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吧 关注:6,865,672贴子:37,630,669

(无前缀)原创 花城女商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不要轻易说一个人变了,我的个性仍然取决于我是谁,而我的态度取决于你是谁。如果你觉得我对你不好了,那不是我性格变了,是我态度变了,因为你变了。”妆依依定定地看着他,却又好似没有看他。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6-08-22 23:26回复
    花城的初秋,是一年中,最美的时候。城中街头巷尾的海棠成片成簇的绽放。
    这座城是我从小到大生长的地方,是宜华天朝最富饶的地方。东接西域要道,南临海城东阳,是这块大陆商贩来往的枢纽。西域各国掮客赶着高大肥硕的马匹、牛羊进城,跟商贩换了丝绸、瓷器回国贩卖,赚取差价;而东阳的贩子低价收取珍珠、海产至花城高价卖出。长此以往,花城也就成为最大商城。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6-08-22 23:27
    回复
      花城最富的莫过于城东的柳家,城西的郭家,城北的苏家,以及城南的妆家。柳家是四家中,唯一本土家族,据说柳家先人最先是靠开赌场发家的土匪,不过如今的柳家经营茶叶丝绸高端生意,后人不惜斥巨金修桥铺路,堵住众人谈起这个据说,不过,我始终深信这此据说,原因无他,见识见识柳家这位现任独女骄纵蛮横的匪气,便能推出一二。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6-08-22 23:27
      回复
        没人啊


        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6-08-23 11:35
        回复
          城西的郭家是百年前从北方迁移的一支游牧族,垄断了北方牧民高大马匹,城中马场尽数属于郭家。苏家,听母亲说苏家是京城迁过来的,以前是个小客栈,如今大半个陆地的钱庄都姓苏。


          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6-08-23 18:29
          回复
            至于妆家,不敢说大半个陆地的花街柳巷都姓妆,只能说整个宜华天朝的花楼春院都是妆家的。
            我姓妆,名为依依。
            母亲自怀上我那刻便担心我生无所依。就取了这个名。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6-08-23 18:30
            回复
              第一次遇见苏络青,还是我十二岁时,那日,我带着安哥去苏家城南分庄,兑换这个月的银票。
              我那会儿,还是个梳着总角的女孩,提着裙子,还未踏进庄门,一眼便被里面青衣少年一双算账的手吸引。他左手执檀木算盘,右手在墨玉算珠上拨弄。白皙的手指快速拨动,骨节分明的手,比指尖拨动的十二面玉珠轮廓还好看。少年好看的脸上呈现的是一种我从未见过的认真。漆黑明亮的凤眼中,光彩流转。


              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6-08-29 22:47
              回复
                而他手边厚厚一本账目,就花了半个时辰不到,就对完。
                我好像戏文里初见仙草的乔生,被迷惑住,悄悄跟着他离开钱庄,拐过不知名小巷,绕过集市小道,至城西钱庄。又穿过主街,直到发现自己身在丝竹靡乐中,回神时,已经踏进荣月楼。
                楼中央,戏台上,花魁翩迁起舞。


                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16-08-29 22:51
                回复
                  我才意识自己行为痴傻,却还是忍不住将目光移向他。
                  我抬头,二楼楼栏前,少年略微倾斜靠在乌木椅上,修长的指尖架着一只骨瓷盏。身边的男子低声跟他说这什么,他只是微微点头,眼光不离戏台。


                  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16-08-29 22:52
                  回复
                    可我觉得那双看似迷离的凤眸,看的不是花魁,只是透过起舞的身姿想着别的人或事……
                    那天我懵懵懂懂的回家,那时我知道,那个少年,那位京城回来的苏家少庄主,苏络青。


                    来自Android客户端18楼2016-08-29 22:53
                    回复
                      ######


                      来自Android客户端19楼2016-08-29 22:55
                      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20楼2016-08-29 22:59
                        回复
                          第二章 城南旧事


                          来自Android客户端21楼2016-08-29 23:00
                          回复
                            挨到我十七岁时,母亲走了。
                            我从不知道母亲与父亲的过往。也不知道父亲何时离去,只知道母亲是从那一天后病倒的。听安哥说过,父亲,是在我七岁时离开的,据说,还是跟一个名妓私奔去北方。


                            来自Android客户端23楼2016-08-29 23:10
                            回复
                              而我,当年的事,却一点也不记得。
                              就像今日,我跪在母亲灵堂前,却不知道,这一切,是怎么发生的。


                              来自Android客户端24楼2016-08-29 23:1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