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洋淀诗会吧 关注:902贴子:65,067
  • 0回复贴,共1

白洋淀水乡村庄大搬迁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自从白洋淀里四面环水的村庄,住进人家那天起,关于他们搬迁的消息由来已久。因为他们生活的地方真的很特殊,出门就是水、靠织席治鱼为生。整个村子被水势连天的大淀,层层的芦苇荡和荷花淀围成与世隔绝的地方。这样的景象如果在南方不足为奇,因为那里有梅雨时节和大河大湖,可这一切发生在干燥的华北平原。
白洋淀水乡人没有可以依赖的农田,尽管淀里有很多很丰富的水生资源,可它们不是粮食,需要在淀里没日没夜捕捞获取,再拿出去换来米、面、盐、油等等,水乡人家才得以生存。自古以来,水乡人就有着与生俱来的不安定感,为了把这块水土捂热,成为自己永久的家园。他们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在这个水世界里繁衍了几十代人,创造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生活。
淀内小岛一样的村子,看似那么闭塞偏远,仿佛不会受到新生事物的纷扰和洗礼。可随着社会经济大发展,白洋淀水乡与现代社会的接轨同世界上任何地方都一样不可避免。原本静谧纯纯的地方,在各种不良因素的影响下,水乡人的生活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白洋淀水体污染,水生资源大幅减少、劫数难逃。曾经有“软黄金之称”的芦苇,在苇织品退出生产前线,无人问津后,沦落野草。传承百年的苇编手艺唱起悲歌,面临失传的窘境。为了生存,水乡人们也不妥协投降,甘于落后。他们积极改变心境,用勤劳在白洋淀内创造着新的生活。
当代的中国在重复着欧洲工业的悲剧,曾几何时莱茵河、多瑙河沿线的欧洲国家,打着经济大于一切的旗帜,让整个欧洲经济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可同时他们付出了高昂的代价,蓝色多瑙河和莱茵河都被工业废水染成黑色,水生物种绝迹……当他们意识到自己的无知,回头再拯救两条美丽的河流时,已经永远回不到、再也唤不回那个蓝色时代!
当下,关于中国江河的改造令人眼花缭乱,为了拯救干旱、饥渴的北方,国家斥巨资由长江为起点的西、中、东调水工程已经到了收尾阶段。如此大规模的水利工程居世界榜首,现在人们企盼南水北调开闸放水那天。如今,环保成为人们最关心的民生之一,水乡人耳边每天都充斥着各种关于变迁的消息,弄得人心惶惶。此刻,1963年幕幕往事涌上心头,一场历时七天七夜的雨,让整个海河水系岌岌可危,整个白洋淀霎时汪洋一片:洪水像猛兽袭向淀里人家,最终水位同房子的窗台齐平。巨大的灾难没有吓倒水乡人,他们依然坚守在水乡,因为白洋淀是他们的家,有他们千百年的基业和家园。
半个多世纪后的今天,我们想象一下这种场景——整个水乡都拉上警戒线,白洋淀水乡人从各个岛上撤离,直到白洋淀成为无人区。他们像难民一般搬到陌生的他乡,会是怎样的情景?我想,搬迁的即便真的是水乡人家,而沉没、幻灭和埋葬的,将是他们的祖祖辈辈用千百年创造的中国文化瑰宝,世界独有的白洋淀水乡文化。
我相信,水乡人背井离乡来到新的栖息地,他们还会用自己的智慧在若干年后创造一个新的文明。那座文明同样精彩,可永远都不会超越他们的上一站,因为世界上只有一个白洋淀。
我们搬迁了,在那里安顿好了,会有很多很多的水乡人乘船来到曾经生养自己的地方,寻找自己的根。可彼时,那个家已经荒了,已经不在了......


IP属地:河北1楼2016-10-21 16:12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