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归》
(壹)
廊外月明如洗,庭中花影正歇,虫声高高低低地响着,掩去了那一声声梦中的呢喃。悄然敞开的屋门中,月光将开门人的身影拉的长而又长,不偏不倚地映在了放有几卷竹简的案上,一卷正半掩着,似是方才的主人信手打开,却又合而未合。身影微动的瞬间,倾漏进来的月光偷洒在竹简上,复又暗了回去,明晃晃的是《东山》二字。
暮春时节,徐州的天并不算热,春风正好。春风没有醇酒的幽香,却可使人沉醉如痴,因为温润,因为柔软,更因为不可言说的清清朗朗。陈登想必颇以为然,否则也不会在门前伫立如此之久,只是此时,良辰美景在陈登眼中全作虚无,完完全全占据思绪的却是唇齿间的那么几个字。
『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濛——』
“《东山》本就悲凄,你又何必自讨烦懑,应当思虑的是明日如何让刘备应了徐州牧一事。”
“父亲……”陈登是顿了半晌才拱手作揖,也许是思绪已追云而远难以收回,也许是陈珪所提之事让他无法回应。“天色已晚,父亲应当早些歇息,明日之事,孩儿自有计较。”陈珪也再没有多言,微微颔首,便回自己房门寻周公去了。
父亲的打断让陈登开始陷入了另一种思绪,徐州牧陶谦倒是因病寻极乐世界去了,可这徐州,不可一日无主。茫茫乱世,觊觎之人,又岂止一二,战事一起,徐州何来安定。所难之处倒不是无人顶替,只是这众人一致推举的刘使君却一再推诿。陈登明白其中原由,刘备白手起家,十几年浮沉于世,奈何未显于时,如今坐领徐州牧,袁术等人又岂能善罢甘休。陈登知道自己一再劝说是强人所难,可是他也知晓,自己非强其所难不可。
一夜春风柔和,月光清浅,桃花瓣上的露水还在温婉打转的时候,一身玄衣的刘备已策马一回,风尘而归。当然这都不及早已备好前往游说的陈登,谁教彻夜无眠。二人相见却已是晌午时分,日光正一寸一寸地铺在青石板上,微微浮动的尘埃摇曳飞舞,绿影横波。
叙过寒温,刘备很自然地问到元龙此来所为何事。陈登本是爽朗之人,开口却好像顾左右而言他的问刘备“使君可闻圣人有言‘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刘备没有回话,嘴角添着笑意,只道“愿闻其详”。
无论如何开始,不出三句便又归于州牧一事本就意料之中。陈元龙无非言刘备汉室末胄,众望所归,徐州富足云云,半个时辰后却好像记忆恢复般地想起圣人之言。
“徐州可为‘器’,使君不取何待?”
“元龙所言不虚,只是备以为另有一器,利于徐州,若可得之,徐州取舍,不在话下。”陈登闻言便问何物,却在听了刘备所言之后,恍惚了片刻。
“备若得元龙佐助,徐州之事,又何必论?”陈登只觉得那日光下若隐若现的纤尘好像又多了几分,跳跃着,变幻着眼前案上的光影,一瞬间纷乱了起来,倏而又归于沉寂。
“使君说笑了,我本徐州为官,使君若领徐州牧,自当佐助,二者并不相悖。”窗外,不远处的几株桃树灼灼生辉,一只乌鹊环而往复,始终没有翩然而落,以求歇脚之地。
弦歌雅意,人心似水,自古皆然。
(壹)
廊外月明如洗,庭中花影正歇,虫声高高低低地响着,掩去了那一声声梦中的呢喃。悄然敞开的屋门中,月光将开门人的身影拉的长而又长,不偏不倚地映在了放有几卷竹简的案上,一卷正半掩着,似是方才的主人信手打开,却又合而未合。身影微动的瞬间,倾漏进来的月光偷洒在竹简上,复又暗了回去,明晃晃的是《东山》二字。
暮春时节,徐州的天并不算热,春风正好。春风没有醇酒的幽香,却可使人沉醉如痴,因为温润,因为柔软,更因为不可言说的清清朗朗。陈登想必颇以为然,否则也不会在门前伫立如此之久,只是此时,良辰美景在陈登眼中全作虚无,完完全全占据思绪的却是唇齿间的那么几个字。
『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濛——』
“《东山》本就悲凄,你又何必自讨烦懑,应当思虑的是明日如何让刘备应了徐州牧一事。”
“父亲……”陈登是顿了半晌才拱手作揖,也许是思绪已追云而远难以收回,也许是陈珪所提之事让他无法回应。“天色已晚,父亲应当早些歇息,明日之事,孩儿自有计较。”陈珪也再没有多言,微微颔首,便回自己房门寻周公去了。
父亲的打断让陈登开始陷入了另一种思绪,徐州牧陶谦倒是因病寻极乐世界去了,可这徐州,不可一日无主。茫茫乱世,觊觎之人,又岂止一二,战事一起,徐州何来安定。所难之处倒不是无人顶替,只是这众人一致推举的刘使君却一再推诿。陈登明白其中原由,刘备白手起家,十几年浮沉于世,奈何未显于时,如今坐领徐州牧,袁术等人又岂能善罢甘休。陈登知道自己一再劝说是强人所难,可是他也知晓,自己非强其所难不可。
一夜春风柔和,月光清浅,桃花瓣上的露水还在温婉打转的时候,一身玄衣的刘备已策马一回,风尘而归。当然这都不及早已备好前往游说的陈登,谁教彻夜无眠。二人相见却已是晌午时分,日光正一寸一寸地铺在青石板上,微微浮动的尘埃摇曳飞舞,绿影横波。
叙过寒温,刘备很自然地问到元龙此来所为何事。陈登本是爽朗之人,开口却好像顾左右而言他的问刘备“使君可闻圣人有言‘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刘备没有回话,嘴角添着笑意,只道“愿闻其详”。
无论如何开始,不出三句便又归于州牧一事本就意料之中。陈元龙无非言刘备汉室末胄,众望所归,徐州富足云云,半个时辰后却好像记忆恢复般地想起圣人之言。
“徐州可为‘器’,使君不取何待?”
“元龙所言不虚,只是备以为另有一器,利于徐州,若可得之,徐州取舍,不在话下。”陈登闻言便问何物,却在听了刘备所言之后,恍惚了片刻。
“备若得元龙佐助,徐州之事,又何必论?”陈登只觉得那日光下若隐若现的纤尘好像又多了几分,跳跃着,变幻着眼前案上的光影,一瞬间纷乱了起来,倏而又归于沉寂。
“使君说笑了,我本徐州为官,使君若领徐州牧,自当佐助,二者并不相悖。”窗外,不远处的几株桃树灼灼生辉,一只乌鹊环而往复,始终没有翩然而落,以求歇脚之地。
弦歌雅意,人心似水,自古皆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