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容三国吧 关注:19,362贴子:361,431
  • 10回复贴,共1

【四周年活动第三弹!!!】太平天国——灞桥之战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楼:祝福我吧、繁荣昌盛


IP属地:贵州1楼2016-08-24 13:17回复


    IP属地:重庆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6-08-24 13:50
    收起回复
      名 称:灞桥之战
      地 点:灞桥镇
      时 间: 1867年1月23日
      参 战 方: 西捻军,清军
      结 果: 西捻军获胜
      主要指挥官:张宗禹


      IP属地:贵州4楼2016-08-24 21:13
      回复
        战争过程
        西捻军约有3万余人。在张宗禹等的率领下,1866年10月由豫东经许州、洛阳、陕州(今三门峡市西)、阌乡(今灵宝西北),于11月9日进入陕西华阴县境。署理陕西巡抚刘蓉当时正率1.4万湘军在陕甘交界处堵击回民起义军,在得知捻军入陕后,感到形势严重,请求清政府速派援兵。但左宗棠(刚被任命为陕甘总督)借口筹备粮饷,停兵湖北,踌躇不前。清军援军难以很快入陕,为西捻军的作战行动提供了有利条件。西捻军进入华阴后,立即西进华州(今华县)、渭南。刘蓉不得不将所部东调,对付捻军。11月14日,提督刘厚基率兵3000人由渭南东进,在赤水镇与捻军遭遇,一触即溃,败退渭南。25日,知府唐炯指挥湘军各营,分兵三路再次发动进攻。捻军于华州敖水东面的树林里设伏,大败湘军,歼敌近千人。


        IP属地:贵州6楼2016-08-24 21:14
        回复
          初战获胜后,西捻军乘胜西进,于12月14日进抵西安东面的灞桥镇。然后折向东南,占领蓝田县的泄湖、蓝桥等地。为了调动西安清军,后又佯趋商州(今商县)、雒南(今洛南)。待清军东向追击,捻军又北走渭南,并虚造东攻潼关之势。当湘军北上堵截时,捻军又迅速西进,摆出攻打西安的架势,并在灞桥十里坡周围村庄设下伏兵,布好伏击圈,等待敌军到来。
          1867年1月23日,湘军追至临潼东北的新丰镇。捻军派出少数部队诱敌,与湘军且战且退,将湘军诱至十里坡。记名提督杨得胜、总兵萧德扬、提督刘厚基、道员黄鼎等部敌军相继进入伏击圈。捻军诱敌部队立即回马反击,伏军步队从两旁村堡杀出,马队从两翼包抄,将湘军团团包围,湘军阵势大乱。时值风雪弥漫,湘军士卒因连日奔走,疲惫不堪,冻饿交加,士气低落,无心作战,火药又被雨雪浇湿,不能点放。捻军则士气高昂,勇猛冲杀,与湘军展开白刃格斗。半日之内,连斩总兵萧德扬、提督杨得胜、萧集山、萧长清、布政使衔候补道萧德纲等湘军将领,歼灭敌军3000余人,收降数千人,取得了入陕以来最大的一次胜利。


          IP属地:贵州7楼2016-08-24 21:14
          回复
            点评
            此战,西捻军始终掌握着战场上的主动权。先是运用流动战术,主动出击,调动敌人,诱敌追击,使敌人疲惫不堪;然后是选择有利战场,预设埋伏,将敌诱至伏击圈,步骑协同,将敌包围;最后通过白刃格斗大获全胜。湘军方面则盲目追击,处处被动,被捻军牵着鼻子走,战斗力被拖垮,最后陷入重围,大败于十里坡,从而取得入陕以来的一次大胜仗。刘蓉也因此被革职回籍。


            IP属地:贵州8楼2016-08-24 21:15
            回复
              以上资料来自百度百科,谢谢大家支持。


              IP属地:贵州9楼2016-08-24 21:15
              回复


                IP属地:湖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6-08-24 22:4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