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城市吧 关注:1,436,750贴子:104,528,833

致最衰败的城市——兰州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IP属地:江苏1楼2016-11-23 15:24回复
    出了兰州,我才对这座城市了解更深。我知道有很多人和我一样,离开兰州之后,才开始关注兰州的新闻,兰州的建设,以及关于兰州的一切琐碎事,我们会用近乎赤诚的心,搜寻点滴,不漏蛛丝马迹,维持着我们与这座城市微妙而又近乎痴狂的联系。


    IP属地:江苏2楼2016-11-23 15:24
    收起回复
      说到新闻,我就经常搜一些“兰州地铁最新进展”之类的东西,当然,如我所料,铺天盖地的无非是“兰州地铁10月开建(2012)”“有望年内开工(2012)”“将于今年6月全线开工(2013)”“有望明年2月正式开工(2013)”“兰州轨道交通本月中旬全线开工(2014.3)”之类的消息,更有甚者“第一条轨道线计划2010年建设,2014年建成(2007)”,随之而来的,一种失望,一声叹息。


      IP属地:江苏4楼2016-11-23 15:25
      收起回复
        兰州的衰败是有很多原因的,地形因素便是其中之一,黄河河谷带状盆地城市,这是我对兰州地形的定义。去过兰州的人都知道,兰州市区特别的“长”,以至于别的城市的市区图都是方或长方的,而兰州市区图是“奏折”型的。东西长,南北窄,是黄河赋予这座城市与生俱来的特点,以至于你在市区的几乎任何一个地点,都能看见山的踪影,他们属于兰州的“南北两山”,就因为这个,每当我离开兰州而到达一个平原上的城市时,心中都会有些许不安,一眼看不到尽头的平原,没有了山给予我厚重的安全感。因为我早已习惯了,一抬头就能看见一堵山,走两步就能看到黄河的日子。就这样,从某种程度而言,兰州是被“挤”死的,两山夹一河夹成了三明治,兰州就是里面的生菜,该用的地用完了,能用的地也用完了,怎么办?我们可以看到兰州市区内高楼密度相比其他城市还是非常大的,两个字,“逼的”,别的城市有的是发展空间,而兰州没有,殊不知在兰州还时不时地开展着真人版的“愚公移山”,那把楼建得更密集就是情理之中的事了。传言兰州市部分地段人口密集程度超过香港,传言的真实性还有待考证,但是形象性我觉得还是蛮形象的。许多南方的朋友总是固执地认为,兰州地处西北,应该缺水,却不知兰州这座城市,水资源丝毫不愁,土地资源却令人堪忧,想在市区周边找块地来大肆开发一下,实属不易,这也就成就了兰州这座西北“千年老二”的城市,唯独房价出类拔萃,直指第一。


        IP属地:江苏6楼2016-11-23 15:26
        收起回复
          地形的影响还不止于此,更在于交通,市区的交通就不用赘述了,东西贯穿的就那么几条道,不堵才怪,不是有个笑话,一个西固的哥们大清早叫一个东岗的哥们:“快过来我请你吃饭”,然后他们吃的是晚饭。据我观察,兰州是修路最频繁的城市之一,当然不是修新路,是挖开重修,而且刚修好的路一般过两个月就又有“补丁”出现了,为啥?车太多,压的,尤其是大车。兰州去年开始施行8吨以上大车禁入市区,可是为什么还会有车偷偷地入?一是还有很多工厂在市区内,这个暂且不说,二是过境车辆不过市区你让他怎么过?过境交通体系的不健全,使老城倍受交通压力。兰州恐怕是全国为数不多的没有绕城高速的城市之一,为什么没有,为什么不建?因为没钱,当然这只是一个因素,更主要的是地形,纵观兰州周边的高速高铁,我们可以明显地发现,这些工程的桥隧比都普遍高达75%左右,这个数据要是放到平原地区简直就高得不可思议,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这些高速只有四分之一甚至不到的路程是在平地上直接修的,其余都要打洞或者建桥,要知道建这样一条高速,同里程所需投资和工期都比平原之上要高很多,这样一来,没有钱似乎就变得很正常了


