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壶吧 关注:596,169贴子:8,222,380
  • 1回复贴,共1

一个爱壶人的自述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近些年由无德的艺人,恶劣的壶商,循潜规则的媒体,恶炒出诸多新概念,新价值体系。譬如“职称”,此玩意明明是计划经济的产物,如今到了市场经济时代,怎么还有那么多官方机构或依附官方的机构参与评定“职称”?诚如国内一位学者几年前所言,“职称经济是中国市场经济的毒瘤”,某些机构(包括一些学校)已到了销售职称的不法地步,这是使当代宜兴壶价值标准混乱的另一大背景。如宜兴大画家吴冠中所言“美盲多于文盲”,试问当代土豪们有多少是美的入门者?!茶盲与美盲一样多,古往今来,所有精于茶事的,无一不认为优质宜兴壶既可作文士案上的清供,又是远胜于其他材质的壶的极佳沏茶利器。比如,当代宜兴壶为了追求壶盖同壶身的严丝合缝,一般都用两次烧成法,以至有陶都之誉的鼎蜀镇上到处可看到贴有“整口盖”标牌,这真是技巧上造假一大明证了。两次烧成往往使壶良好的透气功能,遭到致命的破坏。
  一些当代刻字有些名气的人,一旦获得“大师”桂冠,“高工”的职称,连泥片都不会打的,竟然摇身一变,成了“制壶大师”,一壶几十万近百万售出。民国时代还有“刻字先生”,这行业的分工,而今连当年受社会尊重“刻字先生”都不愿当,宁可做冒牌的制壶大师,此不为他皆是“阿堵物”(金钱的古称)驱使。
  时下,诸多“高级工艺师”前另加一头衔,是“研究员级别”,首先值得恭贺的推销“研究员级别”这一新名堂的机构及个人,赚钱太富创意了,一把壶动不动售几十万元的“高工”“大师”们,花几万弄一个“研究员”自是太算不了什么。何为“研究员”?是中科院的,还是艺术研究院的?!我可以说,此种行为简直是对昔日艺人和文人通力合作的极大反动。换言之,宜兴壶能在世界陶瓷艺苑中有如此崇高的地位,几百年文人雅士的参与是不可或缺最大因素,而今某些艺人,既要拥有“大师”桂冠,还得身兼文士“研究员”,一个“贪”字,足以概括当代诸多名艺人的心态。并且是这一批“名艺人”,腰斩了文人雅士同艺人合作的优良传统。
  请不要迷信诸多“大师”“高工”创作,我敢说,高庄先生“提壁壶”那般经得起时光考验还不多见吧?!反倒是名人垃圾比比皆是了。诸多移花接木、张冠李戴,牵强附会的壶的创作,只能骗骗土豪们的。
  免费解答紫砂壶知识,微信号17310145729


IP属地:河北1楼2016-10-10 11:39回复
    认同楼主各行各业同样呼唤规则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6-10-10 14:3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