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终话之后的图。
感觉大家一直都有在讨论BLEACH的主题是什么,这次算是老师给了大家一个他的答案。当然BLEACH讨论的东西真的很多,不过恐惧这个概念真的一直都有在贯穿。“进化的过程需要伴随恐惧”“不畏惧剑者不配持有剑,这些关于恐惧的台词大家都已经很熟悉了。

如果说BLEACH的故事可以主要分成蓝染和友哈巴赫前后两个篇章,那蓝染篇对于恐惧的讨论我觉得可以归结为个体孤独的恐惧,而友哈巴赫篇则是主体转移到更为宏观的生死,是生命对于死亡的恐惧。
记得在最开始的代理篇里,一护就说过“不论死去的还是活下来的,大家都是一样的寂寞!觉得只有寂寞这种事,不要擅自这样认为啊!”而十刃的第一刃所象征的意向,一护所读出的蓝染的本愿,也正是寂寞。寂寞意味着独自被留下,意味着与其他人不同,而这种感受带来的是恐惧、支配欲与发狂,而在这一点上又与消失篇一护所受到的精神性折磨相对应。

而最终章则将矛盾放在了一个更加显而易见的话题上:生死。倘若连最基本的生死都无法保证,何谈七情六欲。而这时作为主角方对立面的,正是一个“因为恐惧死神卍解的力量而造出封印的星章”“出于对虚毒根本性的恐惧而将其赶尽杀绝”的种族——灭却师。更为极端的是,灭却师之王友哈巴赫是一个随时可能面临“生存能力变得连婴儿都不如”这般危机的存在。对于时刻处于这种恐惧的他,唯一能够解救他的正是周遭人们的恐惧。
所以关于最后一勇为何能够让友哈巴赫消失,我认为原因也很简单,是因为他毫无畏惧之心的却触碰了友哈巴赫。一直以来依靠恐惧之心的触碰而分出灵魂碎片得以延命的友哈巴赫,却输给了一个天真无惧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