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翻译问题,能不能把job 翻译成工作总数而不是职缺啊,很误导人的啦![](http://static.tieba.baidu.com/tb/editor/images/client/image_emoticon72.png)
,其次那个人口统计的数据非常不同步,可参考性内容只有工作人口和工作岗位总数(职缺),那个人口总数统计和年龄比例基本是个废。为什么会这样?容我慢慢道来。
首先,天际线的人口统计系统是这样的:居民区和办公商业工业区分开统计,居民区统计人口总数和年龄比例,工商统计工作总数,二者独立分开进行。到这里,一切看起来是正常的。
但是!但是!p社不知哪根筋抽了,加了个奇葩算法,把这盘统计全部捣乱了!这套算法是:当一个人迁入城市时,他已经提前在城市找到一封工作,因此他被算入工作人口,但是在他到达居住的房子之前,那个居住的房子并没有把他统计进去(没户口),也就是说,他不算作一个城市居民。
换句话说,他此时的状态相当于一个居住在别的城市的人却在这座城市工作。
然而当你查看这个迁入人口的状态时,信息栏则显示:居住在XX,工作在XX,回家。很明显,由于开发者偷懒的缘故,这个信息是不准确的。
所以,本质上市民总数和工作人口总数在数据上不同步,所以人口那一栏的数据可信度很低。同时计算结果也会出现各种奇葩现象。比如青少年和少年也会参加工作的假象(实际上只有成人和部分青年会参加工作)。
关于失业率,我还不知道其计算规则,但就开发者如此的尿性,很可能也是不准确的。
![](http://static.tieba.baidu.com/tb/editor/images/client/image_emoticon72.png)
![](http://static.tieba.baidu.com/tb/editor/images/client/image_emoticon72.png)
首先,天际线的人口统计系统是这样的:居民区和办公商业工业区分开统计,居民区统计人口总数和年龄比例,工商统计工作总数,二者独立分开进行。到这里,一切看起来是正常的。
但是!但是!p社不知哪根筋抽了,加了个奇葩算法,把这盘统计全部捣乱了!这套算法是:当一个人迁入城市时,他已经提前在城市找到一封工作,因此他被算入工作人口,但是在他到达居住的房子之前,那个居住的房子并没有把他统计进去(没户口),也就是说,他不算作一个城市居民。
换句话说,他此时的状态相当于一个居住在别的城市的人却在这座城市工作。
然而当你查看这个迁入人口的状态时,信息栏则显示:居住在XX,工作在XX,回家。很明显,由于开发者偷懒的缘故,这个信息是不准确的。
所以,本质上市民总数和工作人口总数在数据上不同步,所以人口那一栏的数据可信度很低。同时计算结果也会出现各种奇葩现象。比如青少年和少年也会参加工作的假象(实际上只有成人和部分青年会参加工作)。
关于失业率,我还不知道其计算规则,但就开发者如此的尿性,很可能也是不准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