          IP属地:江苏7楼2016-11-23 15:26
          收起回复
            地形还不是兰州衰败的主要原因,兰州衰败的另一大因素是老国企的衰落。作为一个90后出生的人,我对兰州众多老国企兴衰的了解,“兴”来自父母口中,“衰”则是我亲眼所见。我出生在省建预制厂的职工家庭,虽然后来这个厂子几经易名,但是都无法改变他衰败的事实。后来经常会看到厂门口两侧的竖牌加了又加,我知道,那是厂领导又把地租给别人了,再后来,干脆在从前一大片厂区的入口处起了一个富丽堂皇的名字,“工业园”,一个多么让人哭笑不得的字眼,其实只能充满讽刺地证明,曾经辉煌一时的老厂早已支离破碎。事到如今,我只能望着那些窗户全破,墙面也黑乎乎的老厂房,想象着当中热火朝天,齿轮滚滚的景象;只能看着墙面上偶尔残存的“文革”式字体,描绘出当时工厂工人下班时车水马龙的喧闹;只能透过奶奶厨柜里那只印着“甘肃省建预制厂企业整顿合格纪念”的瓷碗,看到父母语气中的骄傲;也只能看着厂门口“十人合抱”的老槐树,看着他枝繁叶茂。厂子里的人都说,老槐树死了,这厂子就再没有活过来。回想老槐树死的那一年,正值90年代,厂子的衰落,和兰州的衰落几近同步。已经数不清兰州有多少名噪一时的老国企,那些名字从老一辈人口中说出时总显得如数家珍,单就我所知道的,兰炼兰化排除在外,兰棉厂、三毛厂、兰高阀、玻璃厂、洗衣粉厂、兰州制桶厂、西固食品厂、兰石厂、兰通厂、二通厂、三通厂、一毛厂、二毛厂、四毛厂、客车厂、阀门厂、504,还有春风电视机厂,一个个揪心的名字,我相信这还只是兰州众多老国企之中的冰山一角,这些企业大都早已不复往日辉煌,破产或是名存实亡。有一次我有些好奇地问我妈:“那个1872年建厂的兰通厂怎么样了,是不是都应该被当做文物保护起来了?”“那厂子跟预制厂差不多,半死不活的,工人们也全待家里发不出来工资着呢。”一个时代的远去,势不可挡,昔日的辉煌,遥不可及,时光给了兰州一记响亮的耳光,呼呼生风。这座以重工业为主,产业结构蹩脚的老城,失败似乎在半个多世纪前就已经埋下伏笔,综合实力极度下降,GDP从20到100,多么痛的领悟。


            IP属地:江苏8楼2016-11-23 15:27
            回复
              不可否认,兰州的衰落还有政府、政策以及其他多重的原因,在这里就不一一细说,但是兰州衰落的速度为何如此之快?这就不得不提到“兰州速度”。在许多兰州市民的字典中,“兰州速度”就是慢的代名词,还不只是慢,是非常慢、相当慢、超级慢,慢到简直没法在慢前面加一个合适的程度副词。不止是早晚高峰时段的车速慢,更主要的是城市的开发建设慢。堪称“世界公路建设史之最”(最慢)的南山路,很多很多很多年前就提上日程了,很多很多年前就听说在建了,很多年前就说有望完工了,结果现在还在建。2003年兰州红山根体育场拆除,随即要在崔家大滩启动建设兰州奥体中心,guowuyuan都已经批复同意,结果到现在(11年后的2014年)还连根羽毛都没有建起来,唯一的成果,就只有地铁路线图上一个堂而皇之的站名奥体中心站赫然在目。就是这样的速度,怪不得会有兰州人在谈论到地铁的时候调侃地说:“我这辈子估计是坐不上了,就看我未来的儿子(或女儿,还不确定)能不能坐上了。”兰州的每一个工程,永远像是患了重度拖延症一样,拖了又拖,令人咬牙切齿,触目惊心。兰州铁路局的火车还偶尔早点,但兰州的建设好像还真没按期完过工。这神一般的“兰州速度”,让每个兰州人对其恨之入骨,一如其爱之弥深。也正是这样的速度,让兰州的衰落速度“一马当先”,真可谓“兰州速度”也。


