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江银耳五大特殊性之特殊的培养材料和栽培方式
通江银耳是以7-8年树龄的青杠树(学名“栎木”)为培养材料生产的段木银耳,材料来源窄;其栽培方式是栎木棒栽,受气候、生产季节和生态等因素制约,适生地域窄,每年只有一个生产周期即3-9月,主要出耳时间为每年6-8月。袋栽银耳是以棉籽壳或农业作物秸秆、玉米芯和木屑等原料加辅料作培养基生产的,材料来源广,适生地域广,除高温季节外,全年均可生产,周期为50天左右。由于材质差异大,栽培方式不同,通江银耳品质大大优于后者,生产成本大大高于后者,总量也是有限的:解放前年产量只有几百公斤,1974年首次突破万斤大关,1986年突破20万公斤,之后由于冒牌通江银耳充斥市场,总量大为下降,近年才恢复到历史最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