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着力提升城市发展水平。紧紧围绕建设“全国一流的现代化区域性中心城市”目标,着力在优化布局、提升品质、统筹城乡、创新管理上下功夫、见实效。
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加强与周边县市互通互联,加快推进汾石高速孝义段前期工作,争取太原至延安高铁途径我市。完善“一带五组团”布局,完成《城乡总体规划(2015—2030)》批复,中心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实现全覆盖。积极争取海绵城市、智慧城市试点,完成城市地下管线普查、信息系统建设、地下管线综合规划编制。整合城乡规划管理职能,启动城乡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建设。
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大力实施设施提升、城市安居、城中村改造和环境提质“四大工程”。第一污水处理厂实现再生水综合利用,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启动永盛路至下堡20公里次高压天然气管线工程,实施热源厂首站扩容改造,新增城市集中供热面积100万平方米。稳步推进古城保护开发,启动护城河综合治理。建设街西延建成通车,加快居义街(中和路—新六路)、新六路(居义街—振兴街)、朝阳街东延等城市道路建设。完成府前街西延排水工程,启动城北部分主干道雨污分流改造。充分利用省“统贷统还”政策性贷款和PPP模式,统筹回迁安置、货币化安置等政策,加快棚户区(城中村)改造。年内完成三贤路片区一期和八家庄村改造工程,启动地百纺片区改造工程。
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推进80公里农村公路生命防护工程,完成市乡公路改造20公里、农村公路完善提质12公里。积极推进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西南安置区实现搬迁入住,东南安置区部分入住,西北安置区年内开工。梧桐新区住宅及养老院二期具备入住条件,金融大厦主体完工;下栅新型社区具备1万人搬迁入住条件;下堡新区350套安置房交付入住,老年中心、幼儿园投入使用。争取省“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推进高阳镇五村连片美丽乡村建设试点。完成580户农村困难家庭危房改造。
加强城市管理创新。全面提升城市精细化、法治化管理水平,深入推进城管综合执法体制改革,进一步优化职能、健全机构、完善机制。积极发展公共交通,启动城市公共自行车系统建设,更新30辆纯电动公交。依托“天眼工程”,完成智能交通暨电子警察改造项目,建立智能交通监管体系。提升城市基础设施管护水平,健全管理台账,设立维护基金,及时维护更新市政公共设施。下大力气治理城市痼疾顽症,严厉整治乱停乱放、乱搭乱建、乱倾乱倒等行为,保持市容市貌整洁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