              IP属地:江苏10楼2016-11-23 15:28
              收起回复
                真不知道兰州有什么值得炫耀的资本,现在都发展成这个样子了,看看兰州学子自己的看法。


                IP属地:江苏12楼2016-11-23 15:29
                收起回复
                  讲客观的就没人看吗


                  IP属地:江苏13楼2016-11-23 15:32
                  回复
                    存在感低


                    来自iPhone客户端14楼2016-11-23 15:33
                    回复
                      兰州大学
                      是不差,顶这个985的名头也ok,但是 :有本事的出兰州,没本事的留兰州,这几乎已经成为一个定律。于是兰州就这样培养人才,失去人才,培养人才,失去人才,周而复始,兰州也就几近变身一个向外输送人才,向内吸纳庸才的集散地。虽然占着一所985综合类大学,但是高端人才的流失,还是使兰州在最宝贵的资源上丧尽优势。
                      私以为,你们评价兰州科教文卫的时候应该把兰州大学踢出去,这样的学校对本地没有好处。


                      IP属地:江苏15楼2016-11-23 15:34
                      回复
                        兰州新区
                        也是兰吹很自豪的东西,事实上呢:
                        兰州新区的获批,一度被视为均在兰州生活工作过多年的hu、wen卸任前送给兰州人民的一个礼物。可是我们能抓住机遇么?建设的显然还是显示出兰州的风格——“慢半拍”。结果,2014年1月,国家在西部连批两个国家级新区:陕西西咸新区和贵州贵安新区。这下傻眼了,这消息无异于当头棒喝,敲醒了沉浸在获批国家级新区的喜悦中的兰州人民,兰州新区西北唯一国家级新区的优势全无,竞争压力很大


                        IP属地:江苏16楼2016-11-23 15:36
                        回复(3)
                          兰州速度
                          全国各地的“速度”很多,比如张家港速度,兰州速度是什么?我受教了:
                          堪称“世界公路建设史之最”(最慢)的南山路,很多很多很多年前就提上日程了,很多很多年前就听说在建了,很多年前就说有望完工了,结果现在还在建。
                          2003年兰州红山根体育场拆除,随即要在崔家大滩启动建设兰州奥体中心,guowuyuan都已经批复同意,结果到现在(11年后的2014年)还连根羽毛都没有建起来,唯一的成果,就只有地铁路线图上一个堂而皇之的站名奥体中心站赫然在目。
                          到底省会,底气足,有了zhengce随便挥霍,我们那没政策都冒着掉帽子的风险强上。


                          IP属地:江苏17楼2016-11-23 15:39
                          收起回复
                            国企,
                            兰州的发展离不开国企,他们,现在呢?都说东部靠国企,我只能呵呵:
                            已经数不清兰州有多少名噪一时的老国企,那些名字从老一辈人口中说出时总显得如数家珍,兰炼兰化排除在外,兰棉厂、三毛厂、兰高阀、玻璃厂、洗衣粉厂、兰州制桶厂、西固食品厂、兰石厂、兰通厂、二通厂、三通厂、一毛厂、二毛厂、四毛厂、客车厂、阀门厂、504,还有春风电视机厂,倒闭或者半倒闭,谁之过?


                            IP属地:江苏18楼2016-11-23 15:41
                            收起回复
                              这座以重工业为主,产业结构蹩脚的老城,失败似乎在半个多世纪前就已经埋下伏笔,综合实力极度下降,GDP从20到100,多么痛的领悟。


                              IP属地:江苏19楼2016-11-23 15:41
                              回复