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淄博高青县(原青城县)董家沟
青城街董氏人家, 系金天德年间董积躬后裔,有传世族谱, 惜毁于洪武年间战乱兵火。董肇基于明初迁居城东北大清河南岸落户。时隔不久, 永乐年间董理自枣强迁来,比邻而居,依沟 (通向清河的一条 沟)东西分住,因同姓共议合建一处祠堂。族起: 宏、守、学、自、 精、国、芳、必、为、福、德、克、 传、世等14个字辈; 董理一家起了:岩、文、汉、化、朱、 祥、长、锺、如、元、光、永、珍、景 等14个字辈。
咸丰九年冬(1859 年),董肇基的后人十四世董克照第一次续修;十五世董传璧第二次续修(时间不 详);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4月)十五世董传琳第三次续修,至此相传十六世。又起辈字:英、守、维、先、儒、可、立、志、方、保、纯、全等12个字。族人分布:东董、西董、内董、西李、中李、杜集、逯台、郑家纸坊、台子于、张家庄、三里商、新徐、河北瓜子李家等 地。
康熙四十四年(1705 年秋),董理的后人七世董朱襄第一次续修;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春),十世董锺灵第二次续修; 乾隆二十四年(1759 年冬),九世董齐祥第三次续修。 并起字辈:咸、继、前、士、业等5字。族人分布:东董、西董、内 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