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开通好几天了,自己关心的还是行人的情况,傍晚时分从北太平路穿越隧道到南太平路。
徒步走隧道的人不少,还有对面逆行的行人。在非机动车道上出现了自行车的身影,整个路途中
大概见到7、8个骑自行车的,还有摩托车5、6台。
西侧的通道人行道不平整,还有工人在维修。中间一段隧道顶上漏水了,工人安装了水管排水,弄得非机动车道更紧张了。从实际情况看,窄窄的非机动车道、人行道并不适合自行车和行人。虽然空气状况、照明情况都好,从交通安全出发,最适应的还是机动车吧。
存在就是合理的,图方便走捷径是人之常情。从长远考虑,管理部门应该早做整体安排。既然让走行人就要采取更多更好的措施保证安全,要是不让走行人也要早下公告才好,毕竟安全第一。
徒步走隧道的人不少,还有对面逆行的行人。在非机动车道上出现了自行车的身影,整个路途中
大概见到7、8个骑自行车的,还有摩托车5、6台。
西侧的通道人行道不平整,还有工人在维修。中间一段隧道顶上漏水了,工人安装了水管排水,弄得非机动车道更紧张了。从实际情况看,窄窄的非机动车道、人行道并不适合自行车和行人。虽然空气状况、照明情况都好,从交通安全出发,最适应的还是机动车吧。
存在就是合理的,图方便走捷径是人之常情。从长远考虑,管理部门应该早做整体安排。既然让走行人就要采取更多更好的措施保证安全,要是不让走行人也要早下公告才好,毕竟安全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