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和结束的时间。
石达开远征:
简又文先生的观点:“纵观翼王远征之后,历时七载(由七年至同治二年翼王就义为止,其余各部活动,直至同治十年未算),所过地域共十五省(苏,皖,赣,浙,闽,桂,湘,粤,黔,滇,鄂,川,西康,陕,甘),行程约五万余里(翼王本军约二万里,石镇吉,赖裕新,曾广依,李福猷等部共约三万五千里,余部活动,及分化各部之回师未算),实为世界历史上有数之长征。人类有此奇异伟大的活动,诚值得详细记录者。”
红军长征:“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主力红军为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被迫实行转移,退出中央根据地,进行长征。其间共经过11个省,翻越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走过荒草地,翻过雪山,行程约二万五千里,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1936年10月,红二、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会宁地区,同红一方面军会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标志着长征的胜利结束。”(百度百科)
红军的时间是比较清晰的,翼王的远征从何时算起,有些讨论。无论远征还是长征,都是指军队流动作战,所以基本上是运动战,不会在一个地方过多停留,没有什么固定的根据地,被敌方视为流贼或流寇,比如,中央红军离开瑞金后,就被蒋介石看作“流匪”。那么满清又是如何看待石达开远征军的呢?据曾国藩奏折(遵旨会筹规剿皖逆折)“石达开等之由浙而闽、而江、而湖南、而广西,流贼之象也。”,也就是说,曾国藩认为,石达开从入浙开始,就算是“流贼”了,为什么他不从石达开离开天京算起?应该是因为当时石达开还在安徽、江西等地,而安徽和江西是石达开开辟的根据地,因此不算“流贼”,而是“窃号之贼”。曾国藩的看法也有一定的道理,可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