,他晒太阳,读书,吸烟,做饭,毫无必要地去探询一个法律问题,在自己所剩无几的时光中,苦苦地对抗着命运的无情;
而今,他凝望着铁门外繁华的人间,用最后的执念,将恶魔连同自己坠入无边深渊。
纪乾坤,持续了23年的忏悔,抵不过复仇的执念。
那年,他服从将令,载誉无数,办下的冤假错案却心知肚明心怀愧疚;
那年,他千里秘访,独自追击,丑恶的真凶浮出水面无所遁形;
那年,他倚靠在墙,看着跪趴在地的恶魔,在伸张正义与平安落地间艰难 抉择;
那年,他走上第三条路,以剥夺自由代替剥夺生命,他惩治了罪犯,却也深陷恐惧的囹圄。
而今,他经历23年惶惶不可终日的漫长岁月,终究迎来了重返人间的恶魔;
而今,他以跟踪者的姿态千里追击,却将亲人置于险峻深处;
而今,他的缄口不言和固步自封让颐养天年成为泡影;
而今,他最终的幡然悔悟,以迟到的正义弥补曾经的过错。
骆少华,23年的原罪,一念尊荣,一念地狱。
那年,她在襁褓中,嗷嗷待哺,宛若新生;
那年,她尚不知城市的上空彻夜游荡着死亡和冤魂;
那年,她失去了挚爱的母亲,多了个酒醉的父亲;
那年,她的生活撕裂成了碎片,娇嫩的内心从此披上了坚硬的铠甲。
而今,她在夕阳中吸着香烟,长发飘散在春风里,内心纯澈而明亮;
而今,她在最好的年华里遇见了清澈的他,也遇见了终其一身找寻复仇的他;
而今,她决意用生命的代价为冤魂殉道,用温暖的手伸向被宽恕的执念
而今,她的笑容温和又坚定,老纪,我们走吧。
岳筱慧,23年后的纯白少女,有一种解脱叫宽恕。
还有以乱入姿态进入第一现场的男孩魏炯,满眼的迷茫,满怀的正义,满腔的热血,满身的怜爱,他不是23年前案中案的关联者,没有所谓主角的命运光环,甚至未经历涉世,不熟知法律,却以善良的执着和天赋,好奇地面对徐徐展开的新世界,在事件一步步的发展中成为解开谜题的命运钥匙,解构过去,挽救现在,走向未来。
他或许不会成为系列作品的下一个主角,却象征着人性中光辉的那一面,关爱老人,心怀善念,追求正义,一往无前。从他如纽带般全知视角的解读中,读者跟随他从局外观者到局内中人,从懵懂的少年到坚毅的男人,他没有成为方木式的风暴之眼,却和少女携手一起,带着永不消逝的温度和足以抵御黑暗的力量,拯救这座城市的所有灵魂,宛若新生,宛若希望,宛若那个令人充满期待的春天。
春天的花,将开在何处?
《殉罪者》没有承接《心理罪》的故事支线,却继承了关于人性最终的拷问。《殉罪者》没有继承《心理罪》的悬疑特性,却能让你滞留于一种久久怆然的执念中。雷米穿过23年的时间围城向我们讲述了这个关于执念与救赎的故事。案件本身是否高智商是否血腥是否震撼使人并不是重点,重点的是每个角色都有血有肉心怀执念让人泪流满襟。这会是一耳熟能详的故事,23年的连环碎尸案如在昨日,疑犯含冤入狱,真凶尚在人间,所有的真相在23年后浮出水面,内中的曲折却令人扼腕。你能在阅读行至一半之际便可还原案件的始末,猜出案中案的把戏,但你依然会为书中人在执念面前的抉择而陷入深深的困顿中,久久不能释怀。为香水隐于世23年的变态杀手,为荣誉无动于衷的缄默警察,为警醒世人不惜以身犯险的模仿者,雷米笔下的这座城市乍一看有些哥谭的味道,但在这些异化的背后是这一群人穿越23年的原罪。他们都是原本这座城市的芸芸众生,各自生活,各自绽放,灿若珍宝,也毒如鬼魅。他们都怀着最深的执念,他们都在经历着赎罪与重生,他们都在23年前的那场灾难中,从各自的生活中一步步走向了风暴之眼。他们也共同经历了事件的这么多不同的阶段,幽深的,残酷的,黑暗的,潮湿的,慢慢解冻的,起起伏伏的,返照母邦的,宛若新生的。
一路走来,生离死别宿命纠葛,穿过时间的荒野就此尘埃落定。
最终的他们需要真相和慰籍,而不是执念和永无止境的杀戮。但执念却时时左右着我们,会动摇,会变化,会更生出新的执念,引领着每个人的人性各自生长又变幻莫测。
于是,所有的执念,都在最终汇聚成了缄默的殉罪者。
雷米用情怀的路线为我们展现了一个执念丛生亘古恒久的世界,略去枪林弹雨,省了推理悬疑,却将人性中最本质的善恶执念凌驾于最原始的暴力犯罪中,引领我们探究人性,步步向前。
透过这些执念,你会在《殉罪者》里迎来一个最终尚属光明的结局,但在结局昭然若揭之前,你会深深体味那些缄默灵魂经历无数煎熬恫吓后的困顿和夙殇。
执念会让我们找寻最终的正义,如方木,杜成,魏炯;
也会带给我们万劫不复的罪恶,如林国栋,江亚,孙普;
我们生活在严寒黑夜,唯有执念与善良长存于心,才有永不消逝的人性光点,才能继续前行,缓缓前行。
感谢雷米带我们领略了一场罪恶的追踪,一场灵魂的救赎,一场执念的盛宴。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属于自己的执念,愿阳光打在你的脸上,温暖流进我们心底,即使迟到了23年。
那么,属于我的执念就是,明年婚礼上,证婚人的名字,叫雷米。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