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县古称细阳,相传于汉代初期建县,故城位于现在的原墙镇。多年来,当地群众和文物部门多次在这一区域发现汉代陶片,但是,细阳古城具体的建造时间、规模等始终是个谜。从2017年3月4日起,安徽省考古研究所考古专家正式对细阳古城遗址进行考古探查。
太和人的“细阳”情怀
流连于太和县城,你会发现“细阳”这个词渗透于百姓生活的各个方面。
县城有细阳路、细阳广场、细阳小学、细阳宾馆,文人墨客在自己的作品上署名“细阳人”,当地为数不多的史料叫《细阳春秋》。
当地文化部门工作人员告诉颍州晚报记者,这是因为太和县古称细阳。汉高祖初置细阳县,故城在今天的原墙镇北1公里茨河左岸。此后,细阳县曾并入汝阴县。
在太和县的历史里,千年古镇原墙镇占有较大比重,一直是太和县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据《太和县志》记载,唐朝时设百尺镇于今天的原墙镇,宋朝改为万寿县,宣和年间改为泰和县,移县治于今天的旧县镇,原墙镇改称玄集,清朝时因避康熙玄烨讳改为原墙集。
细水之阳,故曰细阳。对于这段历史,太和人念念不忘,时至今日仍以“细阳人”自居。
细阳城与钜阳城有无联系
在原墙镇的细阳古城遗址走访时,几位老人告诉颍州晚报记者,建国前这里还能看到碑文石刻,田间耕种时不时翻出各种陶片,花纹里透出古朴和沧桑,“以前这里还有座山,名为万寿山”。
老人讲述的内容,一部分得到当地文化部门的证实。
据介绍,市、县文物部门曾多次对原墙镇细阳古城遗址进行实地探查,并在地表采集到许多汉代陶片,发现一些遗迹。现有的发现显示,这里的确是一处古城遗址。但细阳古城的具体年代和规模等有待进一步考证。为此,日前,考古专家对细阳古城遗址进行考古探查。
考古专家说,在原墙镇东北方向不远处的宫集镇,有一个殿顶子遗址。省市部分专家认为,殿顶子遗址就是楚国晚期国都钜阳城。
此次考古探查,考古专家们一方面想弄清楚细阳古城的具体建造年代和规模,同时也想看看细阳城与钜阳城之间是否存在某种联系,更是为今后的保护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