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吧 关注:51,062贴子:353,529
  • 26回复贴,共1

初学者问题贴,求大神回答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问:阳明心学强调遵循事物的客观规律,顺其自然,不刻意,致良知,那为什么还要强调格物呢? 比方人好色,好名,好利等心思,就放任其自然流露好了,为何要刻意克除,不是自相矛盾吗


IP属地:湖南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16-09-25 22:09回复
    克除的是因好色、好名、好利……而生的不正之念。


    3楼2016-09-26 09:10
    收起回复
      不省察克己吃大亏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6-09-26 13:54
      回复
        因为好色好名等心思才是不自然的啊!格物致知去私欲,这些功夫是叫我们清楚什么是顺其自然。


        IP属地:黑龙江来自iPhone客户端5楼2016-09-26 14:20
        回复
          顺其自然与随波逐流说来相似,实则不同。内在的本心良能有作用力,但本心的表面有一层层妄欲也在对我们的身心起支使干扰作用,必须去除这些干扰才能显现真实的自然,否则是身不由己的随波逐流。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6-09-26 14:49
          收起回复
            问题1:顺其自然与心学格物的区别?
            问题2:好色好名好利之心,是符合客观规律的吗?一定要克除吗?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6-09-26 15:19
            收起回复
              阳明心学强调的是本心的规律,通过本心的运动产生意念,然后行为与意念与天理相合,其中最重要的是必须要保证起意于本心,好色好名等等则是起意于色名这些。


              来自Android青春福利版8楼2016-09-26 22:30
              回复
                先生说,无善无恶是本性,知善知恶是良知,良知和本性有什么区别嘞,听本性的还是听良知的嘞,良知告诉我去行善,本性说无善,那怎么办嘞


                IP属地:湖南来自iPhone客户端9楼2016-09-26 22:32
                收起回复
                  一个度,好色好吃都是如此。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6-09-27 09:51
                  回复
                    好色,好名,好利怎么就变成自然了?人之出初,性本善啊!好色,好名,好利这些东西都是随着你一天天长大,你看到人家左右拥抱,有钱有权,你的私欲就在这样的环境里每天都在长大。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6-09-30 06:48
                    收起回复
                      过尤不及,致中和。只是名,利,色三者对于人本身来说都是过的,过了就是人欲掩盖了天理,所以需要克制,控制在中间的状态下,使天理显明。


                      IP属地:湖北来自手机贴吧12楼2016-09-30 07:44
                      收起回复
                        只有格物,才能穷理,才能洞察人性,即所谓知,有了知,才能知行合一。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6-10-10 20:36
                        回复
                          无善无恶心之体:是从心与万物的本体关系上来说的。
                          有善有恶意之动:是从心在具体事情上的运动来说的。
                          (意之所在为物,应物生念即是动,动的什么呢?动的是天性中的欲如情,欲和情能够与环境致中和就是天理就是善,不能与环境致中和就是私欲就是恶)
                          知善知恶是良知:是从心与生俱来道德和智慧知性来说的。
                          为善去恶是格物:是从在良知指引下解脱物、欲的牵制,心提升至自由来说的。


                          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6-10-11 13:48
                          收起回复
                            首先格物是程朱理学的学习之道而非阳明心学,阳明心学重在知行合一,格物无法致知。好色,好名,好利是周围环境所造,每个出生的婴儿都一样,他们的所求都是天理范围内的,今后的发展主要受环境影响,一个出生在书香门第与山贼家的孩子今后是不同的。人的本性是善的,心即理,这就是客观规律,而人的心是会受到环境的蒙蔽而生出非合理性的欲所以需要克制。


                            来自手机贴吧16楼2016-10-15 10:1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