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侧写这个词起源于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本身是基于犯罪心理学基础上,以精神分析的手法通过犯罪现场的痕迹对犯罪嫌疑人进行心理画像,勾勒嫌疑人的行为模式;从而达到破案抓捕嫌疑人的目的。要说明的是,侧写并没有那么神秘;也很难做到百分之百的精准。所以大家不要被美剧犯罪心理所误导。通常意义上的心理画像,准确率大约在百分之七十五以上;但是很难做到完美。所以吧里很多同学将自己的一些照片发出来让人侧写的方式使我感到很奇怪。因为侧写并不是性格描绘,虽然它本身包含了这一点。但更多的是基于精神分析基础上的人格范畴。这两者之间是不同的,不能一概而论!其次,侧写本身的准确率来自于信息的全面性;也就是说掌握的信息越全面,则准确率越高。所以单凭一张或是几张照片来进行侧写,姑且不说列位是否将自己当作是嫌疑人;只说这准确率是不会太高的。也许很多人觉得有些人的判断很准,但是其实不过是巴纳姆效应之下的错觉罢了。再者而言,大庭广众之下的准确的侧写对于个人的隐私也是一种侵犯,除非列位不在意;但若是被有心人利用,也是一种危险。这一点不知各位意识到了没有。再来说说犯罪心理,从心理学的角度上来说;实施犯罪行为的嫌疑人,通常具有人格缺陷;这一点可以从动机与需求的角度上来分析,人格心理学为佐证。所以有一句广为流传的段子说道:每一个罪犯的背后,都有一段不堪回首的童年。举例来说,出身于单亲家庭的孩子,成年后从事犯罪活动的几率要远远高于普通家庭的孩子。这一点是由后天环境决定的。在比如说,高智商犯罪;恶性暴力犯罪的实施者,通常具有反社会型人格。所以我不知道各位发一些照片来让大家侧写究竟是处于什么心理,好奇?猎奇?亦或者兼而有之。但是我认为这一点是不可取的,如果真的对这门学问感兴趣,还不如老老实实的从基础学起。即使将来不从事相关工作,但是对于在社会上摸爬滚打也是很有好处的。因为社会的基础是由人构成的,摸透了人性;至少在国内的环境中,你将会比很多人更加游刃有余。一点浅见,望列位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